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了 100 位寒门子弟,他们都看不上助学贷款,原来这么想的

发布时间:2025-01-10 06:54  浏览量:1

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高中,我遇到了李华。他家境贫寒,父母靠着几亩薄田和打零工供他读书。学校里,助学贷款的宣传海报贴了又贴,可李华每次都只是匆匆瞥一眼,便转身离开。我不禁好奇,忍不住问他:“李华,为什么你不考虑助学贷款呢?这可能会帮你解决不少难题。”李华低下头,眼神有些倔强,他轻声说:“老师,我不想还没开始真正的人生,就背上债务,感觉这样像是被束缚住了。而且,我相信自己有能力靠双手挣来学费和生活费,不想依赖这个。”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深入探寻寒门子弟对助学贷款的真实想法。于是,我踏上了一段旅程,陆续采访了 100 位寒门子弟,而他们的想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许多寒门子弟有着强烈的自尊,这自尊如同他们内心深处的一道壁垒。就像小王,他来自山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几公里山路去学校。当谈到助学贷款时,他眼神坚定地说:“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是因为穷才需要贷款读书,我不想被特殊看待。我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去做兼职、拿奖学金,也不愿意走贷款这条路。”这种自尊,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他们害怕因贷款而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害怕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从心理角度来看,这背后是对自我价值的执着坚守。他们潜意识里认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学费问题,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正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人都有追求优越的本能,寒门子弟试图通过不依赖助学贷款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他们渴望在经济困境中依然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小吴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的父母常年患病,家庭负债累累,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当周围人都劝他申请助学贷款时,他却拒绝了。他说:“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难走,但如果现在就选择了贷款,我怕自己会习惯于依赖外界帮助,而失去了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我想逼自己一把,看看在没有这根‘拐杖’的情况下,我能走多远。”这种“自断后路”的想法,看似冒险,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心理动力。

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这是他们内心“超我”的一种体现。“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追求完美和高尚,这些寒门子弟的“超我”不允许他们轻易接受贷款这种“嗟来之食”,而是督促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在艰难的求学之路上锤炼自己的意志,实现人格的升华。

古今中外,不乏这样在困境中拒绝“轻易援助”而成功的例子。比如匡衡,凿壁偷光,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读书,没有因为贫困而寻求特殊的资助渠道,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名相。在国外,像林肯,出身贫寒,通过不断地自我奋斗,从底层一步步崛起,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依赖他人的经济援助,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改变命运。这些例子都成为了寒门子弟内心的精神支柱,让他们坚信自己也能像先辈们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跨越贫困的鸿沟。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想法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寒门子弟可能因拒绝助学贷款而陷入过度劳累的状态,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比如小张,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同时打几份工,导致上课打瞌睡,成绩下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在自我认知和环境适应方面出现了失衡。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合理的帮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而不是软弱的表现。

对于寒门子弟看不上助学贷款这一现象,社会和家庭也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对助学贷款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不仅仅是宣传贷款的申请流程,更要让学生明白贷款是一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投资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一种负担。家庭方面,父母可以与孩子坦诚地交流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对未来的规划,让孩子明白在困难面前接受适当的帮助并不丢人,关键是要有一颗感恩和进取的心。

寒门子弟对助学贷款的这种态度,是他们复杂心理世界的一种折射。我们既要尊重他们内心的自尊和追求自我价值的渴望,也要帮助他们理性地看待助学贷款等外界支持,引导他们在困境中找到一条既不失去自我又能稳步前行的道路,让每一位寒门子弟都能在逐梦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凭借着知识和努力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