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流长的江淮战友情(38军113师炮团)

发布时间:2025-03-25 20:02  浏览量:6

凤阳鼓楼

绵延流长的江淮战友情

穆志诚

安徽人自嘲:“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不南不北,不是东西。“安徽人的性格也就融合了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的精巧,东部的开放,西部的守拙。就像古井贡酒闻起来香、喝起来柔,到了肚里火辣辣、回味甘甜、余香满口。

在南京多次和老战友周原九等人相约去凤阳,阴差阳错终未成行。

2014年夏初,杜洛兵(火线老兵)要去安徽走亲戚,斗胆借杜“长官”的光,和芦刚相约直扑蚌埠而去。

如同2013年去瓦房店看老连长李正美。4月7日芦刚从长春直驱1700多公里直奔蚌埠。火线老兵从北京,我从济南同乘高铁33次,下午3点零3分到蚌埠南站。

一连的朱世明,二连的张从东在车站接到我们,安排住到了蚌埠坦克学院招待所。

10多年前张轩任炮团团长时,和张从东等曾在北京站前畅饮;2011年,建团60周年时在保定和朱世明相遇。

在招待所住下后,曾任坦克学院副院长的谢斌(原指挥连),蒋国发(任过炮团政治处副主任)赶来神聊,谈到人不轻狂枉少年的70年代当兵时的趣事、糗事,就不免想起英年去世的战友陈斌,大家就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战友情。

晚饭时点了多少菜我记不得了,只知道有安徽外孙火线老兵从火车上就流口水的臭鳜鱼、毛豆腐。

更热闹的是能侃能喝的蒋学志夫妇赶来,蒋学志转业后任过县的新闻科长广电局长,据讲夫人担任过凤阳县的旅游局长。洪武皇帝故乡的古今趣事皆是信手拈来、舌吐莲花,讲的直感到这姜局长若早生几百年,一定是朱元璋时代的状元或大学士。几个小时不知不觉都在笑谈中。

6月8日上午,张从东、朱世明和蒋学志两口子陪到我们到凤阳,参观了明皇陵和城中的鼓楼,位处淮北平原的凤阳可不像北京、南京那样虎踞龙蟠,气势恢宏,想想75年的凤阳战友,我想主要还是人灵吧。老家在鼓楼下面的张从东据讲已写了几十万字关于家乡的小说,准备退休后推出。

在凤阳又找到了原一连一班长李家成,三连侦察班长周友成等战友。中午席间自然少不了安徽外孙杜长官的挚爱臭鳜鱼、毛豆腐,酒是一蛊一连的,一杯二连的,一口三连的,再是营部的,还有计算兵的,一班长的,侦察班长的,只是片刻,我们就像安徽的地理位置“不知南北,不是东西”了。

饭后,周友成等一再挽留我们,他要把三连的常根宝等七、八位战友找来再聚一下。因行程已定只好辞谢。

下午在去合肥的大巴上,老连长李正美打来电话,我告他我在凤阳,问我都见到了谁,告后他说全认识,全记得,让代问好。

匆匆忙忙在蚌埠、凤阳整整廿四小时,和凤阳战友的再次相聚,我似乎明白了在贫瘠之地做乞丐、当和尚的朱元璋何以登基,除宏才大略外,更主要的是凤阳人的豪气仗义,穷则思变的性格和精神。

谢谢张从东、朱世明、谢斌、蒋国发、蒋学志夫妇、周友成、李家成等凤阳战友的热情款待。

2024年,榴炮一连战友凤阳聚会合影

2019年,榴炮二连、三连部分战友凤阳合影。左起曹家林、XXX、李玉良、蒋学志、穆志诚、周友成。

战友凤阳合影左起;穆志诚、廖兴荣、徐力、朱世明。

战友凤阳合影;左起黄伟、穆志诚、周友成。

战友凤阳合影:左起马德会、张立、穆志诚、侯星光。

作者穆志诚,1969年12月到1978年8月在38军113师炮团,后调回长春。转业后在外贸、外企等工作到退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