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广西日报带你体验雅儒版“风味人间”,打卡柳北十二时辰

发布时间:2025-03-23 15:03  浏览量:8

3月20日,当暮色浸染柳江岸,雅儒街道的灯火渐次亮起。广西日报记者与柳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循着老街巷的烟火气,探访柳北区广雅路至北雀路一带的特色食肆。从中医馆的药茶茶香到夜市摊的炭火炙烤,从坚守三十年的古早味道到外乡人的创业温情,这里的一店一摊,皆诉说着柳州人对美食的匠心体验与对生活烟火的热爱。

“柳如春”凉茶馆

针对轻症的药茶经典

3月20日下午,林柳如医师正在“柳如春馆”为患者看诊。唐绍怡 摄

70岁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70多岁的林柳如医生,晨光未明时已自驾车穿梭于家与医馆之间。

她每周二、五早上在柳州市中医院坐诊,周一、三、四、六的早上,则在自己开办的“柳如春堂”中医馆,继续为群众看病。其余的时间,林柳如需要照顾老伴。

在柳州,林柳如医师的名气如雷贯耳。她是柳州市中医院特聘主任医师,广西中医大学特聘教授。因此作为一名内科、妇科、儿科,甚至骨科疾病都能诊治的中医杂家,林柳如在退休的年纪,四十多年如一日,医人不倦。

她自幼受其父林岳西(闽南民医)启蒙,酷爱方术医药,毕业于广西中医大学,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焦树德(享受国务院终身津贴)。

“柳如春堂”中医馆坐落在柳州市北雀路21号家福居楼下,门口一副对联,“厚朴人参千年健,佛手神曲九里香。”上下联藏着六味中药,恰是林柳如医师四十余载悬壶济世的写照。

“看病的时候,我始终能坚持10块钱解决的病情,绝对不要用到12块。尽可能多开具小处方,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在从医生涯中,林柳如了解到很多家庭都是因病致贫。在她看来,大医精诚,“精”于专业,“诚”于品德。

林柳如潜心医道数十年,其医术之精湛,医德之高尚,众口皆碑。距离她退休已有17年,但“退而不休”是常态,2008年办理退休后,林柳如就没有享受过一天退休的“好日子”,前几年实在是想休息并照顾老伴,于是停掉了看诊,但很多患者到院办“闹事”,衷心地要求恢复林医师看诊。

医院为了满足患者要求,同时经林柳如医师同意,继续聘任林医师到中医院服务广大患者。

“柳州地形特点是‘山水营城',柳州的中医如能精通诊疗湿症,就能治疗9成以上的患者。”林柳如医师介绍。

“柳如春堂”中医馆门口开设有“柳如春”凉茶馆,专门出品林柳如医生研发的药茶经典,分为袪湿茶、感冒茶、鼻炎茶、下火茶、暖宫奶茶、熬夜奶茶等款式。据林柳如医师介绍,随着人们生活理念及保健养生需要的变化发展,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林柳如医师还说,一些轻感症患者没有遇上合适的医生看诊时间,可以自行根据症状,针对性选择药茶服用。

3月20日下午四点,记者在“柳如春”凉茶馆,就看到一位年轻人来买了两杯熬夜茶,他说自己当晚得加班,为了缓解疲劳和焦虑,需要“续一杯”凉茶减轻身体负担。

对于全国两会上强调的体重管理和精神治疗,倡导的“防大于治”的理念,林柳如目光灼灼。

“中医外治法要发扬,这点上我和我的中医馆,都还做得不够!”林柳如医师谦虚地说,她最近在持续关注轻体减重的“治未病”治疗方法。

“我还计划着五月份邀请柳北区民间医馆同行们来开一个交流会,共同切磋一下医技,交流一些业内发展动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林柳如医师仍身体力行,用后半生诠释着何为“退而不休”的仁心。

