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倪嗣冲家族
发布时间:2025-03-25 10:11 浏览量:3
引子
#本文摘自《阜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作者代霖,刘廷幹、周国凌整理,原标题《倪嗣冲家族》
倪嗣冲天津故居
请注意出版时间,勿做无聊争论!
正文
在阜南的柴集、田集、三塔集等地,只要一提到倪嗣冲家族,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在未介绍倪嗣冲家族之前,先介绍一下倪嗣冲本人,他又名倪毓枫,号丹忱,生于一八七零年,死于一九二八年,阜南县柴集区倪新寨人。清末任河南布政使、武卫军左翼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任皖北镇守使、安徽省长、安武军督军、长江镇守使、长江巡阅使、安武上将军等职。一九二六年,直皖军阀混战失败后,他寓居天津,不久病故,葬于天津郊区。一生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其家族也多因他居显位而得官。
查其家族,倪嗣冲祖籍山东兖州枣林闸,于明洪武五年,迁至颍州三塔村(今阜南县三塔集)。六百一十年来,共传十五代,分居在柴集、田集、三塔集一带,多系地主豪门。
倪嗣冲曾祖父倪会曾,系清道光年间的庠生,赐奉直大夫。祖父倪云峰,清庠生,赐中宪大夫,例赠文林郎,后又赐奉直大夫。其父倪淑,字洪文,清末文人,诗文均佳,博通古今,深为袁世凯父亲袁保中所赏识,聘为袁世凯的老师,后曾任县令和知府,老年为袁世凯的亲信幕僚,运筹帷幄,替袁世凯称帝出谋划策,直到终年。伯父倪元灏,清中宪大夫,江北盐巡道,恤赠太仆寺卿郎,赐诰命,诏入忠烈祠,其妻为诰命夫人。叔父倪德玲,字静学,清末平苗将领,战死时年仅三十岁,其妻花凤英,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倪嗣冲兄弟三人,长兄倪毓堂,为清末白山屯垦官,任职期间,掠夺荒地上千顷(每顷百亩),成为官僚大地主。弟弟倪毓棻,字香圃,清末募兵总办,在北洋军阀时期,历任安武军司令、皖北镇守使等职,一九一六年和一九一八年,两次率安武军入湘攻打护法军和护国军,一九二六年,直皖军阀混战失败后,寓居天津,后死去。堂兄倪裕永,字文炳,清末的拔贡。
倪嗣冲有四子九侄,人称十三太保。据说倪嗣冲死后,由于闹财产继承权纠纷,其家族分为两派,亲属族人皆卷入,以他儿子倪道杰为首组成七爷党(因他排行为七),以他侄子倪道烺为首组成四爷党(因他排行为四)。倪道杰是倪嗣冲的第三子,字季和,天津面粉总厂公司经理,在东南亚各国设有分公司,系天津第二大财阀,人称面粉大王。他富有经营管理才能,据说解放后曾为天津公私合营企业资方代表。
倪道烺是倪嗣冲的第四侄,字炳文,东北白山下的大地主,蚌埠市军阀买办资本家,当过安武军总办、湖北长江水师提督。一九二六年被军阀吴佩孚战败后,寓居蚌埠,其财产被国民革命军特派员办事处查抄后,又寓居天津日租界,与日本要人来往密切。日寇为了分治安徽,于一九三八年,任用他为汪伪安徽省长,伪省政府设在蚌埠,和桂系的国民党立煌省政府相对峙。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将其囚禁于蚌埠狱中。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被我蚌埠市人民政府处决,其财产全部没收。
胞侄倪道煦,一九一二年三月,任阜阳县民团团长,人称“九爷”,是阜阳有名的“三九”之一(其他两个是程“九爷”和”潘“九爷”),有封建恶势力。
胞侄倪道煌,字腾辉,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六年,任将军府总办。
堂侄倪大治,字冠卿,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八年,任烈山普益煤炭公司协理。
堂侄倪大武,字象国,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八年,任烈山煤矿南矿经理。
堂侄倪人骥,号老鉴,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任颍西镇镇董、统领。
堂侄倪蕴文,一九二八年前后,任阜西镇镇董。
堂孙倪朝荣,字灿墀,曾任安武军混成旅旅长,直皖军阀混战失败后,寓居天津。
侄孙倪朝臣,字赞卿,曾任安武军团长,直皖军阀混战失败后,解甲归田。
侄孙倪金镛,号老德,曾任安武军团长,驻防阜阳。一九二二年农历十月十三日,豫匪老洋人一举攻破阜阳城,抢掠两昼夜,杀死数百人,掳走几千人,房屋烧毁十之八九。倪老德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民怨沸腾,当时的政府不得不将其砍头于阜阳城西门外,以平民愤。
侄孙倪朝杰,字用三,曾任安武军混成旅营长。
侄孙倪游,字玉伯,日本成城及任官学校毕业,一九二九年,倪道浪任汪伪安徽省长后、委他为安徽省禁烟局长,住蚌埠。
上述倪嗣冲家族中较有名望的人,均早已先后死去。
倪嗣冲现在的后世子孙很多,分布在国内外,较有名望的有如下几人:
侄孙倪超,字卓群,德国汉诺佛工科大学的工学博士,原任台湾成功大学荣誉教授,现已退休,专任台湾中央政府评议员。
侄孙倪逴,现是上海某医院眼科专家。
重孙倪祖昭,现为上海某厂工程师。
重孙倪祖伟,美国马利兰大学博士,现任台湾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
资料来源:
《阜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