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平均寿命差距断崖:日本84岁、美国78岁,中国令人意外

发布时间:2025-03-12 17:24  浏览量:10

不久前,联合国人类发展署公布了,2024年的全球各国人均预期寿命。

不出意外的,日本时隔一年后,又以84.8岁的数据,重夺全球榜一。

可紧跟其后的,居然不再是传统的北欧发达国家,反而是亚洲的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

同时,被誉为“民主灯塔”的美国,也是罕见的排名持续滑落,甚至连前10的位置都能没保住。

那么,我们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又是个什么水准呢?而中美日三国出现明显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说起日本人的长寿,那可不是随便吹的。

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百岁老人的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6,510人,其中女性占比,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三。

可更令人惊讶的是,日本的冲绳县曾经长时间保持了,世界长寿之最的记录。

这里百岁老人的比例高达34.85/10万,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那么,日本冲绳人长寿的秘诀,究竟靠什么呢?

原来,饮食习惯就是冲绳人长寿的,最重要因素。

他们的饮食以当地种植的紫薯、苦瓜等蔬菜为主,还经常食用豆腐、海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同时,他们严格奉行“吃到八分饱”的原则,每顿饭都吃得清淡而营养。

此外,冲绳人还喜欢喝一种名为“Sanpin茶”的饮料,而这种茶富含儿茶素,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

当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日本人长寿,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日本,骑自行车和步行,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

有统计显示,超过40%的日本上班族,会选择步行或骑车上班。

就连当地的老年人也常常不甘示弱,他们通常喜欢在公园里锻炼身体、跳广场舞,并时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只不过,长寿也给日本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日本国内的养老问题,也是日益突出。

目前,日本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8%。并且预计到206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38%。

而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日本政府也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比如延长退休年龄,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等。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拥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豪华的医疗设施。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人去年的平均寿命,却连79岁都不到。

而这一数据,放到整个发达国家中,也几乎快成了垫底的存在。

那么,5年之前美国,还能牢牢占据前列位置,咋突然间就滑坡至此了呢?

事实上,2020年爆发的那场新冠疫情中,美国绝对算是全球范围内的重灾区。

截至目前,美国因新冠死亡的人数,早已经超过了100万。

而整个疫情期间,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直接骤降了2.7岁,也是创下了百年来的最大降幅。

只不过,美国的健康危机,可绝不仅限于疫情这一档子事。

枪支泛滥、毒品横行、肥胖盛行……这些社会顽疾,全都正在侵蚀着,美国人的身心健康。

2022年,美国共发生了,647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4.4万多人伤亡。

而在毒品问题上,芬太尼等合成阿片类药物的滥用,也每年导致数万人丧生。

至于肥胖问题,美国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有数据统计,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均属于医学范畴上的肥胖。

与此同时,高昂的医疗费用,也让许多美国人望而却步。

据统计,2021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高达1.2万美元,是排名第二的瑞士的2.5倍。

但讽刺的是,美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美国有超过4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许多贫困人口和少数族裔,是很难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而这一切的一切,全都促成了,美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下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

彼时,战争、饥荒、瘟疫交相肆虐,全国人民的基本生存,都成了大问题。

但是,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在2024年达到了78.6岁,力压美国一名,正式跻身到了世界“长寿俱乐部”。

这其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属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农村和城市居民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也分别达到了70%和80%。

与此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也在不断优化。

通过推行分级诊疗、建设医联体等措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当然除了看病,中国人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政府的号召下,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从公园到广场,从街头到巷尾,处处都能看到锻炼身体的人们。

另外,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也为中国人的健康,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医讲究的就是“治未病”,注重养生保健,而这与现代健康理念恰恰不谋而合。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快速推进,让更多百姓受益。

总的来说,中国能让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如此大的跨越进步,真的善莫大焉。

纵观中美日三国,影响国民健康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公平问题。

众所周知,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对缩小健康差距至关重要。

而政府也应切实履行责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再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健康。

不健康的饮食、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是慢性病的“帮凶”。

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就需要从娃娃抓起,打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自然大有裨益。

还有就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引领,同样不可或缺。

崇尚集体主义,提倡互助友爱,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有助于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养生智慧,吸收现代健康理念,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将助推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

后记

纵览古今,展望未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长寿之路,任重道远,我们要博采众长,吸取各国的长寿优点,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这才是最现实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身边长寿之人,有啥生活习惯和妙招么?

参考资料

2024-09-07,观察者网,《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说明不了什么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