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拘一格,人才百花齐放

发布时间:2024-08-08 18:44  浏览量:37

高考“大锅饭”是制约国内教育思想解放的严重障碍,尤其体制内的老师,提到差生似乎就是当前教书形式下的低分学生。

按照教育学观点来评价,教育首先是要因材施教,教育的作用是培养能力,而不是闷头在不科学的教材、大纲范围里抓成绩。当代体制内一条流水线的工厂,只能算得上三流的教书,与真正的教育相差甚远。当然,这不单单是老师的错误,从开始的“精英教育”就是个方向性错误。

读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都知道,大侦探福尔摩斯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领域,也有很多知识盲点。而且,纵观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领域里的精英人物,都有长处,必有短处。世界上可能会存在涉猎一两个领域的名人,比如达芬奇,绘画好,对于物理光学的研究同样出色。但本质上,其实任何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也都是很普通的人,如果说他们确实出色,是因为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内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和毅力。大科学家牛顿,同样也擅长数学,但生活却是一塌糊涂,终生未婚,也没听说过有文学作品问世,更没听说有功夫去研究政治和历史。李白、杜甫等擅长诗歌创作,诗作流传千古,但没听说李白写过小说,也没有什么散文留世。唐寅、吴道子擅长绘画,却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数学、科学成就……

古今中外,所谓的“精英”从来不是门门都精通的。相反,像当代这般执迷于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各门分数都很高的做法,却应了“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古训!

“精英教育”让教育演变成了教书,而且彻头彻尾教一些华而不实的考试书!传统科举一千多年,古人也没做过今天这么多的语文卷子,相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读书数量也不是今天的语文教材里几篇课文可以比拟的。人家西方科学教育很早就有,也没有像国内这般不教着探索,沉迷于已知的知识空间内“坐井观天”,只做卷子不做实验。

归根结底,中国教育的一切活力让错误的高考价值观捆绑得结结实实。除了体育教育能够真正因材施教、不用如此繁重而迂腐的纸上谈兵之外,其他一切学科教育,都被禁锢在高考理解的范围之内。对于求学者来说,擅长的领域无法深入学,而不擅长的学科也要逼着学,可谓“聚天下之英才而毁之”!

所以,在当代教育体制下,清华、北大、985、211的教育阵容不可谓不华丽,然而,进一步深究培养出多少作品惊世骇俗的文学大师?诞生多少引领世界潮流的科学家?有多少国际一流的论文著作诞生?

很少!因为自始至终,教育都在忙着拼命往人脑子里装人类已知的东西,却不是教人如何探秘未知的领域。时至今日,有钱人还要不惜花费高昂的费用让子女去贵族学校,费尽心思走出国留学的道路。在国内不到研究生层次,几乎很难学到实用性的本领。而求知欲最强的童年时代,几乎总伴随忙不完的考试、补不完的课,很难在擅长的领域里深入学习。

在目前形势下,先要打破高考综合分数一刀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格局。与艺考、体育技能考试一样,高考不拘一格,根据高校专业设置,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文学考试、历史考试、哲学考试、数学考试、现代医学考试、现代电子技术考试……同时,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和评价形式,也该群策群力进行重新评估。

唯有如此,教育才能走出一条流水线形式的教书,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实现每一个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