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二十字箴言,书写时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5-03-27 14:09 浏览量:7
秉持二十字箴言,书写时代华章
刘星
赵书敏书画作品
赵书敏获奖证书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承载着文字的力量与智慧。当“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担重担、清正廉洁”这二十字跃然纸上,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照亮了人生与事业的漫漫征途。
信念坚定,是人生的定海神针。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因坚守信念,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使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屈辱之中。然而,他心中怀揣着完成《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定信念,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在当今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我们更需坚定信念,不被外界干扰,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稳健前行。
为民服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这句诗深刻地体现了为官者对百姓的关怀。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面对兰考县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与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身患肝癌,却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他一心为民的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将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勤政务实,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为了改变家乡缺水的面貌,带领群众,历时 36 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勤政务实的深刻内涵。在工作中,我们应摒弃浮躁与虚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勇担重担,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钟南山院士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武汉。80 多岁的他,奔波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出谋划策,给全国人民吃下了“定心丸”。在他的带领下,无数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基层干部等纷纷投身抗疫战斗,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担当,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这种勇担重担的精神,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清正廉洁,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从政底线。“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包拯,一生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他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敬仰。他曾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坚守清正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纪律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清正廉洁的形象,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担重担、清正廉洁”,这二十字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引明灯。让我们将其铭记于心,践之于行,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