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河壮志,品珠玑妙语——拜读马振凯教授《梦翔集》

发布时间:2025-03-11 14:28  浏览量:11

马振凯,齐鲁师范学院研究馆员,图书馆原馆长。原籍阳信,1952年出生于济南,长于宁阳,1968年初中毕业于泰安三中,同年入宁阳酒厂当学徒工。1969年底参军,任空军雷达六团十七连报务员,复员后在宁阳电厂工作。197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共泰安地委党史办公室,1984年调山东教育学院(即今齐鲁师范学院)工作,2012年退休。

莺啼序·墨韵流芳,永传尺素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翻阅《梦翔》韵卷,品珠玑妙语。数十载、心路留痕,尽付诗海凝著。忆初起、军营岁月,青春热血情难住。写山河壮志,板报墨香轻诉。

工厂时光,汗水洒落,看诗风小悟。校园里、名著深研,也曾随韵寻路。慕西潮、倾心探索,虽遗憾、师言辜负。却终然,学养渐丰,韵成佳处。

古体新篇,韵脚慢捻,仄平皆有度。更喜那、晚年闲逸,聚会欢颜,揽胜山川,意悠情笃。词章唱和,微群添趣,夕阳焕彩诗心醉,笔端柔、尽把风光赋。人生小结,留将岁月珍藏,任由读者评估。

气情韵趣,尽在行间,叹匠心独苦。展卷处、豪情回荡,厚意绵绵,妙语惊奇,景含深悟。家国念切,师生情重,同窗战友常萦梦,忆流年、点滴皆成句。遥思过往风华,墨韵流芳,永传尺素。

兰陵王·词章诉心臆,看正气浩然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墨香逸。诗韵悠悠梦织。开书卷、情韵纵横,岁月留痕笔端溢。人生故事密。凝忆。青春影密。从戎路、工厂旧章,大学时光韵凝积。

词章诉心臆。看正气浩然,情志难匿。山河踏遍情思寄。怀战友兄弟,师生情谊,同窗欢聚意未已。挚情满笺纸。

幽思。韵如醴。叹意象勾连,联想奇丽。题诗照画才情异。见趣意横生,妙言凝萃。诗成馀味,绕梁处,韵不逝。

贺新郎·情浓意切,趣盈心腑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梦绕诗魂处。忆征程、风云跌宕,韵留佳赋。军旅青春豪情涌,工厂时光亦酷。更喜那、校园章句。岁月悠悠情无尽,看人生、起落皆成趣。家国念,笔端聚。

雅正醇厚真风度。气浩然、情浓意切,趣盈心腑。韵里乾坤千秋事,尽把沧桑细诉。任风雨、痴心难负。百态千姿诗中绘,叹才高、妙笔生花处。集雅韵,梦翔翥。

望海潮·豪气流丹,深情溢彩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词林瑰宝,诗坛新萃,《梦翔集》绽华光。豪气流丹,深情溢彩,佳篇妙韵悠长。军旅忆征航。板报留诗迹,青涩何妨。赤子初心,激昂文字诉衷肠。

工厂岁月留香。有工情世相,意厚情彰。学府探骊,门逐梦,也曾韵海徜徉。格律渐精良。纪游多胜景,逸兴翔。趣满行间,韵馀言外品芬芳。

采桑子·气畅情真韵味长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似见诗心逐梦翔,满纸华章。满纸华章,气畅情真韵味长。

历经岁月诗魂铸,笔底流芳。笔底流芳,时代心声岁月藏。

六州歌头·景情皆妙,意韵无双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诗坛妙韵,梦翔集华章。军旅壮,工厂忙,学府昂。韵悠长。忆昔青春浪,板报上,初露芒,平仄忘,情却旺,意飞扬。部队生涯,热血豪情漾,家国牵肠。看庆八一颂,战士志如钢。雷达瞻望,韵铿锵。

至工厂间,生活广,情丝荡,赋新章。离别伤,聚首望,意未央,韵流芳。岁月匆匆往,学诗忙,韵初尝。中外赏,视野敞,韵悠扬。格律精研,古体新风创,晚岁豪放。赞景情皆妙,趣意韵无双。梦绕诗乡。

