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用印一定记住这些实用小窍门,千万别外行!

发布时间:2025-03-25 14:40  浏览量:7

自从聪明的书法人发现了印章的妙处,印章便成了书法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幅好书法,除了字法墨法章法好之外,还得有个好印法。

你会用印吗?用印有什么忌讳,有什么讲究?怎么用印才算内行?

今天,总结20个书法用印小知识,仅供书友参考。

1

一幅精彩的书法作品,离不开绝妙印章的点缀。“红”与“黑”,不论古今中外,均奉为绝美的搭配。墨分五色仍是黑色的变化,笔墨行于纸上,在黑与白之间再点那么数点朱红,顿时间黑处更亮,白处更加晶莹,好比朗诵中高潮前的低吟,让高潮更加澎湃;交响乐的前奏,烘托出更加雄浑壮阔的旋律。

2

书法用印,历来赘述颇多,仁智之见,各有偏重,大概多得皮毛,未窥精髓。用印虽属小道,然关乎布局全篇,作书者不可不察。

3

书家终非印人,识得用印规矩即可,不必自身成为印人,所谓印之于书家在用不在治。用印首要晓得印章种类与位置,进而识得书与印相和,达到书与印各得其所,相持相就化而为一。有书家闻名遐迩,而不善用印,终有小瑕为人诟病。

4

不善用印虽非致命之病,却有失颜面处,用之不当,终为憾事。不善用印者,于名章不识阴阳根本,不晓尊卑谦逊;于闲章不识词义正反,不晓语境悖顺。此皆易为识者嗤笑处。

5

名章为书家用印之最根本者。印之为信正在于名。书法作品钤盖名章,可知其名,可辨真伪。有书家应酬之作,得意者钤印,不称意者不钤印,此书家以名章而定作品优劣,收藏家不可不晓。

6

印分阴阳,阴阳既分,乾坤定矣。名章以阴为本,以阳为辅。单盖一印以阴为主。若盖一双,当阴阳并用,阴文在上,阳文在下,阴文可为姓氏、可为全名,阳文可为全名、可为字号,此乾坤之位。有连珠名章,将两印合于一石,亦当上阴下阳,上为姓氏,下为名号。有治印家限于目力,因连珠小印阳文难刻阴文易为,将姓氏少字刻为阳文,名号多字改刻为阴,但必须将姓氏置于上,名号安于下,此为不得已而为之,虽普遍而终非正格。

7

钤盖名章当视款识而定,宜小不宜大,以与落款字迹大小相同为宜,小则无碍,切不可大,大则欺字而喧宾夺主。可钤一印,可钤两印,视款识之下空地而定,名章最下一方之下边缘不当低于作品内容之最低线。若盖两印,第一印与字迹相隔至少一印的距离,第二印与第一印相隔亦如此,根据篇幅间距可略加大,两印当相同大小。如果空地不足,盖一印为佳。名章不可为三印以上,印多则有卖弄之嫌。书家作书或大或小,用印当随之变化。书家之名章当多备不同尺寸,其常用者当为2至2.5厘米方印。若盖两方,亦有一圆一方者,此非通例。

8

名章当以书法落款相配合,如落款未署姓氏,可单盖一姓氏印,若落款姓名皆现,可盖字号之印。要而言之,用印当作款识之补充,款识与印章展现信息越多越好。

9

选择名章,当求精于治印者刊之。治印不精者不识名章之字法章法,名章不精与治印者无害徒增用印者之辱。

10

名章宜为小篆不宜刻金文甲骨,因此类文字尚古,存世不多。一印之中当为同类文字,金文甲骨存字少有姓名数字皆可查询者。况战国古玺,六国文字多所不同,姓取齐国之文,名采秦国之篆,实难相调。名章以易识为要,金文甲骨,世人多所不识,刊之为名章,失其为名为信之用。

11

名章最难摆布。三字姓名多刻“某某某印”或“某氏某某”,二字姓名多刻“某某之印”。亦有取汉魏南北朝之将军印之布局凑成多字印,如“某某某之章”“某某某之印章”等等。“某某某印”当以回文布局,从右往左逆时针布字,即姓在右上角,名字在左侧,“印”字在姓下。“某氏某某”可从右往左竖排布局。布局的关键在于切不可将名字分开。然亦有名家按照从右往左竖排布局“某某某印”,将名字中的二字分作两行,这是少之又少的,书家择印,当回避此法。

12

斋馆堂号印多作闲章,如作名章当加“之主”或“主人”之字,以其为名号也。切不可将闲章钤在名章处,此为书家对自己的不尊重。

13

闲章取闲散之义,当是可有可无之印章,有之增色,无之不损书作。书法作品钤盖闲章较之绘画简单得多。

14

闲章以钤盖位置分有引首、压腰、压脚之别。引首盖于作品右上角空白处,顾名思义引出开始之义,切不可离正文首字太远,亦不可太高,以七言对联为例,引首当在一、二字之间。压腰在引首下方作品拦腰处。压脚又在压腰下方作品右下角处。作品左下已有名章,切不可盖压脚,左上与左侧拦腰处皆不可加盖闲章。名章已经终结作品,名章之后岂可再有内容,此书法区别于绘画之处。有在书法正上方加盖印章者,有如清代帝王收藏之玺印,此最不可取。

15

闲章忌多,四尺以下作品用印不可多于四方,引首、压腰,加上阴阳两名章即可,慎用压脚。多则添足,扰乱书作,俗不可耐。四尺整纸及以上作品及条屏印章数量可适当增加,但以不影响书作主体地位为要。条屏只宜首张及末张钤印。手卷、册页可以适当增加闲章数量,因为每一页及每一段皆可视为一幅作品,皆可加以小印点缀,但仍然不可过多,过多则不知该读字还是读印?

16

书法作品尺幅若小,闲章也要小巧。篇幅较大,闲章尺寸可以随之增大,切不可小幅大印。特别是阴文闲章,如果幅小而印大,则会一下子从作品中跳出来,而影响了书法的呈现。

17

引首当以长方、椭圆或随形为宜,因为纸上留给盖闲章的地方就是窄窄的一细条,引首应当顺势而呈长形。正方慎用,扁方忌用。压腰因在中间可用正方,压脚宜用正方慎用长形之印,以求托底之效。

18

闲章印文多为书家志趣好恶,可雅可俗。用时当与书法内容相统一,此处书家多所忽略。若“志在东篱”条幅钤盖“勇猛精进”之印岂不贻笑方家。自古书家多富有闲章,可数枚数十枚甚至数百枚,多多益善。

19

书家用印尚需知晓印泥。选择印泥不以价格论优劣。钤印字口清晰且不涨线不渗油为佳。印泥之色,有深有浅。浅者朱膘最为昂贵。书家用印施以朱膘未必为佳。汉隶北碑巨构,线条粗犷有如黑云压境,几点朱膘怎能醒目?蜡笺小楷缀以暗色朱泥绝非佳配。

20

书家用印有成规但无成法,一人有一人之好恶,一家有一家之家法,规矩存乎一心,用之而千变万化,钤印之道不过如此。

北山,天津人。1977年出生,自幼痴迷于诗书画印之间,篆刻由汉印入,喜西泠八家,尤爱黄牧甫印风,于刀锋求笔,石间求墨,作品端庄素雅,静穆朴茂。

以上图片为北山治印

欢迎下单成品或定制

限时特惠200元一方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