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药师丨“漏笼”:极具药用价值的宝藏中药

发布时间:2025-01-09 22:34  浏览量:3

“是疮不是疮,吃点漏笼汤”的顺口溜广为流传,漏笼是黄蜀葵花的别称,可见黄蜀葵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黄蜀葵花又名黄葵,侧金盏、秋葵,棉花葵、溪麻、野芙蓉、金花捷报、水棉花、野甲花,是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的干燥花冠晾晒制品。

黄蜀葵花,叶片八裂,花朵色如黄金,因此在古人笔下,有“名花八叶嫩黄金”的美誉,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采摘期多为夏秋两季,生长地大多为山谷间的草丛、田边或是路边矮小灌木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

该药初次记载于北宋《嘉佑本草》中,“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痉者,作未敷。”历代医籍对黄蜀葵花记载并不鲜见,《本草纲目》中记载“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在《普济方》中的独圣散治沙石淋痛;《本草蒙筌》谓“疗淋涩水肿。”《古今图书集成》载其治“小儿木舌、鼻衄不止”,《奇效良方》与石榴花一道被称为“诸血通治方”。记载最多的是治疗“恶疮”、“痈疽”、“疮肿”、“汤火疮烂”、“痔漏”, 在《证类本草》被称为疮家要药。

可见,在中国古代黄蜀葵花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黄蜀葵花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可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用于治疗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

具体来说,黄蜀葵花有以下功效:

1

利尿通淋

《圣济总录》中记载黄蜀葵花一两,炒为末,称之为独圣散,用于治辽沙石淋痛。

2

活血止血

《产宝鉴》中记载用黄葵花焙研末,熟汤调服二钱,用于难产催生;《奇效良方》中记载酸石榴花一分,黄蜀葵花一钱,上锉,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治鼻衄不止。

3

清热解毒

《普济方》中记载黄蜀葵花一两,上为散,每服一钱匕,糯米饮调下,食后服,治肺痨吐血。

4

外治痈疽肿毒

《直指方》中记载黄蜀葵花,用盐掺,收瓷器中,密封,经年不坏。每用敷之,自平自溃,可用于治痈疽肿毒。《肘后方》中载黄葵花,烧末敷之,可治疗小儿口疮。《仁斋直指方》中载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将上述材料混合敷用,可治疗小儿木舌,即舌下肿胀。

5

水火烫伤

《经验方》载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水火烫伤者,以油涂之甚妙。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具有 抗炎、抗氧化、抗凝血、降血糖等作用的 黄酮类成分,在保护脑缺血、心肌缺血,消除钠潴留、改善肾功能以及修复口腔黏膜溃疡等发挥重要作用。以黄蜀葵花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黄葵胶囊用于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的慢性肾炎之湿热证患者。

黄蜀葵花除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也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食材,以黄蜀葵花为主要成分制作而成的黄蜀葵花茶、粥等深受人们喜爱。

1

黄蜀葵花茶:取干黄蜀葵花适量,将干黄蜀葵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热性体质或有炎症的人群饮用。黄蜀葵花汤:黄蜀葵花10-15克,瘦肉适量。将黄蜀葵花与瘦肉一同炖煮,煮至肉熟烂,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适合有泌尿系统疾病的人群食用。

2

黄蜀葵花鲫鱼汤:鲫鱼1尾(约250克),新鲜的黄蜀葵花瓣30克,葱白、生姜、黄酒、胡椒粉、盐、味精适量。制作过程如下: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黄葵花瓣洗净切丝;鲫鱼在五成热的油中炸成金黄色取出;把葱白和姜丝在锅里煽出香气,再把鲫鱼放入,加水、黄酒煮汤,当汤快成时,加入黄蜀葵花瓣,再以盐、味精和胡椒粉调味。具有清热凉血,通乳利尿的功效。

鲫鱼和黄蜀葵花都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以倍增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功效。此外鲫鱼还有健脾利水,祛瘀生新和通乳作用,黄葵花鲫鱼汤不仅可清热、凉血、利尿,还具有通乳的功效。

虽然黄蜀葵花深入人们喜爱,在使用黄蜀葵花进行食疗时,也应注意 孕妇忌服,因黄蜀葵花性寒,可能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且煎汤时黄蜀葵花一般用量为10~30g,研末内服的用量为3~5g。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