摸鱼儿·景情相顾,意趣悠长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看诗章、梦翔成册,半生情韵凝处。从戎工厂青春记,平仄韵中留住。心所悟,笔底起、浩然正气如潮怒。战情亲故,尽化作诗魂,浓情厚意,读罢意难负。

大学路,汲取中西妙语,也曾随韵新步。古音今调皆尝试,岁月酿成诗露。思韵趣,意象里、寻常事物翻新句。景情相顾,让意趣悠长,馀音袅袅,佳韵共君悟。

五古·言近旨远,醇美耐摩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

赵序称其诗,气情韵趣兼。

少小戍边日,板报起诗缘。

复员入电业,诗风渐变迁。

高考启心智,齐鲁结文贤。

中年归古调,平仄手自镌。

退休游山水,微信结诗联。

.

诗风曰气骨,磊落贯华年。

陆翁言养气,虹霓吐胸间。

同窗知耿介,家国系心弦。

戎马抒慷慨,校园亦浩然。

古风多正声,新诗亦昭然。

根扎传统文,耿介自承传。

.

诗风曰情真,肝胆照人寰。

战友情似火,师生泪涌泉。

同窗挥斥处,亲友挂肠牵。

咏物皆含泪,感人肺腑煎。

大学倡文社,己未结群贤。

六十春秋过,鬓白忆华年。

.

诗风曰趣妙,意象巧相连。

题画通今古,带钩究本源。

细微藏天地,寻常见奇玄。

信手拈佳句,会心一笑然。

研究助诗思,钩沉启妙诠。

学术融诗境,趣味自超然。

.

诗风曰韵长,纪游得真诠。

虚实相生处,留白意绵绵。

起承转合妙,落句有馀妍。

言近而旨远,醇美耐摩研。

历下赵公序,推许有精编。

徐黄今称赞,拇指竖连连。

.

带钩探幽赜,校徽继前贤。

小物藏大学,学术助诗肩。

散文含雅韵,诗词馥若兰。

先生真本色,学人与诗仙。

《梦翔》四十载,嘤鸣结善缘。

愿君多健笔,续写夕阳篇。

七古·气含正大丹心耀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同乡佳作付梨枣,展卷如逢故旧交。

往昔音容心底绕,青春岁月眼前飘。

军营热血豪情涌,工厂劳形壮志昭。

学府深研诗韵妙,半生淬炼墨香飘。

气含正大丹心耀,情满篇章意韵韶。

趣意横生添妙趣,韵留馀味品清寥。

从戎边塞星辰照,发电炉旁岁月遥。

学府求知才思敏,杏坛育德品调高。

诗成一卷留佳话,笔落千言颂俊髦。

岁月如流情愈笃,华章焕彩颂今朝。

新诗·闪烁着时代与心灵的光影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

在诗的原野,我邂逅《梦翔集》

如遇一片蓬勃的思想丛林

每一首诗,都是一棵独特的树

枝叶间闪烁着时代与心灵的光影

.

初读部队诗篇,似闻号角声声

年轻的笔触,写满赤诚与激情

当年板报的嫩迹,却饱含着热烈

那是青春在战火馀光里的奔腾

.

工厂岁月的诗,多了生活的厚重

情感与汗水,融入每一行字中

从机器的轰鸣,到内心的波澜

见证着成长,也沉淀着感动

.

大学时光,是诗的蜕变旅程

受中外名著滋养,诗风开始灵动

虽有对西方现代派的懵懂追逐

却也在探索中,找寻着自我的梦

.

毕业后的诗作,更具成熟韵味

古体诗词里,藏着岁月的智慧

山水间的游历,生活中的感悟

都化作诗韵,在时光里回味

.

诗集中的每一首,都是生活切片

从个人的小世界,到时代的大变迁

气、情、趣、韵,交织成诗的盛宴

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诗篇

.

