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诗人范恒山教授序《诗归竟陵》

发布时间:2025-03-20 20:55  浏览量:7

▽范恒山先生近照

继竟陵古韵 扬时代新声

——序《诗归竟陵》

范恒山

诗词是精修的语言,更是灵动的载体,抒展志趣,也寄寓情愫;陈示心迹,也昭显沧桑。诗词不仅以优美的韵律递呈享受,更以深刻的哲思传输精神。古人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可以经礼乐、成孝敬、崇人伦、通古今、辨善恶、移风俗、美教化。我国是诗词的王国,数千年来,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现代诗作,诗词的脉流绵延不衰、坚韧遒劲。一代代诗人为社会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振聋发聩的诗词名篇,它们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壮丽山河持续增光赋能,使锦绣大地更加雍穆闳阔。

天门是一片诗歌的沃土和高地。这个古称竟陵的地方,素来文觌武匿、诗风浩荡。南北朝时期,竟陵王萧子良礼才好士,促成萧衍、沈约、谢朓等结为“竟陵八友”,这一群体与周颙等人在创制“永明体”、推动新诗风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茶圣陆羽不仅写出了震古烁今的《茶经》,也留下了许多光彩熠熠的诗作,“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吟诵让故乡流誉神州。与陆龟蒙并称“皮陆”的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倾情民间疾苦,讽世寄怀,其兼具奇朴二态的诗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尤为耀眼的是,在明代后期,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以“幽深孤峭”立宗,邀约志同道合者创立了竟陵派,他们不仅编选了《古诗归》《唐诗归》两套宏著,而且“独抒性灵”,写出了丰厚的诗词佳作,这些作品既怀有激荡的灵性,又饱含沉郁的志思,以独特的韵律谱写了中华文学史册中的一个绚丽篇章。不止钟谭,明清两代,天门考取的479位进士和举人中,有不少是叶韵高手,朗朗诗篇如琬琰之玉,装点了中华诗词的历史长廊。

▽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诗归竟陵》诗词集

▽报春花/紫玉兰

今天,天门这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依然诗潮奔涌、诗意盎然,一个个积极奋进的文人骚客、一颗颗蓬勃向上的诗胆词心争相为家乡而歌、为祖国而吟。2020年,诗人白守成主编《竟陵古韵新吟》一书,20多位天门诗人以千余首近体诗赓续先贤遗韵,诗作满含深情与憧憬,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许多名家的赞许。徜徉紫陌的一群竟陵游子,联袂各地诗侣,开启了以“探讨韵律灵趣、交流创作心得、弘扬中华文化”为理念的京城新竟陵诗派学术沙龙,吸引了国内不少诗词大才参与,短短几年内《竟陵诗韵》《盛世诗语》《华风清吟》三本诗集相继出版,一时间成为诗界美谈。而今,饶中学、白守成、钟波共同编纂的《诗归竟陵》即将付梓成册,天门诗圃中又添一株沁人心脾的丽葩。这桩桩件件,见证了天门籍诗人在诗词探索道路上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努力,殷殷之情酽冽,拳拳之心可鉴。

衔命作序,让我有幸占先奉读书稿。《诗归竟陵》可谓承袭前辈诗韵之符而躬行服务当前之事,70多位天门籍诗人情牵桑梓,意切祖国,奉献了近两千首风格迥异、各具况味的诗什。其结构独具匠心:辟有“京华雅集”“钟谭继声”“江汉新韵”“复州高响”“竟陵风絮”“玉凤和鸣”等多个篇章,令人耳目一新。其文体兼收并蓄:诗词为主,曲赋联论辅行,而书艺杂陈其间,尽现协谐之美。其语句优雅质朴:既力避“老干”口吻,又坚拒“玄虚”调门,恪守严谨作风。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内容深邃昂扬:有清亮的锦章,有明睿的筹思;有付与柴门的幽绪,有寄呈紫庭的谏言;有沾着泥土的畅想,有贴着锅炉的颙望。短短的诗行,或忆恋汉江滩头之烟云,或缱绻石家河畔之珪璋,或感叹人生之曲折,或追溯哲理之滥觞,都系着真情实感、透出正直善良。这本诗集,不仅是对古竟陵文学精神与诗歌艺术的又一次继承与发扬,也是对现代文化思想如何与传统文化精髓交融碰撞而铸成新时代文化瑰宝的有益探索。

▽天门市西湖风景

▽茶圣陆羽雕像

▽茶经楼

▽天门市西湖

▽茶经楼鸟瞰图

▽春色满园茶经楼

《诗归竟陵》令人感动之时,也勾起了我对诗词品质和诗人责任的思索。诗词是有品质和格调的,它不应无病呻吟,不应泄发私愤;它不能是丧失理性的攻讦,也不能是罔顾事实的阿谀。诗词承载着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愉悦人、温暖人、启迪人、教育人、激励人应该是它的基本品质和突出格调。诗词的品格来自诗人的素质,诗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能够从其诗作中鲜明地反映出来。而诗人素质不仅取决于深厚的学养,更依赖于公正的立场、豁达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真正卓越的诗人,都是情系家国和勇于担当的。今天,当我们被屈原的《国殇》、杜甫的《春望》、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于谦的《石灰吟》、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秋瑾的《对酒》等直面艰险、敢于牺牲,磅礴而沉重的诗篇撩拨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他们为江山社稷、为黎庶苍生所做出的艰难求索与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理当以先贤和英烈为榜样,为国家的强盛奉献心血。而作为诗人,我们还需以诗为舟,溯文化长河而上,于喧嚣中守志,在浮躁中求真,奋楫扬帆,搏风击浪,让新时代诗坛繁花盛开、正气高扬。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在承继竟陵古韵、弘扬时代新声这部长剧中,《诗归竟陵》拉开了新的一幕。这还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今后的故事应当更为精彩,但无疑,演绎也将更为艰辛。借此机会,我在表达祝贺之意的同时,也希望故乡的诗人们能加倍努力,将这部长剧推向未来,让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以此传递天门人的聪明才智,也彰显这块古老“文章锦绣地”的精神风采。

谨此为序。

2025年3月16日于北京

▽陆羽纪念馆

▽眺望天门西湖

▽天门西湖雁儿桥

▽天门市东湖风景区

▽天门东湖隐秀轩和元春榭

▽天门市东湖风景区一角

作者简介

范恒山,湖北省天门市人,1957年10月出生。著名经济学家、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经济发展改革理论与政策研究,多次参与中央全会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主持了众多的发展改革重要文件、规划、方案的研究起草,被誉为国家高层智囊。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聘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首席专家。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撰写了数百篇学术文章,一些作品获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受聘担任许多省、市政府经济顾问,受邀担任一些学术团体荣誉职务。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发起人及工作执行小组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是京城新竟陵诗派领军人物及丛书主编。

▽天门市城标之一“笔行天下”

感谢各位关注浏览!欢迎大家点赞留言!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