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楼大门一上联:“天天新人鸳鸯被”乾隆妙对下联成千古经典
发布时间:2025-03-26 10:32 浏览量:6
有那么一抹风景,它不以山川之壮丽、江海之浩渺著称,却以文字的韵味、情感的细腻,悄然绽放于岁月的深处。
那是一幅幅对联,悬挂于青砖黛瓦之间,以墨香为引,穿梭于古今,讲述着那些被时光轻抚的故事。
且看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之人。
而“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则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求知者的心路,劝勉世人勤勉不辍,方能学有所成。
乾隆,这位清朝的盛世之君,不仅文治武功显赫,更是一位热爱文学、尤喜诗词对联的皇帝。
他六次南巡,每一次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巡视,更是文化上的交流与传播。
一次南巡途中,乾隆爷信步于江南水乡,偶然间被一阵悠扬的琴声和清丽的歌声所吸引。
循声而去,只见一座装饰典雅的青楼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听闻此中有一花魁,不仅容颜倾城,更兼才艺出众,乾隆不禁心生好奇,决定一探究竟。
这位花魁,或许正是这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又难逃命运多舛的悲情人物。
她有感于自己身处风尘,每日迎来送往,虽得片刻欢愉,终难觅真心人,于是提笔写下了一副上联。
上联:“天天新人鸳鸯被。”
字里行间,既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也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
“天天”二字,道出了青楼中日复一日的繁华与更替,也暗含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新人”则指那些不断更迭的客人,他们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却也是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鸳鸯被”,本是象征夫妻恩爱之物,在此却成了青楼女子与客人之间短暂欢愉的象征。
乾隆爷一听此联,心中明了这是青楼老板的营销手段,以此吸引客人,于是,他略一思忖,便命人题写下联。
下联:“夜夜洞房花烛红。”
下联“夜夜洞房花烛红”,与上联遥相呼应,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夜夜”对“天天”,时间上的连续与重复,强调了青楼生活的常态;
“洞房”与“新人”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青楼内的场景,却又多了几分温馨与遐想;
“花烛红”则是对“鸳鸯被”的另一种诠释,既指新婚之夜的喜庆,也暗指青楼中那些看似美好实则短暂的欢聚时光。
正如冯延巳说的:“微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弯镜鸳衾两断肠。”
乾隆爷的那一对妙联,不仅成就了一段佳话,更让人们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