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宋词,写尽人间沧桑,骂遍古今官场!

发布时间:2025-03-06 05:26  浏览量:59

不读古诗,不知陆游,也不知辛弃疾!对陆游唯一的印象是那首《钗头凤》,他和唐婉的爱情,那时认为他就是个负心汉。对他没有好印象,甚至认为他和元稹一样是渣男。然而当读古诗后,才知道陆游还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永远忘不了他的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是宋朝爱国诗人,他深爱他的国家,一生希望能收复中原,能建功立业,然而他一生未能如愿,临终时还在牵挂着收复中原,一个爱国诗人,他能是坏人吗?不读古诗时,更不知辛弃疾,上学时也未曾好好学习那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来再读的时候,眼泪是忍不住流,也对辛弃疾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不仅能文,也能武,自小就忠君爱国,和陆游一样一生都在盼望收复中原,强盛宋朝。唐朝的一场安史之乱,宋朝的一场靖康之变,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北宋灭亡后北方的土地都被金人占领,南宋建立后只能在南方建立都城,苟延残喘,卑躬屈膝的活着。

当时宋朝有可以打的人,也有可以出谋划策的人,他们心怀报国之志。

然而懦弱的朝廷只知道享受眼前的欢乐富贵,不停地求和,甚至打压主战派。

当时无论是陆游,还是辛弃疾,都因为主张战而被排挤,被打压,其中还包括很多爱国者,都有心无力。

辛弃疾曾多次给出建议和策略,也很积极的想要战,可是朝廷根本就不看重他,反而将他闲置。

他被派到江西一带二十年,虽然他过着安稳,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可是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他远离朝廷,但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国家,他一辈子都想着恢复中原,只可惜他一生壮志未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心。

难以想象在无数个不眠的夜里,辛弃疾难以入眠,脑海里想着的可能是朝廷突然醒悟,将他召回征战沙场,报效国家。

可是每次梦中醒来,依然没有任何动静,所以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他喜欢美酒,经常喝得大醉,被人背回家。

这年重阳节辛弃疾在上饶隐居,想到菊花可能开了,于是带着妻子 兴致勃勃的去赏菊花。

然而当他们到达地方后才发现,菊花根本就没有盛开,辛弃疾的内心感到很失落。

而此时他想到自己被打压,仕途不得志,心情更加的不好了,于是他写下一首《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诗词译文

捂着鼻子匆匆离开这腐臭的官场。从古以来只有那酒浆甘甜醇香。

自从搬到云烟缭绕的江畔,每天听听歌看看跳舞心情是多么的舒服。

喊上老妻一起去感受美好的重阳时光。美丽的菊花却寻不到,难不成是因为故意避开这喧闹吗?

要知道必须等西风吹过来,严霜下降,那灿烂的菊花才会凌寒独放。

诗词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诗看起来很简单,写的是和妻子一起在重阳节这天去赏菊花,可是菊花没有开。

词人说菊花必须要等严寒,经历霜打才能灿烂的开放,也表明菊花傲然独立的品性。

可以感受到词人对菊花的赞赏,菊花绝世而独立,不随大流,更不与世间污秽同流合污,也展现出词人的高洁品格。

其实这首词也不只是写菊花,实际上词人在骂官场,开篇他说“掩鼻人间臭腐场”,他以犀利直白的语言对官场的腐败进行咒骂,说官场就是腐臭之地,让人不得不掩住鼻子。

“臭腐场”这三个字掷地有声,相信说出很多人的心声,表明自己对这个“臭腐场”充满嫌弃和厌恶。

词人对朝廷官场的腐败进行了严苛的讽刺和批判,词人认为与其在这泥潭中,不如去和酒香为伴。

辛弃疾虽然被闲置,身处在喧嚣之外的山水之间,有着妻儿,有着自由的生活。

他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唐朝王维最向往的,可是辛弃疾并不真正的高兴,反而心思一直在牵挂国家大事。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只能无奈的被囚禁在这惬意的生活中。

如果朝廷愿意出征攻打敌人,相信辛弃疾一定会请兵出征,放弃这安逸的田园生活。

这就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气节,他犹如那傲然绝世的菊花,灿烂而傲骨,深深的感激一生能与诗词相逢,与诗人、词人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