广雅老店老三摊

专注炖品甜品

“老三摊”店铺出品的炖品。唐绍怡 摄

3月20日傍晚六时的汪家巷,“老三摊”店铺的锅里蒸腾着热气,裹挟着豆香。老板娘韦荣姣正将紫薯削皮蒸煮,紫、黑、白三色米浆在铁盘上晕染开来,化作一条条晶莹的卷粉。

“是不是有一丝丝焦苦的味道?早上我熬豆浆的时候,不小心弄糊了一点锅底......”韦荣姣抱歉地连声说对不起。

韦荣姣不经意放在店门口的小桶里,装着十多斤熬豆浆剩下的豆渣,不久后就会有养猪的商户来收走。这也证明了韦荣姣绝不掺假,坚持每天制备新鲜豆浆。

“一点点焦味,其实可以忽略掉。”坐桌的食客骆同学轻声说了没关系,对豆浆油饼继续大快朵颐。

骆同学说以前在雅儒路小学六年时间,每天都到位于广雅路汪家巷的“老三摊”吃晚餐宵夜,如今已读高二,放学后时常还会过来消费。

“老三摊”的店名因韦荣姣在家中排行老三得名,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韦荣姣从宜州三岔镇来柳打工,便从事餐饮业,2002年到汪家巷开办“老三摊”店铺,专注做炖品甜品,至今已二十三年。

“老三摊”店内主打炖品甜品、豆浆油条油饼、三色卷粉。所谓三色卷粉,除了白色的原味米浆制成的,还有就是黑米款和紫薯款,紫薯款用的是新鲜紫薯,削皮煮熟后与白米混合打浆制成卷粉,因其口感湿滑爽口,颇受年轻顾客喜欢。

“我每天都会做两锅炖品,有炖猪脑、炖鸽子、炖乌鸡、炖排骨等,大约60至80份左右。我精选新鲜优质的食材,这也是老街坊和顾客选择‘老三摊’的原因!”韦荣姣斩钉截铁地说,她坚决不走网络平台交易,因为平台提点高,卖价低了自己亏本,卖家高了成本会转嫁到顾客那里,这样消费者就得不到实惠了。

街头小吃的价格十分亲民实惠。唐绍怡 摄

老树脚牛杂串

柳州小吃的古早味

店主蔡国能正在给顾客制配牛杂串。唐绍怡 摄

雅儒路南段水文监测站点的路边有一棵榕树,“老树脚牛杂串”店铺就在树下。

3月20日下午五点多,食客便陆陆续续来到小店内点餐。

店主蔡国能与妻子经营这家小店铺,每天清晨,蔡国能都到位于曙光西文化街区内的青云菜市采购食材,这样重复而枯燥的采买,已经坚持了近三十年。

“因为是熟客,所以卖菜老板都让我自己掐选莲藕,我选中段那些肥硕丰腴的部分,因为其含淀粉比例高,粉糯口感好!”

