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诗芳华|一眼“望”古今 一键“越”千年

发布时间:2024-12-27 19:07  浏览量:5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冬至时节,游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评弹声声婉转雅致,苏绣精美匠心独具,处处拉满“迎新”的气氛。可观可玩、可触可感,游客来到这里,看到的不是零散的古迹、片段的遗存,而是可以体验完整的“苏式生活”。

千年古城,历久弥新。除了沉浸式的旅游外,打开手机,古风少年“徜徉”于平江路上,唯美而浪漫的江南画卷在“掌心”绵延呈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平江路这条历史老街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办事处主任潘家栋告诉记者,数字化技术依托更广泛的数据采集、更高效的信息分析和更精准的指令执行等优势,已经成为重塑古城保护格局、赋能古城更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历史传承、文商旅融合、社区治理等各领域均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并愈发凸显使用价值和推广作用。

太湖之滨,巨大莫比乌斯环笼罩下的这座建筑,就是全国首座大型数字艺术馆——苏州湾博物馆。在这里,数字主理人“苏小婉”作为虚拟导游,正带领游客沉浸式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漫无边界——航天科技沉浸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精细还原火星与月球场景,让游客感受到太空漫游的奇妙。苏州湾博物馆创新打造虚实融合的元宇宙空间,以其独特的“数字风景”呈现别样的“诗与远方”。

此外,苏州湾博物馆对精彩特展进行信息采集,通过线上虚拟展厅展出,游客足不出户就观赏到馆藏文物和线下已经撤掉的特展。苏州湾博物馆副馆长沈如春表示,苏州湾博物馆通过在场馆中、展览中运用更多数字化互动装置,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苏州湾博物馆元平台项目负责人、大运远见公司数字文旅新基建实验室主任戈辉表示,苏州湾博物馆元平台是以文明探索为基础搭建的元宇宙互动平台,可以更好地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创造一个面向用户的数字化观展的新模式。

依托VR、AR、XR、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场景,正在江苏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观众站在模拟复原的“沙飞船”甲板上,感受古时大运河畔的繁华景象;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内,数字技术1:1复原的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让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产焕新“重生”;在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游客在长近110米的屏幕上体验“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观展,“入画”感受宋式美学。

在新中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江苏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土地上,文化发展始终与江河共激荡,与湖海共波澜。目前,江苏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1万余家,认定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1300多家,创成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6家。

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看来,新质生产力背后隐藏的关键词是创新。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将最新的创新思想、最高质量的建设目标、最先进生产工具协同起来,针对文化建设的国家目标、区域目标、城市目标,以及人民需求的目标,创造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协同、更加切合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江苏在新质生产力和文化建设结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各地在文旅融合、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大量使用了新的工具、新的方式,比如虚拟博物、掌上博物馆、虚拟机器人讲解、展陈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今日之江苏,数智赋能产业兴,文化赓续谱新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编织时代交响曲。汇入奔腾的时代,流向无垠的未来。

策划 潘青松 朱威

文案 王建旸 丁叮 肖雷

出镜 周晓雨

摄像 周天琦 石右(实习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