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和田玉方形兽面花觚一对「旧藏」高26.3cm长12.6cm宽8.5cm

发布时间:2025-03-19 04:35  浏览量:6

清代和田玉方形兽面花觚:古韵遗珍,玉质风华

在古玩的浩瀚星河中,清代和田玉方形兽面花觚宛如两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从外观来看,这对花觚取和田玉籽料,由大块整料精心雕琢而成。玉高 26.3 厘米,口径长 12.6 厘米、宽 8.5 厘米,玉重 2860 克 ,底座高 4.3 厘米、长 11.7 厘米、宽 9.8 厘米,重 1556.5 克 。器形独特,呈方形,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协调优美,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

其材质特性极为出众。和田玉籽料质地细腻温润,触手生温,油性十足,这是长期受河水冲刷与滋养的结果。玉质内部结构紧密,经专业检测与历代实物比对,其晶体排列有序,彰显原材料的优质。微沁色自然,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它由外向内渐次渗透,层次丰富多变,如同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每一处都蕴含着时间的密码。

工艺细节更是令人赞叹。花觚饰兽面纹衔环,雕刻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工匠对兽面纹的刻画细腻入微,兽面的双目圆睁,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古今;卷曲的毛发、飞扬的纹路,都栩栩如生,尽显威严庄重。兽面衔环的设计,不仅增加了花觚的灵动性,更体现了传统工艺的巧妙构思。玉质表面裹浆浓厚,这层自然形成的包浆,是岁月摩挲的见证,使其更具古朴韵味。

此外,花觚搭配掐丝景泰蓝缠枝花卉底座。景泰蓝以其绚丽多彩的色泽著称,缠枝花卉图案线条婉转流畅,色彩搭配和谐,红、蓝、绿等色彩相互交织,呈现出富贵华丽之感。掐丝工艺精湛,金属丝勾勒出花卉的轮廓,细腻而规整,再填充釉料烧制,使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装饰性。

在清代,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宫廷对玉器的制作极为重视,推动了玉雕工艺的进步。和田玉因其温润质地和高贵色泽,成为制作玉器的上乘之选。兽面纹作为传统纹饰,蕴含着驱邪避凶、守护平安的寓意,在玉器、青铜器等器物上广泛应用。

与同类型古玩艺术品相比,这对花觚优势明显。工艺难度上,用大块整料雕琢方形花觚,对选材和雕刻技艺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艺术风格上,它融合了和田玉的温润与兽面纹的威严,再加上景泰蓝底座的绚丽,别具一格。文化寓意深厚,兽面纹的运用使其承载着传统的祈福纳祥之意。保存状况完美,历经岁月仍品相俱佳,十分难得。据 [2019 年] 佳士得拍卖会记录,一件工艺、材质相似但尺寸稍小、保存稍逊的清代和田玉花觚,以 80 万元成交,可见此类藏品的市场价值。

艺术审美上,花觚造型端庄,纹饰精美,玉质与底座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韵味。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工艺与文化寓意的完美结合。市场价值方面,和田玉资源日益稀缺,尤其是优质籽料,而此类兼具工艺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清代玉器,在收藏市场备受瞩目。过往拍卖数据显示,清代和田玉艺术品价格呈上升趋势,虽有波动,但潜力巨大。

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而言,入手此类藏品时,要重点观察玉质的细腻度、油性、沁色,雕刻工艺的精细程度,以及底座的工艺和完整性。同时,要警惕市场上的仿品,多学习专业知识,向权威机构和专家请教。收藏市场风云变幻,价格波动时有发生,投资需谨慎,充分了解市场动态是关键。

这对清代和田玉方形兽面花觚,是古玩收藏领域的瑰宝。关于它,大家若有独特见解、有趣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探讨。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