读罢掩卷,心中满是感慨

这不仅是诗集,更是人生的记载

马先生用诗,丈量着生活的长度

也让我们,在诗中找到共鸣的存在

十一

散文诗·用文字编织的时光胶囊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在某个清晨,我触摸到了这本诗集的棱线。那些被岁月打磨的文字,像带钩上的青铜纹路,在指腹间流淌出千年的光。赵润田先生的序言如晨钟,撞开了四十载的时光隧道——那个在雷达站黑板报前写诗的青年,正捧着褪色的笔记本,让青春的雷电在纸页间炸响。

他将山河装入胸腔,让雷电淬炼风骨。无论是广西丛林的军号,还是泰山脚下的书声,都化作诗行里的浩然之气。那些写在钢板蜡纸上的诗句,带着油墨未干的温度,在岁月的褶皱里生长成劲松的年轮。赵序里说“气塞天地”,我看见他用文字为祖国丈量山河,每一笔都蘸着热血,在时代的宣纸上洇开大写的人字。

读他的情诗,总听见军号在耳畔回响。战友情是边关的篝火,在《思秦兆顺战友》里噼啪作响;师生情是春蚕未尽的丝,在《招魂一章》里织就师德的经纬。那些写在信笺上的思念,被岁月酿成桃花潭水,在《致张力战友》的字里行间泛起涟漪。他用诗心缝补时光的裂痕,让每个字都带着体温,在读者的掌纹里生根发芽。

最动人的是他的趣。题画诗里的山水,在《题箭扣长城摄影》中长出翅膀;带钩研究的枯燥,在《腰带上的艺术》里化作蝴蝶的标本。他像个技艺高超的棋手,将日月星辰纳入方寸棋盘,让《游黄山歌》里的云海翻涌成智慧的浪花。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妙语,实则是四十年积淀的珍珠,在《七律·题红叶谷旅游照》的字缝间闪烁着狡黠的光。

晚年的诗行愈发通透,像大明湖的晨雾,在《七律·大明湖晨曦》中缓缓散开。他懂得留白的艺术,让《菩萨蛮· 济南高架桥夕照》的残阳在钢筋丛林间流淌成诗。那些写在退休后的游记,将山水化作水墨,在《五律·游张家界(二首)》的平仄间勾勒出人生的况味。赵序说“韵外之致”,我看见他将沧桑化作月光,在《七律·济南大霾》的隐喻里照见时代的真相。

合上诗集时,窗外正飘着细雨。那些沉睡在抽屉里的诗稿,终于在这个春天破茧成蝶。它们带着雷达站的硝烟、工厂的铁屑、大学的书香,在《梦翔集》里凝结成琥珀。当我们摩挲这些文字,不仅触摸到一个诗人的心跳,更听见一代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沉吟与呐喊。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诗集,而是用文字编织的时光胶囊,封存着四十年的家国情怀,在每个翻开它的夜晚,化作天边永不坠落的星辰。

十二

散文诗·用文字编织的时光胶囊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徐传武

马振凯先生《梦翔集》行世,如凤鸣高岗,龙翔碧落,其气、其情、其趣、其韵,皆可圈可点,堪称当代诗坛之翘楚。先生诗之气,如昆仑雪水,浩浩汤汤。少怀壮志,投笔从戎,雷达哨所,板报抒怀。及入大学,广涉群书,西学东渐,眼界大开。然其气不坠,耿介依然,无论是纪游山水,或是赠答友朋,字里行间,皆见浩然正气。赵润田会长序中所谓“气塞天地,吐成虹霓”,信非虚言。

先生诗,若钱塘潮汐,澎湃汹涌。有家国之忧,如《庆八一》之慷慨;有战友之谊,如《思秦兆顺》之缠绵;有师生之恩,如《招魂一章》之哀婉;有同窗之乐,如《己未》创刊之激扬。其情或豪放如《大干一百天》,或婉约如《春雨沙沙》,皆发乎肺腑,感人至深。尤善以景结情,如《新月遐思》之空灵,《济南大霾》之讽喻,令人回味无穷。

先生诗,似灵泉活水,妙趣横生。题照题画,信手拈来,如《箭扣长城》之雄浑,《新安江油菜花》之明丽,皆能化景物为情思。其研究带钩之专著,可见考据之精;而诗词之中,亦见学识之厚。如《七律·读 》之厚重,《长相思五阕·雾霾来袭戏作》之幽默,皆趣中有理,理中有趣。

