中国古代十大王朝之最!商朝有30位皇帝竟因一条祖规?

发布时间:2025-03-27 06:53  浏览量:2

中国五千年历史,朝代更迭如潮起潮落。有的朝代活得长,有的短得让人眨眼就忘;有的皇帝能安稳活到老,有的却连成年都难。是什么导致王朝命运差距如此之大?是运气?还是规律?今天大家就一起看看古代有哪十最?

商朝三十位帝王,数量冠绝古今。《史记·殷本纪》里写:“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朝从汤开始算,到纣王被灭,前后三十代君主。可为啥这么多?因为商朝早期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哥哥死了弟弟上,兄弟传完了再给儿子。

这样一来,帝王数量自然蹭蹭涨。不过这也埋了雷,兄弟争位、叔侄相残的事儿没少发生。比如商王武丁在位五十九年,靠儿子祖庚、祖甲接班,结果祖甲一上台就改规矩,废了“兄终弟及”,改成“父死子继”,这才慢慢消停。

王莽的新朝和北朝东魏,都只一帝而亡。王莽篡汉,搞了一堆“复古”改革,结果百姓不买账,天下大乱。《汉书》里骂他:“莽知民怨,乃下书曰:‘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说白了就是老天爷不帮忙,自己也没辙。

至于东魏,本是北魏分裂出来的傀儡政权,权臣高欢把持朝政,皇帝元善见纯粹是个摆设。后来高欢儿子高洋直接废了东魏,自己当皇帝建北齐。这俩朝代,一个想太多,一个没实权,注定短命。

南唐三位皇帝,平均活了四十七岁。这在人均寿命三四十岁的五代十国,算是高寿了。开国皇帝李昪(徐知诰)活到五十六岁,儿子李璟四十六岁,孙子李煜四十二岁。李煜虽然被宋太宗毒死,但前两位都是自然死亡。

《十国春秋》里夸李昪:“节俭爱民,境内安堵。”南唐偏安江南,不打大仗,皇帝压力小,自然活得长。反观隔壁打仗成瘾的中原王朝,皇帝们天天提心吊胆,能长寿才怪。

北周五个皇帝,平均寿命二十二岁,比现在大学生毕业还年轻。开国皇帝宇文觉被杀时才十六岁,后面的宇文毓、宇文邕倒是能干,可惜一个被毒死,一个打仗累死。

宇文邕灭北齐时多威风啊,《周书》里写:“齐主纬昏虐滋甚,邕乘其弊,一举而克之。”结果灭齐后没多久,他就在征突厥路上病死了,年仅三十六岁。北周皇帝要么被杀,要么累死,这皇位简直是个催命符。

周朝八百年,分西周和东周。西周靠分封制稳住天下,诸侯国围着周天子转。《诗经》里夸:“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东周就惨了,周天子穷得叮当响,连祭祀的牛都得找鲁国借。但为啥周朝还没人敢灭?孔子总结得好:“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礼的招牌太硬,诸侯打架也得打着“尊王”的旗号。直到秦灭周,这块招牌才被砸了个稀烂。

北辽只活了一年多,比网红还短命。辽国被金灭后,耶律淳在燕京称帝,史称北辽。可这政权纯属夹缝求生,前有金兵,后有北宋,《辽史》里写:“淳即位,改元建福,未几病卒。”耶律淳一死,老婆萧德妃撑了几个月,就被宋金联手灭了。北辽就像个炮仗,点着火,“嘭”一声就没了。

清朝皇帝平均在位二十七年,全靠康熙和乾隆两个超长待机的老爷子。康熙八岁登基,干了六十一年;乾隆更狠,做了六十年皇帝,还当了四年太上皇。

《清史稿》里夸康熙:“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但长寿也有副作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差点把朝廷掀翻。好在雍正搞了秘密立储,这才稳住局面。皇帝活得久,天下倒是太平,可接班人的问题也够头疼。

还是北辽,四帝轮流坐龙椅,平均每人干不到五个月。耶律淳、萧德妃、耶律定、耶律雅里,你方唱罢我登场。金兵一来,皇帝跑得比兔子还快。《辽史》吐槽:“保大之年,祸乱滋甚,宗庙颠覆,陵寝为墟。”北辽这皇位,谁坐谁倒霉,纯属背锅侠。

西燕七个皇帝、南梁八个皇帝、隋朝五个皇帝,全都没好下场。西燕的慕容泓、慕容冲兄弟,一个被部下杀,一个被将军砍;南梁萧衍饿死台城,萧绎被侄子闷死;隋炀帝杨广被勒死,孙子杨侑被逼退位后神秘死亡。《晋书》里写十六国:“皆倏起倏灭,若飙尘之暂聚。”乱世皇帝,命比纸薄。

南陈五位皇帝,全得善终。开国皇帝陈霸先病死,儿子陈蒨、孙子陈伯宗、陈顼也都寿终正寝,连亡国君陈叔宝投降后,还在隋朝混了个“长城县公”的爵位,天天喝酒写诗。《陈书》里夸陈霸先:“英略大度,应变无方。”其实南陈运气好,碰上隋文帝心软,要是遇到秦始皇,早被咔嚓了。

朝代长短,皇帝生死,看似偶然,实则藏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较量。周朝靠礼法续命八百年,清朝凭制度稳坐江山,而那些短命王朝,不是输在野心太大,就是败在时运不济。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