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郭集街上的枪声
发布时间:2025-03-20 12:32 浏览量:7
引子
正文
1944年6月3日,驻在凤台县尚塘乡孙圩庄的国民党军117师某支队特务排,在排长王××的带领下,到蒙城县郭集街上,抓走了张庄保保长张克谦,枪杀了乡公所清乡队分队长侯保传。事件发生后,侯的棺木停于郭集街东,这在当时是轰动涡南广大地区的重要新闻。
这天郭集逢集,又是乡队副杨振文(四川人)结婚的日子。中午,杨在侯群山饭馆设宴,乡公所的要人,各保保长、代表以及地方士绅,都聚集郭集街上轮流坐席。天到傍晌,一队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小分队,从尚塘方向,顺西唐路往北直奔郭集。到郭集街上抓住了保长张克谦,后又奔乡公所去抓侯保传。此时,侯不在乡公所,正在街西北面的一棵树下坐着,和几个人谈话,忽见这支队伍出了乡公所,直奔他来,他知道不妙,当即掏出手枪,拔腿就跑,而这支队伍,也就随后追赶,一时街上大乱。就这样,他在前面跑,队伍在后面追,街西跑到街东,街东又跑到街西,绕了几个圈子后,他一头钻进了侯保荣家。侯保荣家住街西,前后都有门,他从后门进去,是想从前门再跑出去,谁知侯保荣家前门已落锁,他跑不出去。王排长随后赶上,对他开了枪,侯保传被打死在侯保荣屋里。此时,王排长复又到乡公所,将支队长的手令交给了乡长武思勤。手令原文如下:
手令
据卢久长控告,侯保传、张克谦二人,系共党地下工作人员,特派队拿获惩办。
支队长:傅遵仁
5月10日
遂后,这支队伍,便押解着张克谦,顺着原路返回驻地交差。
事件发生后,郭集乡长武思勤,电话报告了蒙城县长邵雨桥。侯、张二人的亲朋故友,也都聚集在一起商议营救张克谦和替侯保传申冤的事情。为慎重起见,他们决定当晚在何圩孜何屏科家召集会议。张克谦的胞兄张克军下午又去了三义集,将事件向当时的国民党三义乡长曹储才(与张克谦是姊妹弟兄)、刘雅三等人告知。曹当即电话请邵雨桥派员查处,而邵在电话里说:“此事他已电话通知了顺河区(郭集乡当时属顺河区管辖)区长邹子安,要他去查处,并叫曹给邹打电话督促。”邹答应于当晚赶到。晚上邹等人都聚集在何圩孜何殿科家,饭后商议去师部控告王排长到郭集滥杀无辜,状纸由曹储才写好,还分头串连郭集乡的保长联合具保张克谦。
第二天,邹子安领着郭集乡长武思勤、三义乡长曹储才、士绅刘雅三、侯日从、李曰仁、保长朱怀堂以及侯、张的亲属二十多人,到凤台县阚疃集117师师部,递上名片后,廖运升师长会见了他们,并接了他们呈给师长的状纸和保状,后来几经周折,张克谦被保释了出来。张克谦被保释回家后,就和侯保传之妻邵氏到蒙城县,请徐锡麟先生给他们写了状纸,托人呈送给县长邵雨桥,控告卢久长等人的诬陷案,邵接状后,叫军法室承审员王振邦审理此案。王接受此案后,就下了传票,传卢久长等人到庭,此时卢久长已逃之夭夭,王承审员就派法警带着拘票,到郭集拘捕卢久长,终因卢不给面见而拘捕不到,此案无法审理。在当时的社会里,国民党蒙城县政府表现无能,随着时间的拖延,这个案件,也就不了了之。侯保传家亲友,无计可施,最后将装盛侯保传尸体的棺材,抬到集西南与卢久长诬陷案有牵连的刘成英租给人开菜园的土地里埋葬了。这件公案,就这样结束了。
卢久长是怎样告倒侯、张二人的呢?卢久长排行老三,又是个近视眼,所以绰号三瞎子,他这个绰号方圆百里地无人不知。卢久长为了报其私仇,不惜采取捏造罪名,诬告了侯保传和张克谦。为了告倒侯、张二人,他通过姜刘集的卢灿章(绰号六猴子),到城里活动了县政府财务委员会委员长袁益三,袁与117师某支队长傅遵仁要好,所以卢一告就准,特别那时,凡涉及共产党案,他们更是不分皂白,闻讯就抓,抓到就杀,这与蒋介石的“宁错杀一千,而不放走一人”的方针有关,致使酿成郭集街上这起“枪杀”案。
原注:此稿是根据当事人张克谦、知情人曹储才、刘景文、刘景运以及刘成英之弟刘成文等人提供材料整理的。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七辑(198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