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春日游湖时,写下的一首小诗,结尾14字惊艳世人近千年!
发布时间:2025-03-24 05:09 浏览量:4
大自然的风光千姿百态,既有奇峰插天,又有惊涛裂岸,还有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的风光也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小桥流水般的美学风格也应该在诗的疆土里占据一席领地。
下面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湖》,小巧精粹而又玲珑剔透,尺幅兴波,颇得神韵。
《春游湖》
徐俯〔宋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
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蘸水开放。
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
徐俯,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集》。
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春游湖》是他晚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写春日游湖的幽兴观感。此诗能以意趣裁剪景物,既写了春雨过后的湖光山色,又把生命情致蕴含在自然景色中,很有新鲜感。
首句诗人以燕子双飞开篇,用疑问句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仿佛在问燕子是何时飞回来的,暗示春天的悄然而至。
“几时”二字是诗人对燕子发出的亲切问候,也是展露诗人因春回大地而生的惊喜之情。
次句写湖岸两边的桃花盛开,仿佛蘸着湖水绽放,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蘸”字用得传神,把桃花拟人化,既写出了桃树与湖水相依偎的姿态,又生动揭示了桃花的生命情致,把桃花的意趣神态刻画出来。
后两句写一个小小的插曲,为明媚的春光添上了一点荒凉的野趣和清幽的情味。
三句写春雨过后,湖水上涨,淹没了小桥,行人无法通过,展现了春雨带来的自然变化。
“人不度”,既突出了断桥情景的空寂和隽永,又为“小舟”的出现作了铺垫。
四句就在此时,一叶小舟从柳树的阴影中缓缓撑出,静中有动,构成了一幅十分优美的画面,显出境界的辽阔,增添了画面的情趣,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悠闲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燕子、桃花、春雨、小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湖边的美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
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
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
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赵鼎臣在《竹隐畸士集》卷七《和默庵喜雨述怀》中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
南宋词人张炎的一首号称“古今绝唱”的《南浦》词中的句子:“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显然是脱化于徐俯的名句。
可见,杏花春雨、小桥流水般的美学风格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