二十多年前,蔡国能在柳北区锦绣路附近经营着一家“杨记狗肉”,最多时请了后厨和服务员近40人,后来大餐饮不景气了,蔡国能将狗肉店铺交给亲戚经营,转而经营小吃店铺。

蔡国能说,现在的食客很挑剔,常有食客因天冷不愿意出门,转而从微信下订单,唤来跑跑骑手代购牛杂串。温补的牛杂串带着浓郁汤汁,能温润食客肠胃。

因蔡国能的“老树脚牛杂串”临近柳江铁桥网红打卡点,所以近年也有颇多的外地游客来店内尝鲜。

“做餐饮关键还是要选好食材,对得起良心,我希望食客从我制作的牛杂小吃里面,品出柳州小吃的古早味!”蔡国能说。

小小的牛杂串,串起了食客们对柳州小吃古早味的记忆线索。唐绍怡 摄

方芳烤鱼

喜欢柳州人的酒品化

正在烤制“干水”的烤鱼。唐绍怡 摄

当霓虹点亮广雅路汪家巷,“方芳烤鱼”的炭炉已烧得通红。来自百色平果的方月修家族,正演绎着异乡创业记。

3月20日晚8点,儿子在后厨忙活,儿媳穿制烤串,方月修已把桌椅摆放完毕,正在整饬鱼池。食客陆续赶来,忙的时候这个小摊档要经营到次日凌晨五点。

“老板不是我,是大舅子方芳。我们是一家人!”方月修笑呵呵地说,他话不多,有着浓重的平果口音。

刚好有一桌顾客点餐,方月修连忙从后厨拿了一条剑鱼给顾客看,顾客同意后方月修即拿回厨房处理。

烤鱼需要先将鱼身分成两半在炭火炉上烤至微干,再涂上腌料烤制,最后才能辅以鱼腥草、黄豆、蕨菜、萝卜丁和豆芽等小菜盛盘上桌。烤鱼表面微焦,内里却包含料汁,筷子扒开后便会鱼香气四溢。

“我来柳州四年多了,因为摆卖烤鱼夜市的原因,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柳州年轻人,他们很喜欢到夜市消费,普遍酒品很好,还有不少顾客邀请我跟他们多喝几杯,挺文明的。做好这条烤鱼,能交往到不少顾客朋友!”方月修说。

方芳烤鱼家的成品。唐绍怡 摄

柳北烟火 | 雅儒街道十二时辰

广雅路汪家巷里的美食小吃成行,具体形成于2000年左右,已有近25年历史。唐绍怡 摄

雅儒街道的十二时辰里,看得见中医世家的济世情怀,尝得到市井小贩的坚守本心,读得懂外乡创业者的融入智慧。这些深植于老街巷的烟火故事,恰是柳州烟火美食的最佳注脚。在这里,传统与创新交融,本土与外来共生,每一道美食都是城市精神的切片,每一次咀嚼都是对生活的深情告白。

●【媒体聚焦】广西日报带你逛吃雅儒街道,体验柳北十二时辰

●柳北烟火|在这座商场,找到生活的100种快乐!

●柳北烟火|不夸张!看完这篇,直接“粉”上柳北

●广西日报双头版报道柳州,柳北区胜利夜市赫然在列!

●柳北打卡笔记 | 这些隐藏版美味,藏着光阴的故事~

●柳北打卡笔记 | 嘿,周末克乃?克柳北,去“班味”~

●柳北打卡笔记 | 冬至大过年,人间小团圆!快来柳北试试这个“暖心神器”~

●柳北打卡笔记 | 柳北溜娃宝藏地!解放双手,让娃自己嗨!

●柳北打卡笔记|日出日落皆美景,格桑花海邂逅别样浪漫

●柳北打卡笔记|千牛刀渣渣牛肉火锅,尽享别样“渣”味人生,快来一探究竟!

● 柳北打卡笔记|趁着假期,以茶会友,坠入生活的慢节奏——芝榷茶摄

● 柳北打卡笔记 | 小城咖啡①——NOV葭月咖啡

● 柳北打卡笔记 | 小城咖啡②——哈太 HaTai 咖啡店

● 柳北打卡笔记 |小城咖啡③——五里雾咖啡店

●【柳北打卡笔记】中国战时后方唯一仅存的农业试验中心旧址在这里→

● 柳北打卡笔记|“集章控”请集合!这里让你一次性盖到手软!冲!

●柳北打卡笔记 | 探秘生态科普苑:穿越古今的百科全书,解锁自然与科技的奇妙之旅!

●柳北打卡笔记|螺蛳粉的最佳“檬”友

●柳北打卡笔记|奥运健儿都馋哭了!这家螺蛳粉店,让你秒变“冠军胃”!

●柳北打卡笔记 | 柳钢书院焕新启航!阅读新乐园,等你来“钢”一波!

编 辑:莫 妍

校 对:秦海朝、覃玮玮

审 核:黄莎柳

欢迎投稿:huolilb@yeah.net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