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有什么高血压?中医称其为眩晕病,病因在肝

发布时间:2025-01-22 01:36  浏览量:18

大家好,我是岐黄中医彭杰,作为一名中医,每天在诊室里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也听过不少老一辈中医的看诊故事,越发觉得中医这门学问博大精深。

有天我下了门诊,闲来无事翻起医书,读到古代医家对今天的所谓“高血压”病症的见解,又一次惊叹中医看病的智慧。古代哪有什么高血压?血压计都没有,咱们中医一直叫它“眩晕病”,在中医理论里,这病主要根源在肝上。

肝主疏泄,要是肝火太旺,疏泄失常,气血上涌,人可不就容易头晕目眩嘛。而且肝火扰心,心情就容易急躁,肝火灼伤津液,还会口苦口干。

前阵子,我有一个患者,一进诊室就唉声叹气。他说最近这日子可太难受了,天天口苦口干得厉害,脑袋晕乎乎的,看东西都像在转圈,心情也急躁得很,一点小事就能让他大发雷霆,工作生活一团糟。我仔细给他把了脉,又看了舌苔,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结合他的症状,妥妥的肝火上炎之证。

我当下就想到了名医刘渡舟的三草降压汤,这方子可是调理此类病症的良方。我跟患者说,你取白芍 10 克,能养血柔肝,制衡肝火;益母草 10 克,活血化瘀,让气血通畅;夏枯草 10 克,清肝泻火,把您体内这股子邪火给压下去;再加上龙胆草、炙甘草各 5 克,龙胆草苦寒泻火,炙甘草调和诸药,一起煮水喝,患者于是开方回去调养。

过了一段时间,患者兴高采烈地又来找我,一进门就说:“大夫,您这方子可太神了!我喝了没几天,口苦口干的感觉就减轻了好多,头也没那么晕了,心情都跟着平静下来了,工作效率都提高了。”我也很欣慰,又根据他当下的情况,在原方基础上略作加减,让他继续服用几个月巩固巩固。之后随访了大半年,患者的症状都没有反复,他还专门给我送了锦旗,说我是妙手回春。

其实中医就是这样,透过表象看本质,依据人体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来调理身体的平衡。这三草降压汤,就是利用中药的特性,清泻肝火,降逆气,专门帮咱们调理血压高的问题。要是身边有类似困扰的朋友,不妨试试,说不定也能有意外之喜呢。

不过在这里,我还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中医毕竟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如果患者有不适,我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请您的主治医师为您面诊,不可千篇一律、万人一方。

我是重庆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彭杰,潜心研究古今中医典籍,精于舌诊脉诊,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中医疑难杂症,尤其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男科疾病、妇科疾病、焦虑、失眠、亚健康等问题。如果你也有中医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