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 《点绛唇·春雨春风》

发布时间:2025-03-26 04:43  浏览量:7

《点绛唇·春雨春风》

朱敦儒〔宋代〕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尊前好,缓歌低笑,醉向花间倒。

译文

春风和春雨,是谁将江南的草地染成了这般翠绿?燕子娇媚,黄莺灵巧,它们欢快地歌唱,却只见“我”渐渐老去。

古往今来,红尘俗世中,有多少人因这世间的纷扰而忧愁满面。在这酒樽前,还是尽情享受当下。让我们放慢歌声,低声欢笑,沉醉在这花丛之间。

注释

尊前:在酒樽之前。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咏春日词。

这首词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对比江南春景的生机勃勃与人的衰老忧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最绝妙之处在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同时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感慨与情感。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上阕是说,春风和春雨,是谁将江南的草地染成了这般翠绿?燕子娇媚,黄莺灵巧,它们欢快地歌唱,却只见“我”渐渐老去。这是写“春日之景色”。

词人以春雨春风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疑问:是谁用神奇的色彩染绿了江南的草地?通过设问方式,既赞美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

接着,“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笔锋一转,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转向人生的无奈与衰老。燕子与黄莺的娇媚与灵巧,与词人的“参军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词人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也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尊前好,缓歌低笑,醉向花间倒。”词人将笔触从眼前的春景,扩展到古今红尘,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普遍现象。

一个“愁”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忧虑,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悲欢离合的感慨。一个“笑”字,既是对于愁的解答,也是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纵览全词,语言优美,笔法细腻,情景交融,描写自然,感慨良多,意境深远,心胸豁达,极富哲理,是为咏春日词中的绝妙佳作。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