先生诗,若空谷幽兰,清香四溢。晚年之作,尤得此中三昧。纪游山水,如《游黄山歌》之飘逸;赠答友朋,如《七律·赠牟广丰》之醇厚。其诗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如《五律·校庆感愿》之庄重,《七绝·题明湖晚景》之灵动,皆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马先生《梦翔集》,先诗风几经嬗变:军旅之诗,质朴刚健;工厂之作,深沉厚重;大学期间,兼收并蓄;退休之后,返璞归真。马先生不仅诗才横溢,且学术精深。《腰带上的艺术——带钩考识》开一代先河,“民国校徽只辑研”,续文明薪火。其散文亦渗透着学术雅韵,诗词更流淌着文化血脉。“先生本色是诗人”,更是学人也!

马先生四十年诗路漫漫,从青涩少年到两鬓染霜,《梦翔集》非止个人心史,更是时代华章。愿先生笔耕不辍,再谱新篇,如鲲鹏展翅,翱翔于诗词之苍穹!

十三

莺啼序·古今融汇,意境新出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拜读马君诗集,似清风满路。细品味、诗海扬帆,岁月痕迹凝注。忆军旅、青春热血,豪情化作铿锵句。写豪情壮志,篇篇尽含英武。

曾为工人,劳作感悟,把生活细数。那情韵、真挚深沉,颂山河与人物。念伟人、哀思深切,望前路、心怀期许。写人生,点滴时光,墨香留驻。

庠序深造,诗海扬帆,古今佳作悟。韵律里、古今融汇,意境新出,字句斟酌,匠心独苦。或吟风月,或思家国,诗心一片同云远,任翱翔、梦在蓝天处。推敲字句,行间尽显风流,韵中更含情愫。

生涯此后,岁月悠然,看山川信步。每纪游、景情相付。妙趣横生,意象交融,韵长意笃。长歌短调,皆成佳构,气清情厚真意满,读来间、心被深深触。遥思过往今朝,一卷珍藏,韵传千古。

十四

兰陵王·古今融汇,意境新出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韵声澈,翻阅《梦翔》意惬。诗行里,情韵万千,气贯长虹墨香洌。篇章记岁月。欣悦,人生履辙。从军旅,工厂校园,心路悠悠韵犹绝。

豪情未曾灭。念报国忧民,肝胆昭揭。词章皆显男儿血。看战友情厚,师生恩重,同窗亲友情意切。挚诚动心魄。

情切,趣难竭。妙句韵中藏,联想奇崛。寻常物象灵光烨。任思绪驰骋,意趣欢悦。凭栏凝目,景焕彩,梦似蝶。

十五

贺新郎·意象勾连呈奇景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展卷诗章妙。忆同窗、才情初显,韵魂萦绕。军旅青春豪情涌,笔底风云漫扫。看岁月、诗心未老。工厂时光情亦厚,写人间、烟火皆成调。情与气,韵中绕。

大学启智开新道。逐思潮、也曾跌宕,意随心耀。此后人生多感悟,山水人文入稿。更有那、趣言精巧。意象勾连呈奇景,让读者、沉醉知多少。真雅作,梦翔好。

十六

望海潮·豪气贯虹,真情似海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诗坛新韵,《梦翔》初展,华章璀璨交加。豪气贯虹,真情似海,篇篇尽显风华。耿介志无差。忆军旅工厂,意气堪嘉。岁月留痕,昔时板报绽诗花。

同窗战友情赊。念师恩似岳,谊厚如涯。题画趣浓,纪游韵雅,空灵妙笔生霞。意远境尤佳。看句工辞美,格调清嘉。一卷心香,付与时代绽奇葩。

十七

采桑子·情趣堪珍,雅韵常存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诗坛喜见《梦翔集》,情趣堪珍。情趣堪珍,妙笔佳篇意万钧。

人生轨迹诗中现,雅韵常存。雅韵常存,一卷清词醉客心。

十八

六州歌头·意象随心漾,岁月赋词章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诗坛梦旅,彩翼韵中翔。思过往,情千丈,忆悠长。墨凝香。集内华章绽,兵营唱,工厂望,黉门浪,职场闯,韵流芳。气正情真,耿介丹心亮,浩渺汪洋。叹风云笔下,岁月蕴诗行。趣意悠长,韵悠扬。

