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铭记历史与荣耀,朱炳仁用铜再铸浙大记忆

发布时间:2024-12-30 10:55  浏览量:5

1937年,为转移四库全书,保存教育火种,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漫漫西迁之路。如今,那段西迁的记忆已化作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镌刻在浙大的历史丰碑上。

近日,由朱炳仁、朱军岷两位大师领衔的金星铜工程,在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落成了一座全铜阅书亭。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阅书,书者;博观者才也。”阅书亭的落成,不仅是对往昔坚韧不拔精神的致敬,更是浙大师生在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这一创新平台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回馈社会的生动见证。

阅书亭长宽均为5.04米,高8.97米,这一高度恰与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建成的历史岁月相呼应,象征着浙大历史的悠久与传承。阅书亭整体采用铸造与锻造技艺,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匠人的精心雕琢。铜材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呈现出独特的金属质感与光泽。

月梁的梁托设计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一路连科”。它的主要图案包括了鹭鸶、莲花以及芦苇等元素,其中,鹭与路同音,寓意着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莲与连同音,寓意着圣洁和美好。而在科举时代,连续考中被称为“连科”,因而“一路连科”的设计不仅表达了对浙大和西迁精神的赞誉,更寄托了对总部园及其入驻企业和科研项目的美好祝福。

牛腿纹样选用麒麟,祥云缭绕,寓意浙大学子犹如麒麟之才,预示着他们未来必将拥有伟大的前程,吉祥如意,这也是对浙大西迁精神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最好诠释。

月梁外侧的图案选择了四库全书的七大阁楼和现代四库全书的国家版本馆,这些元素既体现了浙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了其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寓意着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积极拥抱世界学术前沿,构建多元学术生态。

月梁内侧则借鉴了八大书院的设计理念,与阅书亭“聚集人才,博学古今,回馈社会”的整体定位相契合,传承经典教育精神,让人仿佛能听到千年学府的书声琅琅,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典雅之美。

铜亭内部,手工锻造的装饰画细腻描绘了浙江大学八大校区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校区各具特色,共同承载着浙大的历史底蕴、学术追求与文化精髓。

铜地雕上,浙大西迁线路图清晰可见,它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精神的纽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阅书亭上悬挂的四句楹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了人民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浙大“求是”精神相契合,寓意着浙大及校友企业总部园始终以服务人民、回馈社会为己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则体现了浙大人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这也是对浙大人团结一心、追求卓越精神的最好颂扬。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朱炳仁大师说,他很荣幸参加了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文化地标的建设,用传统非遗技艺传承和发扬好浙大求是创新文化,共同打造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业高地。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阅书亭,不仅是金星铜工程匠心精神的又一力作,更是浙大精神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关注金星铜工程,了解更多匠心之作,让我们一同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的璀璨交汇!

标签: 名校 浙大 记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