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在沉没!
发布时间:2025-03-13 09:11 浏览量:10
三年俄乌战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欧洲已经失去了发达国家的光环了,怎么,这么多国一起上,都还打成这个样子?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欧洲早已掉进了福利主义陷阱。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是个迷人的幻象,远看是天堂,近看是陷阱——尤其对那些还没掉进去的人。而那些已经掉进去的人?他们正在慢性中毒,只是毒药太甜了,以至于自己都没感觉到。
很多人有个荒谬的错觉,说欧洲福利制度是"文明的最高阶段"。这是他们自己的自恋,我们可千万别当真。
文明与福利,区别是什么?
文明——教你钓鱼。
你饿了?来,我教你使用鱼竿。但是学会之后,你得自己去钓。你说你不想学?那好,我可以给你一条鱼充饥,然后明天继续教你。你说你只想要鱼,不想学钓?抱歉,人类进化出大脑是为了学习的,不是为了啃老的。既然能学,为什么要依赖?
福利——没收你的鱼竿。
你会钓鱼?那太可惜了,我们这有个政策,不会钓的才能领鱼。你能自食其力?那实在遗憾,我们这有个补贴,无业才能申请。你有积蓄?那太糟糕了,我们有公屋分配,但只给那些一分钱都没攒下的人。你想奋斗?别搞笑了,奋斗会让你失去福利资格,还是躺下吧,政府会投喂你。
有个朋友跟我说,欧洲福利制度是人性的最高体现,因为它能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
在这个现实的星球上,不存在"免费的尊严"这种东西。一个人的尊严,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不是靠施舍长出来的。
残酷点说,最能摧毁"个人奋斗"的,恰恰是"政府援助"。越是"高福利、重税负"的地方,这种毒性就越强。
假设你是欧洲某国的普通公民,此刻,谁是你真正的敌人?
几乎所有同胞。
你的收入,被税收咬走了40%,因为你还在"工作",而一群人选择了不工作。他们盯着你的钱包不放!对那个把你辛苦钱分给他们的制度,感恩戴德!他们在吸你的血。
你交的税,比同等收入的美国人多一倍,比亚洲人多两倍,因为你生活在"福利乐园"里,你的劳动成果要养活整个社会的闲人。
乍看之下,似乎那些靠福利生活的人是你的天敌?
且慢,且慢。你也是人也会想:自己不会遇到困难吗?你自己不会生病养老吗?你自己不需要公共服务吗?都是白给的吗?
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就他们躺着,你就一定要站着?
就他们有资格拿福利,你没资格是吗?就他们的懒惰受保护,你的勤劳受惩罚是吗?不行,每一个人都得要。
福利制度,是个完美的陷阱呀。生活在陷阱里的人,美滋滋地想,反正不干活也有人养我,国家会兜底,法律会保障。
福利主义,纵观古今中外,无不是慢性自杀。雅典泛滥救济,城邦衰落;罗马大搞面包与马戏,帝国瓦解;欧洲全民福利,大陆沉沦。
经济规律,如同引力定律。不因地域、种族、时代、意识形态而改变丝毫。外星人搞福利,照样会破产。
欧洲的问题积重难返。他们花了几个世纪构建市场体系,却只用了几十年,就把市场机制摧毁殆尽。
摧毁的手段很多,但最致命的一击,是他们颠覆了"付出与收获的自然联系"。
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中,人的收入应该与创造的价值相匹配。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福利国家硬生生把这个原理扭曲成:多做反倒少得,少做反而多得,什么都不做倒是最划算。
让我们算笔账:
一个德国中产,年收入6万欧。缴税后只剩3.5万。这是他挥洒汗水工作2000小时换来的。平均每小时到手只有17.5欧。
而一个靠福利生活的人,什么都不干,每月能领1500欧,一年就是18000欧。如果按每天8小时"不工作"计算,他靠"职业躺平"每小时能赚7.5欧。
表面看,工作的人收入还是高一些,对吧?大错特错!
我们漏算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工作的人,每年要献祭2000小时生命。而吃福利的人,这2000小时可以随心所欲:钻研技术、经营副业、照顾家人、享受生活——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价值啊!
