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山酉水酉文化丨酉阳举人陈光煦:《礼经汉读考》等名著背后的经学大家
发布时间:2025-03-22 10:13 浏览量:8
白鹿庄。
清宣统元年八月,山东巡抚孙宝琦将一份题为《奏报呈送山东候补知县陈光煦著述之礼经汉读考》奏稿和六册书籍进呈军机处。在奏稿中,孙宝琦禀称,在呈送该书前已“逐加批阅”,该书“守汉儒治经,由训诂以通义理,将仪礼一经依次诠释,闻首土冠礼一卷为乾隆年间四川巫山县知县段玉裁所作,其后十六卷皆陈光煦踵成,考据祥明,征引确当。”得旨:“知道了,书留览。”孙宝琦评价颇高的这部书的作者,正是以知县分发山东、充任山东通志局分纂的酉阳举人陈光煦。
陈光煦(1843—1912年),号斗垣,酉阳州白鹿庄人(今桃花源街道凉风村4组白鹿庄),光绪十七年辛卯科四川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大挑直隶知县、奏调山东知事。
出身世家 肄业二酉书院
翻开《酉阳直隶州总志》,在《高义》一卷,记载的清朝第一人即为陈光煦的祖父陈继业。陈继业字守文,“事亲以孝闻,尤友爱。”陈继业年轻时,长兄继道、次兄继美相继去世,留下四个侄儿,陈继业即放弃学业,将子侄抚育成人,辛苦数十年,几无倦色。嘉庆七年,酉阳直隶州知州吴大勋旌其门。在陈继业七十五岁大寿时,时任湖北黄冈水利同知李炳奎盛赞其为“庞眉硕德之士”,并奉其“善治家者不谋家,善治身者不谋身”的言论为官箴。
陈家庄园局部。
陈光煦的父亲陈序乐为清嘉庆庚午科举人,历任国史馆誊录、直隶保定府定兴、雄县、赞皇三县知县,道光二十三年五月,陈光煦即出生于雄县县衙。在任定兴、雄县知县期间,陈序乐慈爱居官,劳心抚字,民间有“佛子”之称。然而因上官诬陷其亏空官帑,勒命限年摊派补齐。陈序乐不忍劳民,自己倾囊赔偿。道光二十三年六月,陈序乐调署赞皇县知县,此时喜得麟儿又无意官场的他即辞官归里。
回到酉阳后,陈序乐受聘任二酉书院山长,这也为陈光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在十几岁时即游庠,考取州学附生。
求学尊经 师从壬秋治经学
清同治十三年,在四川总督吴棠与四川学政张之洞的极力助推下,尊经书院正式成立。光绪二年,陈光煦即进入尊经书院,与酉阳陈常、陈宝,秀山尹殿飏、江梦笔,彭水王光棣以及“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等成为同学。
光绪五年,湘潭经学家王闿运应四川总督丁宝桢之邀出任尊经书院山长,从此,陈光煦即跟随王闿运(字壬秋)习《公羊》、治《谷梁》《左氏传》等,又从习《礼经》。陈光煦天资聪慧,在研习礼经时,悟到“汉儒治经通假之指”,因而亟为闿运先生所称许。也就是这个过程中,陈光煦见金坛段玉裁所撰写的《仪礼汉读考》仅有《士冠礼》一卷,于是暗下决心,要将其补充完善。此后,陈光煦博览群书,引经据典,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历十余年的努力,终于于光绪十九年编辑成册。
光绪十七年,陈光煦在四川乡试中考中举人。在这一时期,张之洞署理湖广总督,“身虽去蜀,独一尊经书院惓惓不忘”的张之洞致信王闿运,让其推荐尊经书院的学子充当西席,为其孙子讲授经学。深受王闿运称许的陈光煦成为举荐的对象,从此以西席身份与同是尊经学院学子的酉阳人朱德宝成为张之洞的幕宾。
继武金坛 得此可弥蜀士缺
陈光煦的《礼经汉读考》大致据胡培翬《仪礼正义》为本,在王闿运的影响下,该书对于训诂名物考证细密。光绪二十年,陈光煦回酉省亲,并在族弟陈迪光的推荐下带着辑成的《礼经汉读考》前往州衙门拜望酉阳直隶州知州赵藩。赵藩阅完该书,高度评价到“辨析今古文之同异,博取群经故训以为佐证。阙疑存信,精当不苟。于郑注时有推勘,匪第足以纠段已。”
山东巡抚孙宝琦《奏报呈送山东候补知县陈光煦著述之礼经汉读考》(折片抄件,现藏于中国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此后,在张之洞的举荐下,陈光煦到户部供职。光绪二十四年,《礼经汉读考》付梓。同年三月二十八日午后,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翁同龢小憩后到户部衙门,陈光煦将所著呈给翁同龢,翁同龢览阅后题数于后:“捃礼经之异文,区六书之声类,合符复析,释滞解疑,继武金坛,洵无愧色。”清宣统元年,陈光煦充任山东通志局分纂,其间,陈光煦《礼经汉读考》分为六册再行刊印,同时将赵藩与翁同龢的评价录入其中。同年七月,进呈山东巡抚兼《山东通志》总裁孙宝琦。孙宝琦在认真批阅后,即进呈军机处,恭候皇帝御览。宣统元年八月初九日,奉硃批:知道了,书留览。
1964年,中国古典文献专家王欣夫在编著《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时,特将陈光煦的《礼经汉读考》与胡承珙《仪礼沽今文疏义》、徐养原《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以及宋世荦《仪礼古今文疏证》作比较,高度评价“有清一代汉学极盛,阮、王两经解,荟萃名著,乃独无一蜀士,得此可弥其缺。”
刻本尚存 还期回酉光文史
民国元年,陈光煦代理东阿县知事,在此期间,又将所著《春秋三传会义》十二卷付印。然而在同年九月二十一日,陈光煦卒于济南公寓,其子陈尚先接到丧报,万里奔丧,扶榇归里。可惜的是陈尚先不知其所著多已付梓,没有带回酉阳,致使至今酉阳仅能查阅到的陈光煦作品仅有光绪元年刊印的《二酉英华》中的十五首诗。
《清实录·大清宣统政纪》对陈光煦的记载。
除了《礼经汉读考》和《春秋三传会义》外,陈光煦还著有《酉阳风俗考》三卷,但《酉阳风俗考》已无藏本;《礼经汉读考》有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宣统元年刻本及民国吴县王氏学礼斋抄本,其中光绪二十四年刻本现藏清华大学图书馆;而《春秋三传会义》现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有藏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也仅保存着陈光煦在光绪二十六年题写的《奏为细陈除弊兴利八条事》录副奏折一份。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记者:曾 常丨编辑:唐 宇
值班:任桂容丨总编辑:陈 杰
酉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