念军中壮,豪情荡,家国想,志高昂。工厂巷,书声朗,梦飞翔。韵铿锵。看世间炎凉,忧民恙,愤贪狼。亲谊广,师恩长,友情彰。百态千姿,意象随心漾,妙语无双。赞精工诗艺,岁月赋词章。永绽光芒。

十九

摸鱼儿·雅韵悠长,气清情厚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对诗章、马君诗卷,清词佳韵凝处。半生踪迹皆留墨,岁月影痕堪数。情满腑。看气正、浩然一脉凭君赋。意深如缕。念往昔从戎,青春热血,笔下尽英武。

工厂事,亦入诗行记取。生活点滴堪诉。校园数载才情展,字句每含思悟。游历路。更韵致、山川胜景皆成趣。意长情笃。叹雅韵悠长,气清情厚,诗海耀星炬。

二十

五古·诗格即人格,浩然贯虹霓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

齐鲁多才俊,马君擅文辞。

四秩磨诗砚,《梦翔》展素志。

肝胆照日月,耿介承古祠。

戎马嘶风烈,校园诵月迟。

笔底涌江河,家国系念兹。

诗格即人格,浩然贯虹霓。

.

血泪凝成句,沧桑化作丝。

战友情切切,师恩意迟迟。

赵序开宗义,气情韵趣驰。

同梓共灯火,亲故隔云泥。

万物皆入画,哀乐动神祇。

会心在毫末,妙手织璇玑。

.

题照生奇趣,虚实两相宜。

推敲三十载,一字千钧移。

晚岁得真意,云山入妙词。

纪游穷胜景,留白启遐思。

落句响金玉,清音绕梁馀。

醇厚如陈酿,愈品愈神怡。

.

少作虽青涩,豪情寄远思。

板报锋初露,青春尚可忆。

大学承文脉,熔炉尽中西。

师教未能忘,悔悟鬓已丝。

带钩寻史脉,意象破藩篱。

古体出新韵,平仄任驱驰。

.

何必拘宫商,辞达意自已。

微信连天下,诗心老更痴。

带钩证往史,校徽启新题。

小物藏天地,大匠运神机。

期君再挥笔,钩沉续传奇。

诗心同永夜,明月照清池。

二十一

七古·虚实相生留妙境,馀音袅袅使人迷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马君诗集今付梓,展卷如逢旧相知。

诗韵悠悠情韵厚,墨香袅袅意香驰。

气含浩渺山河志,青春热血入词诗。

趣意横生添妙味,韵留馀响动心池。

昔年黉舍同追梦,数载军营共守持。

工厂时光书印记,杏坛岁月赋歌辞。

诗中诸般皆备齐,气情趣味韵兼持。

韵含言外无穷意,景寄情中人醉痴。

虚实相生留妙境,馀音袅袅使人迷。

正气浩然心底起,家国情怀意未已。

半生笔底风云聚,一路行程意更驰。

读罢华章多喟叹,遥期佳作再扬旗。

二十二

七古·虚实相生留妙境,馀音袅袅使人迷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马君诗词墨流芳,岁月长歌梦远航。

部队豪情凝笔底,工厂壮志入诗囊。

校园逐梦才情显,岗位抒怀意气昂。

一卷珠玑藏雅意,千秋韵味颂华章。

诗韵悠长岁月藏,马君佳作绽华光。

当年青春情似火,而今白发诗意长。

气贯长虹情韵厚,趣含妙理韵流芳。

半生经历诗中现,一卷《梦翔》岁月彰。

二十三

新诗·吐纳风云,震荡心肺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

翻开马先生的《梦翔集》,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

似是开启了一扇通往岁月深处的门,

诗中的世界,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诗里的气,是浩然的风,

从悠悠岁月吹来,带着炽热的温度。

不管是戎马生涯的壮志,还是校园里的意气,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股正气的磅礴。

.

情,是诗中的潺潺溪流,

或奔腾,或婉约,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爱国情,如燃烧的火焰,照亮时代的征程;

战友情,似磐石,历经岁月,坚不可摧;

师生情、同窗情、亲友情,

交织成一张温暖的网,将世间美好紧紧包裹。

诗人以深情为笔,描绘万物,

让每一个意象,都饱含情感,触动人心。

.

