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2-25
发布时间:2024-12-26 04:02 浏览量:6
学 习 笔 记
01
说过很多次了:越来越多的人必须放弃“找份工作”的想法,成为灵活就业者。
试图用高学历换个好工作,这条路会越来越卷,回报越来越差。
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爱信不信。
02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也不要觉得可以被谁改变。
每个人的行为、三观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想要改变,需要对抗的不是当下,而是过去多年积累的总和,对人对己都是如此。
十年的事十年做,正向反向都一样。
03
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第一原则,就是不懂不碰。所以面对一个所谓机会,最核心的问题是:“我到底懂不懂“,而不是“这个机会是否稀缺“。当一个人强调这是个“一辈子一次的机会“时,本质上是在给“我不懂,但我想碰”找一个理由。其实是被侥幸心理支配,已经违背了最大的原则。
04
现在很多公司的营销方向已经从砸广告转向了编故事,把这东西叫场景营销。
如果只是广告,消费者会看性价比,会关注产品本身。
但是讲故事就不一样了,把消费者带进他们的故事里,有了情感的连接和情绪价值,产品就成了附带的东西。
05
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永远,并把“永远”和“成功”牢牢捆绑了起来。比如你开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店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后来成本变高了,经营压力也变大了,你决定关掉这家店。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开店失败。如果你喜欢写作,还写了几本书。然后你兴趣发生了变化,不再写书了。社会对你的评价是:一个失败的作家。社会认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永远”。一段持续几年的美好友情,最后两人渐行渐远。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们不是“真正”的友谊。一个爱好你搞了几年,后来不搞了。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不过是三分钟热度,这事情太可惜了。我认为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结束,但这不改变"它曾经很美好"的事实。当然这些美好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难过、可以追悼,但我们不能去否认它曾经的美好和成功。把“永远”列为美好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仅是不现实的,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06
任何学科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天赋+童子功+刻苦,写作如此,踢球如此,数学也如此,所以不存在默默无闻突然一炮走红。
再举个例子,《中国好声音》里每个突然走红的歌手,在自己的世界里,本身也很红……
承认别人优秀就那么难吗?
不难。
难的是承认现实版的超人降临。
07
说个残酷的真相:市场经济会自动调节普通人(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使其维持在“手停口停”的临界点。任何时代、任何体制都是如此。
一个生态组织必须保证生产者多过消费者,否则这个生态就会崩塌。维持“手停口停”的临界点,就能确保有足够的生产者。
努力做少数人。
08
每次跟优秀的人见面都会深深再爱一次。爱的是这些人身上打不死的那股顽劲,和生生不息的心力,能往前冲,也能停下来安稳享受当下,持久,稳定,续航能力很好,跟这些人交流,是积极的,正向的,他们的精气神推着你往前走。像一盏明灯,你看着他们,就好像被从头到脚灌满了力量,以后要多和优秀的人打交道。
——猫妖叨叨
09
一个人对别人来说有价值,别人才愿意被他吸引,身边才会围绕更多有价值的人。
这个价值,不是过去做过什么,而是未来还能做些什么。
不要总是觉得别人势利眼,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不是别人的错。
10
历史:张衡,东汉巅峰
我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你说的一句话,你说现代人多是古代贵族之后,这样说来,难道所有农民都娶不上媳妇吗?若是所有都娶不上,那就没有农民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若是他们能娶上媳妇,那他们就应该有后代延续到今天。
他说,我们总说农民是看天吃饭,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看命吃饭,就是看你摊上了什么年代什么命。遇到兵荒马乱年代,你会不会被抓壮丁丢了命?赶上大旱大涝年代,你会不会饿死?另外还有高赋税、瘟疫呢,听起来都很遥远吧?但是你看古今中外历史,每隔几十年就来这么一波,要么天灾,要么人祸。农民玩的是生存闯关游戏,九死一生,又没有资本娶三妻四妾,对个体来说,时间越长留下后代的概率越低,但整体基数大,肯定也有延续至今的。只不过农民个体与贵族个体比起来,留下后代的几率小得多
-全文完-
说明:笔记内容来源于书籍、文章、网络等,部分没有备注出处,侵必删。
今日运动
跳绳第 1537天 33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