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生就两个字:少想

发布时间:2025-03-28 10:23  浏览量:4

最好的养生就两个字:少想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专家姜长青有组数据触目惊心:门诊70%的疾病都源于“想太多”。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反复撕扯的纠结,悄悄透支着现代人的健康账户。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内心戏太多了。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古今医鉴》中说:“心劳则百病生,心静则万邪息。”

心有千千结,就有千千劫,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思虑过度,茶饭不思的状态,就容易郁结于心,扰乱心神,从而积忧成疾。
人这一辈子,多的是烦心事,如果事事思虑,时时计较,那日子必定过不舒服。而所谓的长寿健康的秘诀,无非就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过去的事,要翻篇。
弘一法师曾说,“人要有翻篇儿的能力,不依不饶就是画地为牢,困不住别人,却能困住自己。”过日子,过的不是从前,而是现在和将来,离开的人,遗憾的事,追悔莫及的痛苦,失之交臂的遗憾,无力挽回的心酸,别再旧事重提,一遍又一遍的反刍了。能轻装上阵,就不要负重前行。


当下的事,要接纳。

花有花期,人有时运。当下不管正在经历什么,都是最好的安排。好坏得失,都不要太过计较,稳住情绪,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未来的事,别焦虑。
人生本就充满未知,这也恰恰是生活迷人的部分。明天的答案是什么,就藏在你当下的一举一动里。把今天过好的人,明天就不会过得太糟。
不确定的结局,没完成的工作,潜在的各种风险,可能会发生的变故,停止灾难性的想象,就会减少90%的焦虑。
记住,过多的焦虑,于事无补,于己不利,还会影响当下的情绪。你担心的事,80%都不会发生,20%就算发生了,也会有应对之策。天无绝人之路,水到自然渠成。

别人的事,别掺和。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多管闲事。
世上就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要尽心,别人的事,少掺和,老天的事,莫强求。
人生在世,各有因果,不介入别人的因果,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庄子曾说,
“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意思就是说,外在的痛苦,来自刑罚,而内在的痛苦则源于过度的焦虑和内心的冲突。
真正的养生,不是吃什么营养品,或者做多少的运动,而在于养心态,少思少虑,活在当下。
就像冯唐说得那样,“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幸福就是不多想。”
余生,小事不计较,往事不记挂,寡思且善忘,这人自然长寿健康。记住,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