更别提,上班族还要花钱通勤、置办职业装、负担各种隐形成本。算上这些,工作和不工作之间的实际差距,微乎其微。
在某些情况下,找工作甚至会让一个人经济状况变差。
因为一旦你有了收入,立刻就会失去一系列福利资格。这正是为何欧洲多地就业率长期低迷——因为对许多人而言,工作简直是种经济惩罚。
福利体系就像一副镣铐,把整个社会的活力都锁死了。年轻人不敢冒险创业,反正失败了有福利垫底,何必拼命?企业不愿扩张规模,因为雇人就意味着背上沉重包袱,一旦业务下滑还面临天价赔偿。
最终,整个社会陷入一种诡异的静止:没有激烈竞争,没有创新突破,就是安安静静地腐烂。
再说说欧洲人引以为傲的医疗保障。
欧洲人老爱讽刺美国没有全民医保。但他们从不会老实交代,欧洲医疗有多拥堵低效。
需要做个CT检查?排队三个月。要看专科医生?等半年吧。急诊?先坐四小时。
这就是所谓的"人人平等医疗":每个人都平等地等待,平等地忍受病痛,平等地错过治疗时机。
有钱人怎么办?早就绕开公共系统,找私人医生去了。只有中产和穷人,被困在这个华丽的迷宫里,等待那遥遥无期的救治。
福利制度最大的讽刺在于:它宣称要保护弱者,结果却首先伤害了弱者。
强者总能找到系统漏洞,或者运用规则为己牟利。真正被福利制度拖垮的,恰恰是那些原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人——他们被诱惑放弃了奋斗,选择了依赖,最终丧失了自我提升的能力。
欧洲福利体系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它建立在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不断扩张的假设上。
简单说,福利制度是个变相传销:今天发的钱,实际上是明天的纳税人要还的。但如果明天的纳税人数量不足,或者他们创造的财富不够多,整个系统就会坍塌。
看看欧洲人口数据就明白问题多严重: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生育率只有1.3-1.5,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照此发展,半个世纪后,欧洲本土人口将萎缩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却在持续增加。
这种人口结构变化,对福利系统是灭顶之灾。过去是5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现在变成了3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未来可能是1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这样的退休金制度怎么可能持续?
欧洲人的应对方案是什么?大规模引入移民。
然而移民又带来新问题:文化冲突、社会撕裂、融合困难——这些问题不是靠发更多福利就能解决的。事实上,过度慷慨的福利反而阻碍了移民融入主流社会,因为他们可以不学语言、不用工作,仍能靠福利生存。
这就是福利国家的死结:福利制度导致生育率暴跌,低生育率加剧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使福利负担不可持续,于是大量引入移民,移民带来新社会问题,又用更多福利应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循环往复,直至崩溃。
欧洲是当今发达地区中,前景最暗淡的一个。
只有新兴经济体的年轻人,内心却仍然燃烧着欲望。在印度、在越南、在印尼。
历史告诉我们,福利主义的结局从未改变。
古罗马晚期,为了安抚躁动的群众,政府大量发放免费粮食和举办竞技表演。结果如何?财政崩溃,货币贬值,帝国分崩离析。
苏联的福利更加豪华: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保障就业、廉价住房......结果呢?生产力低下,物资短缺,体系最终解体。
欧洲如今正在复制同样的错误,只是包装更精致。他们不是直接发面包,而是发"食品券";不是强制就业,而是补贴失业。
本质上,都是同一个逻辑:牺牲效率,换取短期稳定。
但这种稳定是假象,是以牺牲未来换取的。
福利体系最大的恶,在于它扭曲了人的价值取向。它让人以为,生存是一种权利,而非一种责任;它让人相信,索取是理所当然的,而贡献则是可有可无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激励人们创造价值,而非争夺价值。应奖励勤劳与创新,而非懒惰与保守。应保障产权与契约,而非无限征税与再分配。
欧洲的福利主义,恰恰背离了这些准则。它不是在建设更公平的社会,而是在制造一个更加平庸、更加脆弱、更加不可持续的社会。
福利主义这条死胡同,欧洲走得最远,日本紧跟其后,美国在一旁徘徊。一些新兴经济体正在往里冲。
希望人类能从历史悲剧中吸取教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复制那些已经证明失败的模式。
宇宙中没有免费午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创造才能持续。
这不是什么冷血的资本逻辑,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不是公民不工作也能过得好,而是公民通过工作能过得越来越好。
公号:古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