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家咏新都采风创作交流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03-27 18:52  浏览量:4

3月27日,“古蜀名都 现代香城” 诗词名家咏新都采风创作交流座谈会举行。省内外十余名诗词名家齐聚新都,共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静参加创作交流座谈会。

创作交流座谈

从千年文脉到现代新城,从红色热土到产业高地......在新都,古蜀韵味与现代活力交织出一幅绚丽画卷。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诗词名家们先后前往四川成都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都四中铭园、升庵桂湖、宝光寺、清流镇艾芜故居、斑竹园街道三河村等地采风,近距离深度感受新都的古今之美。

在四川成都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听取介绍

诗词名家们围绕采风活动所见所感,结合创作经历,作了情真意切、见解独特的精彩发言,分享了在诗词创作、文化传承方面的心得体会和对新都发展的期许。

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主任刘道平:

新都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在铭园,抗战精神与诗词艺术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桂湖,杨升庵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依然动人。要做好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守住文化根脉,赋予其时代活力。

《中华辞赋》杂志社总编辑石厉:

新都是一座既古老又新鲜的城市,它既是一座千年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凭借智能制造和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充满现代活力,就像一本翻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却又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

新繁东湖公园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作为我国仅存的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新繁东湖公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新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做好文化传承工作,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孙和平:

希望新都能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将诗词创作与农耕文化结合,开发“田园诗词”研学路线,让学子们在田野间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新都四中铭园参观

诗韵流芳处,最是新都时。

这场跨越古今的采风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一座文化名城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守正中出彩。从桂湖的千年文脉到航空产业园的创新动能,从铭园的红色记忆到三河村的诗意栖居,新都正以文化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古蜀名都"在诗词的浸润下,绽放更加动人的"现代香城"魅力!

记者 | 罗雨涵 魏国薪

排版 | 罗雨涵

编辑 | 邓 肖

审核 | 汤海 张晓迪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