趣,是诗中的灵动音符,

跳跃在联想与知性的琴弦上。

题照题画诗里,妙趣横生,

寻常物象,在诗人笔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那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是长久思索与积累的馈赠,

不经意间的妙语,让诗充满活力,意趣无穷。

它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厚土,在风雨中坚挺。

.

韵,是诗中的悠悠馀音,

纪游之作里,尽显言外之旨。

虚实相生,物象灵动,不被束缚,

取舍之间,尽显分寸与智慧。

入笔与收束,皆恰到好处,

馀韵在心头回荡,让人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展现着诗人的赤子之心,

让每一首诗,都充满力量,震撼灵魂。

.

从部队的青涩起步,到工厂的生活沉淀,

从大学的探索追寻,到工作后的感悟思考,

诗集串联起诗人的人生轨迹,

也是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它记录着成长,承载着情感,

是诗人与时代的对话,

是岁月深处,最珍贵的回响。

皆能吐纳风云,震荡心肺。

二十四

散文诗·四十年心血所凝,八万里风云入怀

——拜读马振凯先生《梦翔集》

作者:黄海莲

夫诗者,心之声也,情之韵也。马振凯先生《梦翔集》者,四十年心血所凝,八万里风云入怀。其气也,如昆仑雪峙,黄河浪奔;其情也,若春蚕蜡炬,夜雨青灯;其趣也,似灵泉漱石,云雀穿林;其韵也,犹寒梅映月,古瑟鸣秋。诚所谓气贯长虹,情融江海,趣通天地,韵绕梁尘者也。

观其气格,源于性灵。先生少膺戎旅,戍边南国,雷达虽小而胸怀天下,板报虽简而笔走龙蛇。及乎弱冠负笈,历下寻诗,已具家国情怀。后执教杏坛,笔耕不辍,退而优游,壮心未已。故其诗中,或见金戈铁马之声,或闻青衿吟咏之雅,或含桑榆唱晚之慨。赵润田序云:“耿介之气,沛然莫御。”信然!如《空雷战士的心》之刚健,《七律·突想陶潜》之冲淡,皆见性灵之光。

至于情致,尤为深挚。战友情如松竹耐寒,师生谊似兰桂留香,同窗契若金兰相照,亲友情同手足连心。更有《招魂一章》悼恩师,《清平乐·夸姐》赞姊悌,皆以赤子之心,写人间至情。昔者大学结社,己未留痕,今日诗成,恍若昨梦。赵公所评:“以深情之心待世,推爱及于万物。”斯言得之。观《游黄山歌》之奇崛,《渔家傲·济南大霾》之讽喻,莫不情动于中,形诸笔墨。

至若意趣,妙在机锋。先生善观微知著,小中见大。带钩研究,穷两千年形制;校徽收藏,汇百载间风流。故其题照题画之作,往往化静为动,点铁成金。如《七绝·题箭扣长城》之雄奇,《十四行诗·题红叶谷郁金香》之秾丽,皆以意象勾连,生无穷之趣。赵序所谓“超常连接,妙语横生”,洵非虚誉。

而论韵味,尤见匠心。先生后期纪游之作,深得唐贤三昧。《七律·凤凰古城》之幽远,《水调歌头·遥望黄石寨》之清空,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其章法开合有度,起承转合间,常有弦外之音。如《七律·济南大霾》以调侃写沉痛,《口罩颂》以戏谑砭时弊,皆馀韵悠长,耐人寻味。赵公所赞“言近意远,经得住时光淘洗”,殆谓此也。

综观全集,自部队之青涩,至晚岁之醇厚,诗风数变而赤忱不改。先生尝云:“诗以言志,不为格律所拘。”故其古体多用今韵,近体偶破平仄,然辞不害意,自成高格。此正合“文章合为时而著”之旨,亦见诗人与时俱进之襟怀。

嗟夫!四十年诗路漫漫,半世纪风雨兼程。《梦翔集》者,非独个人心史,亦时代镜像也。赵序所谓“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更属于这个时代”,诚哉斯言!愿先生笔耕不辍,再谱新章,正如其诗所云:“天空无际任飞鸣,老骥犹存万里情。”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