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政协·悦读推荐 |2025年3月推荐书目
发布时间:2025-03-19 18:04 浏览量:7
好
书
推
荐
灵/魂/沉/淀
开卷有益,书香致远。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进一步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好学善思、凝聚共识。
本月,市政协向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推荐书目如下,邀您共赴阅读之约、共享“政协书香”。
书籍简介
作者以宏观经济学主流不曾研究过的“低利率经济学”为基础,从全新的视角揭开了泡沫经济的本质。《低利率时代》追溯了过往40年间世界各地发生的主要泡沫事件,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土地价格泡沫,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雷曼事件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23起泡沫事件,从中揭示出泡沫产生、膨胀、崩溃的循环机制。
作者:[美]马克·布莱恩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美国和瑞典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制度变迁,分析了20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变迁。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当国内群体谋求以经济理念促生变化时,这些理念就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因为不论是谁,一旦能够定义经济范畴、诊断经济问题、指明经济道路,就掌握了巨大的政治资源。作者重点分析的时段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发生在这两个时期的深刻的制度变迁已经成为20世纪的标志。作者认为,经济理念是制度变迁得以可能的关键;不确定性、理念、利益会围绕着制度变迁如何发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而出现,他对三者相互之关系作了重新思考。
03《共同体的基础理论》
作者:[日]大塚久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经济史学家大塚久雄的代表作,最初作为东京大学经济史总论课程讲义稿写成。出版后获得强烈反响,成为日本西洋经济史研究与共同体诸形态研究的奠基之作,深刻影响了日本战后思想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包含了“共同体的解体”这一重要环节。作者在本书中主要以韦伯与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梳理与整合各种共同体学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共同体的本质与主要形式,以及共同体形成和解体的条件与历史过程。
04《商业进化力 : 寻找新质逻辑》
作者:刘萌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探索商业进化的内在原理和实践路径,为读者,特别是孜孜不倦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奋斗不息的创业者,提供在数智经济时代持续成长和创新的策略与思路。
05《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作者:曹远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世界经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和大调整中。中国经济往何处去?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本书以失衡与重塑为主题,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世界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刻画,对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进行了前瞻。对关心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读者来说,本书有助于我们看清世界经济格局,在世界现代化总进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06《经济学家,请回答:理解当今世界的90个经济问题》
作者:[美]罗伯特·索洛 编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籍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向90位世界主流权威经济学家分别提出一个问题,由他们在自己专研的领域中给出答案,或启发思考的方向。包含直接评价或指导经济活动的具体问题,如:生产率下降与教育回报枯竭的关系,交易平台和中间商对经济与福利的影响,实际工资增幅远落后于生产率增长的原因,“好工作”重回市场的可能性等,也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观察与建议,问诊与把脉的对象不止于美国金融监管方式、宏观经济政策效果预测的准确度、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方案,欧元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方式,以及是否应该把全球普遍的目标通胀率提高到每年2%以上,等等。在每一篇问答中,回答者的肖像均在其列,由知名摄影师玛丽安娜·库克所摄,便于读者直观地认识这位经济学者,更在字里行间创造了对话场域的张力。由此,这部作品在思想性之外,更兼具了审美价值。
07《真需求》
作者:梁宁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书籍简介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创新的时代,99%的人其实都在做无用功。为什么?因为不懂什么是“真需求”。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书,而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本质性思考的书。它会让你明白,为什么你的产品总是卖不动,为什么你的创新总是不被认可,为什么你的团队总是缺乏动力,为什么你一直努力却总在原地。
08《低空经济》
作者:罗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书籍简介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把握两个核心要点:一是低空空域开放,二是常态化飞行。由此产生的商业形态构成低空产业。有了产业,会催生产业链;有了产业链,才有生态链;有了生态链,才构成低空经济。本书将探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低空经济时代带给我们哪些改变。
09《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者:沈映春、赵雨涵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围绕低空经济的理论基底、发展模式、政策法规出台、技术攻关、各先发国家以及我国先发地区和头部企业的经验、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未来蓝图等方面结合20余个案例,生动阐释了低空经济如何一步步从科幻照进现实,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成为新的经济蓝海。阅读本书,读者将对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下一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10《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
作者:姚洋,秦子忠
出版社:三联书店
书籍简介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政治哲学,也是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总结。本书回到先秦儒家,从儒家经典著述里发现和汲取养分,用现代分析哲学的方法对之进行阐释,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构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现代政治哲学。本书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一种努力。
11《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作者: 陈少明
出版社:三联书店
书籍简介
受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长期以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对象,而忽视对经验领域具体的人、事、物的思考,这与中国古代典籍对人物与故事的重视背道而驰。为此,作者陈少明倡导将“做中国哲学”当作一门与经验领域息息相关的“手艺”,以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代替抽象的概念分析,辅之以“溯源”和“拼贴”的手法,从而跳出“从概念到概念”的窠臼,以“物”为中介探索进入和诠释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新路径。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陈少明近十几年对“物”及其意义结构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与物、道与器、经典世界与历史世界的关系,涉及对孔子“在陈绝粮”、王阳明“南镇观花”、“特修斯之船”等历史典故和哲学公案的全新讨论,以及对商周青铜器、王羲之《兰亭序》书帖等具体的“物”之精神内涵的发掘与阐释,体现了建构与西方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学”的宝贵尝试。
12《沉思录》
作者:[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书籍简介
《沉思录》原书为古希腊文,在很长的时间里以手抄本流传,1588年首次公开出版。本书为翻译大家梁实秋在深入研究多个英译本后,据C.R.HAINES的英译本译出,保持原作完整,兼具哲学性与文学性。这是一本自我对话性质的小书,一些关于生死、自然、烦恼、自我、他者的洞察和思考,很多随性、审慎而又睿智的语言,让人回归内心的城堡。
13《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
作者:[波]安杰伊·瓦利茨基 著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
书籍简介
此书是一部断代俄国思想史,副书名给出了其涵盖的历史范畴,即“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9世纪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的命运、关于自身的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作者在书中还对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近20个俄国思想流派或团体加以梳理和评介,如启蒙主义思潮、共济会、十二月党人、爱智派、斯拉夫派、西方派、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虚无主义、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百余年间,在俄国思想史的城堡之上不断变换着思想的旗帜。
14《史记今读:司马迁是如何成为司马迁的?》
作者:黄德海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史记今读》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解说的思路却时时贯彻到现在,但又不只站在现在这边,在古今交融中辨识《史记》至今熠熠生辉的魅力。
15《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书籍简介
作者以严谨考据与散文笔法交融的独特风格,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独特视角切入,聚焦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中国共产党人和鲁迅的多方面交往或交集,体现出“神交”的呼应与境界,升华为“同怀”的相知与相通。从一个重要侧面突显鲁迅的精神品格,鲁迅在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鲁迅的信赖、对鲁迅形象的维护、对鲁迅作品的熟稔。本书既是鲁迅研究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读者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风云跌宕和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