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三个儿子个个惨死,赵一荻只有一子,却顺利长大成美国专家
发布时间:2025-03-22 11:36 浏览量:9
引言
一个母亲远渡重洋治病,孤身带娃,三个儿子却都没能熬过中年;另一个母亲陪着丈夫吃了四十年牢饭,唯一的儿子却成了美国专家。
张学良这一生,最善变的是立场,最稳定的,是两个女人的命。可命运最捉弄的,还是他的孩子们。
三个小少爷全都没熬过命运这道坎儿
张学良,东北少帅,风流倜傥,身披光环,可在家庭里,却留下了一道道不堪回首的疤。特别是他和原配于凤至的三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结局却如秋风扫落叶,一个比一个短命。
时间要拨回到1917年。
这一年,于凤至生下了长子张闾珣,张作霖那个时候正坐镇东北,张家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张闾珣自然也成了张作霖的心头宝。到了1920年代初,张学良已经在奉天跻身高位,三子张闾玗、张闾琪也先后出生。
张家大帅府,在当时的沈阳,是整条中华大地上数一数二的气派存在,大青楼二楼就是于凤至的居所,孩子们的画作如今还留在那儿。
孩子们小时候就在“湖社”学画,这不是普通的画室,是齐白石、张大千都来教课的那种档次。张闾瑛和弟弟们的画,常登上《湖社月刊》,还被画界称为“笔墨苍浑”“章法奇古”。一个家庭能供出这么一窝小艺术家,张学良在教育上其实是下了功夫的。
可惜,从1933年起,这几个孩子的命运开始拐弯。那一年,张学良被迫下野,带着孩子们一块去了意大利,说是考察,其实是避风头。
当时的意大利,正值墨索里尼风头最劲的时期。可谁知1937年,意大利承认伪满洲国,张学良一怒之下,与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断交,一家人连夜撤离,转去英国。
这一路奔波迁移,从意大利到英国,张闾珣等人学业生活被迫中断,心理波动极大。
特别是张闾珣,他从小聪慧,但性格敏感。二战爆发后,他在英国眼睁睁看着伦敦被炸,耳边是防空警报的尖啸,精神逐渐崩溃。1943年转至美国,本想治病,却无力回天。1954年,他因精神问题去世,年仅37岁。
张闾玗呢?从小喜好体育,骑马、网球都是一把好手,但战争让他无处施展。多次换学籍、换语言环境,使他身体日渐虚弱,不久便病倒,从此一病不起。三子张闾琪命途更短,年幼时就患病去世,甚至连准确年龄都被历史遗忘。
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活过40岁,没有一个看到张学良晚年重回自由。
这不是“命不好”四个字能解释的。张学良被软禁期间,于凤至独自赴美治病,孩子们长期失去双亲的陪伴。战争、颠沛流离、孤立无援,加上心理打击,张家三子凄惨收场,不是偶然,是多重因素的压垮。
赵四小姐这一子,为何飞去了美国科研所?
张学良风流一世,却最钟情赵一荻,也就是后人俗称的赵四小姐。这姑娘家世不俗,生得清秀,文静识大体。更关键的是,能忍,能陪。张学良被软禁的几十年,她从未离开过。
赵一荻与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早年由于凤至收养。这个孩子出生时间大约在1930年代末,正值张学良的政坛生涯中止,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软禁。
那时的张学良,被不断转移软禁地,从南京溪口到贵州新添、安顺、遵义、息烽,再到四川的江津。赵一荻一路陪伴,寸步不离。张闾琳就是在这种“半流放状态”中成长的。
但正是这种稳定的陪伴环境,反倒成了他最大的护身符。
赵一荻虽不能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吃山珍海味,但胜在每天身边有人照顾,有人教育。相比于凤至的孩子长期颠沛流离、教育中断,赵一荻的儿子从未离开母亲身边。
赵一荻会教他认字,会帮他练字,会与他讲故事。在精神支柱匮乏的战乱时代,这种点滴日常,比黄金还宝贵。
1949年后,赵一荻与张学良被转至台湾,张闾琳也随行。到了1960年代,张闾琳赴美留学,最终在科研机构任职,成为一名航空工程技术专家。
没有精神病史,没有早夭,没有放弃学业,张闾琳用他的一生,走出了一条与三位同父异母哥哥完全不同的路。
一个空墓坑,一个热茶炉,谁才是张学良最后的归宿?
1990年,美国洛杉矶,于凤至在医院弥留之际,留下一句话:“在我墓旁,替我挖一个坑,那是留给他的。”这一年,她93岁,独自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张学良呢?当时还在夏威夷,身体康健。多年后,他果真遵嘱,最终葬在于凤至墓旁,完成了她的遗愿。可人归了,情却早就消散。
从1940年于凤至赴美治乳腺癌开始,两人就此天各一方。她在美国靠亲戚接济,一边看病一边抚养孩子,生活艰难,还要承受从丈夫那里传来的绯闻——赵一荻仍陪在张学良身边,二人如影随形。
更耐人寻味的是,于凤至在1940年离开大陆前,还亲自把赵一荻所生的孩子接到帅府抚养。这份胸怀,古今少见。
1946年,张学良被秘密押至台湾,赵一荻全程陪伴,至2001年张去世前,两人已共同生活六十余年。
这期间,赵一荻没有名分,没有身份,却守了他大半生。蒋介石死后,张学良渐渐恢复自由,搬至夏威夷,又迁往加州,赵一荻依旧是每日煲汤,亲手剪指甲,点点滴滴照顾如常。
而张闾琳,也在此期间完成了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后进入美国航天科研机构,成为技术骨干。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成名成家,但能在战乱年代成长为健康、正直、有贡献的人,已属不易。
张学良这一生,权倾一时,也挨了软禁几十年,婚姻一分为二,孩子的命运也分道扬镳。于凤至留下了空墓穴,赵一荻留下了温热茶炉。
他最终选择和谁长眠,一目了然。
张家后人今安在?张学良的三个儿子均早逝-辽沈晚报-2010年01月05日
“民国四少”之张学良:3任妻子8个子女今何在?-光明网-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