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乐清又挖到宝了?这次不是银元铁矿,而是千年文物!
发布时间:2025-03-25 23:23 浏览量:8
提到“挖宝”,你想到的是村民扛着锄头疯抢银元的画面,还是带着磁铁在溪滩翻找“黑金石”的热闹?但最近,浙江乐清的“挖宝”画风突变——文物普查队一出手,竟挖出了跨越千年的唐代摩崖、宋代古桥,甚至还有清朝水利工程遗迹!原来真正的“宝藏”,早就在山水间默默躺了上百年。
在雁荡山罗汉寺前,一座看似普通的石桥被专家“识破身份”——桥面刻着“淳祐戊申建”(1248年),比乐清另一座宋代名桥还早20多年。最绝的是,这桥在清代文献里早有记载,如今实物出土,直接给史书“盖章认证”。
雁荡山雪洞的岩壁上,新发现的石刻让专家心跳加速:既有唐代“开元二年”(714年)的落款,又有北宋科学家沈括的题名。要知道,沈括曾在此考察地质,他的《梦溪笔谈》还记载过雁荡山成因,这回算是“本人签名”实锤了!
龙西乡一座溪坑上的桥板,被普查队用面粉拓印后,竟是清代《重建远尘寺序》石碑!原来这碑曾被村民当垫脚石,文物部门连夜抢救:“这哪是石头?这是活生生的地方志啊!”
乐清过去也因“挖宝”上过热搜——2010年尼姑庵银元遭百人疯抢,2017年溪滩磁铁矿引发挖石狂潮。但这次不同,文物普查用科学手段“温柔唤醒”历史,让宝藏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千年古桥静卧山涧,摩崖石刻对话古今——乐清这次“挖”出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一把打开历史的钥匙。从过去的无序争抢到如今的专业守护,或许这才是“挖宝”最珍贵的启示:真正的宝藏,永远属于敬畏历史的人。
- 上一篇:傅谨丨艺术是什么
- 下一篇: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和任何人走太近,都会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