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怀瑾先生短文三则

发布时间:2025-03-25 17:03  浏览量:5

一、梦遇南怀瑾大士

古今圣贤,天地鬼神,皆吾师也!

2017 年1 月16 日,夜梦中遇南怀瑾大士。见大士游行人间,与晚年形神皆极不同——但心知是先生!

大士手托一大钵,坐仅能容身的薄席之上,瘦骨嶙峋,宛若古佛。嘱我:离一切欲,方能成就;又示我钵内食云:当得足够营养,方好修行。

大士还让我看一篇文章,是关于世事的,读来多新知,醒来竟不得其内容。当时只是惊叹:“老师处宝贝真多!”先生一笑。

到2017 年中秋,南师去逝已五载——五年来,努力不忘先生教诲,仍多有愧于心者。

年年岁岁,月圆之时,花雨满天。古今东西,千圣万圣,其心一也——先生又何尝离开我们!

有感于斯,作诗云:

一席一钵一古佛,

三千处处活泼泼。

南北生死一大道,

何需起心问阎罗。

二、读南怀瑾先生《自题照影》

夜读南师怀瑾先生作于1947 年的《自题照影》,深感老人家大慈大悲济世之心,内外不二的生命境界。诗云:“不二门中我亦僧, 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叹当今天下,太多自吹“天下第一”的才子佳人,什么都懂、狗屁不通的修行者,就是少有人修习道法(器)一贯,内外不二的大道;中华文化空疏之弊,千年无解,这才是南师“不上如来座”的真正原因吧——过去十五年来,我们恢复“孔门四科”【1】,以接继中华文化断层。提倡道、名、法、德兼修,以防学人将修、齐、治、平口号化。中立不倚,风雨前行——有感,作此诗。

南师本在不二门,【2】

琴棋释老埋死人。【3】

今君已上如来座,

神州与谁扫空魔。【4】

注释:

【1】孔门四科:孔子以诗、书、礼、乐,西周王官学教人,其弟子按才能分为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经孔子再传弟子,“孔门四科”流为诸子百家。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导致经子断裂。过去十五年来,我们融汇经子,折中百家,恢复孔门四科之学,欲接继中华文化断层,复兴中华文化蕴含的、内外不二的宇宙大道。

【2】不二门:指内养与外用不二,自利与利他不二,容纳万流的宇宙大道。

【3】琴棋释老埋死人:琴棋书画可以入道,道家佛家可以入道。物极必反,今天它们大体成了文人雅士的玩物,厌世避世的清新摆设,其外用之义已鲜有人知。那些人多空谈仁义、心性,仿佛自己是发布道德律法的上帝——死在其中而不知。

【4】空魔:指文化空疏导致的国家衰弱。宋以后儒家在“平时袖手谈心性”之后,尚有“临危一死报君王”者。而那些所谓的“隐者”,即使不屈膝阿权,临危时,要么先作鸟兽散,要么盘腿伸颈以待白刃——这难道是千古圣贤追求的大智慧吗?

三、南公怀瑾先生九八诞辰感怀

为纪念南公怀瑾先生九八诞辰(南公生于1918 年3 月18 日),上海恒南书院李慈雄先生邀请我参加2015 年3 月20 日晚上的追思活动;想到南师仙逝已经三载,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至夜不能寐,作此诗以记之:

斯人驾鹤去,

慈云还复来。

大道尚未行,

花雨片片情。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