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诛杀宦官问题上,何进为何听从袁绍不采纳曹操建议?是他昏庸吗

发布时间:2025-01-31 19:47  浏览量:8

大将军何进被袁绍卖了还帮着他数钱。

袁绍刻意挑起何进(外戚)与宦官之间的仇恨,建议何进诛杀所有宦官,是一石二鸟之计。

在何进之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的确死于宦官之手,但是,大将军何进所面临的情况不同,何进在铲除宦官蹇硕之后,基本上控制了朝廷的兵权。

汉灵帝临死前搞的西园八校尉,本来是用来制衡大将军何进的,自汉灵帝去世、蹇硕被杀,西园八校尉失去了作用,何进已经成为朝廷之中无人能够制衡的政治力量。

十常侍能够依靠的只有皇帝与太后,没有兵权,兵权全部在何进手中,只要何进不犯错误,对付十常侍只是举手之劳,而且何进身边有着大量的士人支持。

何进

袁绍以前朝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所杀的例子来劝说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东汉一朝,外戚与宦官就是死敌,两股政治势力经常仇视,而在东汉末年,桓、灵二朝发生了党锢之祸,很多士族出身的人被定性为党人,终身不得参政。

这个党锢之祸是士人最害怕、最仇视的,士人不能当官,那就断了前途未来家族的命运,袁绍挑拨何进诛杀所有宦官,有两个目的:

一是让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火拼,以便渔翁得利。

二是彻底铲除宦官势力,以便让士族掌控朝政。

何进是屠户出身,没什么才能,出身又低,他必须依靠士族来治理天下,袁绍是当时的士族领袖,何进不得不依靠袁绍,所以才听从了他的意见。

曹操

太后不同意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为了逼何进就范,袁绍又给何进出了个馊主意:召集地方将领率军进京,以兵谏的形式逼迫太后就范。

袁绍的这个建议被部分人嘲笑,曹操就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

《明智部 曹操》: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曹操知道这事笑着说:太监古今各朝各代都有,只是国君不应过于宠幸,赋予太多权力,使他们跋扈到这种地步。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只要诛杀元凶就行了,如此,一名狱吏也就足够了,何必请外地的军将来呢?若想把太监赶尽杀绝,事情一定提前泄露出去,这样反而不会成功。我可以预见他们会失败。

不仅曹操反对,陈琳和卢植都反对征召地方军进京,陈琳(就是那个写檄文骂曹操的人)认为何进掌握兵权,不需要寻找外援,否则会带来祸害。

袁绍

卢植认为诛杀宦官,用不着征外地部队,董卓这个人不好控制,手中又有精兵。

郑泰认为董卓这个人野心很大,召他进京会带来祸害。

这么多的人劝说,何进都不听,何进为什么不听?

首先是缺乏能力,他没有信心掌控大局,归根结底还是能力不行,眼光不行,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是袁绍的威逼利诱,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名声比何进大得多,除了地位不如何进,袁绍各方面都比何进强,袁绍把何进拿捏得死死的,何进也没有办法,只能听袁绍的。

最后就是前朝大将军窦武之死刺激到何进,何进有点不太相信自己手下人,担心手下会临阵倒戈,当年窦太后诛杀宦官时就是这样,禁军被宦官策反,与张奂一起支持宦官,导致窦武被杀。

十常侍之首张让

何进不自信,就会请地方将领带兵进京来诛杀宦官。

如果何进听了曹操的建议,只诛杀宦官的几个首领,而不是诛杀所有宦官,会发生什么?

首先,十常侍的首领会被何进杀掉。

十常侍其实是十二个人,首领是张让和赵忠,这两人被汉灵帝宠信,只要何进找个编织几个罪名,杀掉这两人,宦官就形不成势力,十二个常侍哪怕留下一半,杀一半也行。

这些人都有各种犯法行为,只要一查,很容易就能查出罪行,曹操的办法没有错,杀掉带头的就能解决宦官的问题。

宦官本身是没有权力的,所有的权力都来源于皇帝的授权,断绝宦官干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况且皇帝是何进的外甥,只要控制好皇帝就能杜绝宦官参政的来源。

何进杀掉十常侍的首领是没有任何难度,哪怕太后反对也没用,何进有兵权,哪怕强行杀掉也没有问题,只要不诛杀所有宦官,就不会引发朝廷内部的混乱。

太后不同意诛杀所有宦官

何进不死,袁绍、袁术等人就不敢率军进宫诛杀所有宦官,这一切的混乱都是袁绍引发的,何进一旦听了曹操的建议,很可能会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袁绍会刺杀何进。

别说这不可能发生,袁绍在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家族服务的,他企图让何进与宦官火拼,让两大势力两败俱伤,然后再出手控制朝政,袁绍的野心是夺取政权。

早在袁绍还没有入朝做官时,就已经开始暗中招募亡命之徒与天下士族了,他想干什么?没别的,就是为将为夺权做准备,袁绍这个人很早开始就这么做了。

如果何进听曹操的,对何进来说好处最多,既打击了宦官势力,又掌控了朝政,何进的地位就更稳定了,这是袁绍不愿意看到的。

袁绍巴不得何进被杀,一个劲地逼着杀尽所有宦官,狗急了还会跳墙呢,宦官还是没有后路,就会拼死杀了何进,这是袁绍的目的之一。

袁绍刺杀何进也是为了夺取,何进一死,朝廷就会陷入混乱,排除董卓进京的可能,袁绍一族就是朝廷之上最大的势力。

袁绍是西园八校尉之中排名第二的中军校尉,身份不简单,还担任着司隶校尉一职,有兵权,有政权,出身好,名声好。

野心最大的人其实是袁绍

袁绍的叔父袁隗担任太傅一职,三分之一,袁隗与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同录尚书事,何进一旦被杀,袁隗就是独自录尚书事了,处理朝政就只有袁隗了。

袁绍的兄弟袁术担任虎贲中郎将一职,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相当于中央警务团团长,同样很重要。

只要何进一死,董卓不来,袁绍的家族大概率就能掌控朝廷军政大权,然后袁绍让自己的叔父袁隗上表皇帝,封袁绍一个尚书令兼骠骑将军一职,就能同时掌控军政大权了,到时候整个朝廷都是袁氏家族说了算。

其实召董卓来也是袁绍建议的,董卓也是袁氏门生故吏,本以为董卓会听命于袁氏家族,结果董卓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袁隗及家族百余人都被董卓所杀,袁绍与袁术也被董卓逼迫逃走,这是后话。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