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一起震惊蒙南的谋杀案

发布时间:2025-03-21 08:07  浏览量:6

引子

#本文摘自《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1年10月),作者杨松年,原标题《一起震惊蒙南的谋杀案》

图文无关,仅作示意

正文

1946年的秋天,蒙城县城东十里前吴庄(现属城南区马店乡前吴庄)发生一起震惊蒙南的谋杀案,——原国民党县长吴果斋一家老少突遭杀害。

消息传出,一时轰动全县。当时人们虽街谈巷议,众说纷纭,谜底始终没被揭开。为此,笔者走访了吴的家族、亲戚、邻居等,根据他们的口述材料,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吴果斋,原名吴锋标,系吴心恭的嫡长子,吴幼年读书,成年后曾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里任职。嗣后曾先后任国民党山东省东阿县和阳谷县县长,任职期间,因贪污巨款被革职来家务农,由于他私心犹重,便与他父亲、家族、邻里、长工、佃户等产生了许多矛盾。

吴果斋有两个异母弟,一叫吴振标,一叫吴魁标。当时年均未冠,正在求学。吴来家后,便提出与其父分家,分家时,其父吴心恭按照“同家无异财”的古训,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坚持要把吴家所有田产财物,按兄弟三人进行“三一三剩一”地拆产,而吴果斋则坚持把两个异母弟与父亲一起列为一支,进行“二一添作五”地拆产。为此,父子各执已见,相持不下,进而形成僵局,矛盾日趋激化。吴果斋更不顾一切地打了父亲的耳光。接着吴果斋便向他父亲讨要他在东阿县交给的八百块银元,其父便以他弟求学花用完了答之。吴果斋听后,内心怨恨日益加剧,暗地曾咬牙切齿地扬言“早晚要给父亲及继母苏氏好看”。吴心恭夫妇听后,心中不寒而栗,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逐渐地产生了杀子之念。

其次是吴果斋吝啬不仁,邻里贫困者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要向他借一斗秫秫,他总要暗地里孱一升秫壳子;邻居们进城,吴果斋即叫代买东西,东西买了却不给钱。人们气恼在心,但都敢怒而不敢言;他买堂弟吴金标的宅基地及地面上的七十多棵树,没按原议定价目给钱,使吴金标吃了大亏,小李庄李仁端的牲口跑了,踏了吴果斋的场面,为此,二人发生了口角。吴金标前往劝解,吴果斋不但不听劝解,反而打了吴金标。因此,吴金标咬牙切齿,暗下决心与吴果斋誓不两立。吴果斋常年累月嫌长工们干活干得少,吃饭吃得多。这还不算,另外在给长工们的工资粮中还大量地掺毛兑假,使长工们的血汗所得简直是粮糠各半。因此,长工们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犯此众怒,大家不谋而合地结成了杀吴的“团伙”。

1946年初秋的一个雨夜,由其父吴心恭示意,堂弟吴金标指挥佃户、长工戴小高等七、八个人一齐动手,将吴果斋勒死在前屋过道里的门板上;吴的岳母江老妈被打死在院中;吴妻汪氏被打死在堂屋门槛里面;吴的十四岁儿子,乳名结实,被杀死在磨道里。当时,杀死四人,后吴妻汪氏苏醒,成为轰动一时震惊蒙城的谋杀案。

汪氏复活之后,一次卖了一百五十亩土地,一方面安葬死者,另一方面以重金贿赂国民党蒙城县县长李效惠,要求为其申冤报仇,严惩杀人凶手。李受贿之后,便将所有人犯,除了个别逃跑外,一一拘捕归案。但在审理过程中,由于螃蟹横行,各有路径,所有人犯均通过各自渠道,也分别向李效惠行了贿。李两方面受贿之后,只得把热案变成了冷处理。为了掩人耳目,曾打算拿长工戴小高偿命示众。但戴父是猪行人,用吴果斋生前卖的四头大猪钱,通过关系买通了国民党某部戴师长,由戴师长从中作梗,李效惠未能如愿。以后,此案也就不了了之。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1年10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