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冷门诗人写的冷门诗

发布时间:2025-03-23 06:08  浏览量:6

自号三教布衣的陈陶,是晚唐的诗人,岭南人士,又说他是福建南平人。

因自己屡试不举,干脆就放弃了升官发财走仕途的路线,做了一名游山玩水的闲散诗人。

最有名的诗句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是《唐诗三百首》入选陈陶诗的《陇西行》,是一首组诗,名句是第二首。

由于这组七绝诗写的太好,名气太大,导致其他作品常常被人勿视。

《钟陵秋夜》即为一首。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青。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燕声。

先看诗题《钟陵秋夜》顾名思义是作者在钟陵写秋天的夜景。

“钟陵”古地名,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东北部。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景色相当迷人,历朝历代吸引着众多诗人踏是此地。

写了不少关于钟陵的诗,如唐诗人罗隐“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是谁或许大家不太认识,但他的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一定听过。

罗隐和名妓云英在钟陵相遇,又在钟陵醉别。

唐白居易诗《钟陵饯送》“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元末诗人邓雅《钟陵怀古》“一声画角城头月,吹破钟陵万户秋。南雁不知天地老,西山犹带古今”。等等,写的都是钟陵的人文风景。

陈陶的也没例外,开篇“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青”。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又清冷的夜景。

“洪崖岭”是钟陵的一座山岭;“秋月明”指秋夜的月光明又亮。

“野客”指村野之人,也代表隐士,亦是诗人自比;“章江”指章江水,是赣江的古称。

洪崖岭上的一轮秋月明亮无比,我这个村野之夫枕着枕头,听着楼底下章江清冷的水声。

蓬莱的仙境和天上宫阙我是梦不到“蓬壶宫阙不可梦”,美梦被归来的大雁,声声叫唤而打破“一一入楼归燕声”。

“蓬壶”即蓬莱。

这首小诗写的是深秋夜景,我认为是他写景诗写的比较好的一首诗。

《古意》:

麻姑井边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

西邻蔡家十岁女,年年二月卖东风。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题《古意》与拟古、效古同,多讽咏前代之故事以寄意。

“麻姑井边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麻姑”即神话中仙女名。

传说东汉 桓帝时,女仙人王远降于蔡经家,年芳十八九岁时,手纤长似鸟爪。

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

都说麻姑山在江西,陈陶在春天去麻姑山踏青,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麻姑山下有一口麻姑井,麻姑井边有棵开满花的杏花树,旁边站立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向过往的客人,兜售着杏花。

她模样天真可爱,模样俏丽像个小仙女如麻姑,愿她不要长大,年年在这二月的东风里卖杏花。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