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文物普查发现一数百年“关帝庙”
发布时间:2025-03-18 18:26 浏览量:7
▲文物普查人员正在“关帝庙”内勘察。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蔡颖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应普尽普,应保尽保”的普查要求,加大新发现文物调查力度,石城县文物普查人员凭借着对文物工作的满腔挚爱,认真查阅资料,走访调查,近日发现一座藏在深山数百年的“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石城县西北部的小松镇胜和村塘堘岭,距县城约50公里,与广昌、宁都交界。这里常住人口不足5人,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处处有桃花,四处没信号,处于一种失联状态。
“关帝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面积约300平方米,经历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它藏着一段不为人知跨越三个世纪的“文化墙”,有打油诗、有涂鸦的脸谱、有漂泊匠人的留言……留下最多的是戏曲节目表:光绪二十二年合顺班:十九日《珍珠塔》、廿日《福寿全》;“民国元年清和堂:季夏十七日《龙凤阁》、十八日《回龙阁》”;在光绪、宣统、民国诸多年份的戏班子节目表,从中可以看到地方采茶戏在一百多年历史中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关帝庙”,也是历史发展的风雨亭,普查人员在庙内发现了“讲革命话请进来,谈古今者赶出去”“党纪似铁,军令如山”等宣传标语。这些标语宛如一道道划破长空的闪电,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重新铺展开来。
“关帝庙”更是绘画艺术、木刻技艺的“精品展”,动植物彩绘描绘得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着色细腻,木质浮雕“莲花”图案将中国白莲之乡的元素有机融合,这些精美的彩绘、浮雕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传统建筑美学,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次发现的“关帝庙”不仅是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温馨家园,也是社会风气的精准晴雨表,更是历史发展的忠实守望者,承载着一方百姓的情感记忆与精神寄托。它的发现,让文物“回家”,不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