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脉,展现古今交融的大国之都
发布时间:2024-07-31 18:02 浏览量:33
热浪滚滚,长夏漫漫。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9项。
正阳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城市形态类遗产的空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符合世界遗产标准3和标准4,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突出价值,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3);“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4);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社会和政治中心对中国社会发挥持续的作用,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鼓楼南望景山(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它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并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壮美有序,完美呈现“中”“和”理念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理念,形成了严整而居中、对称的整体城市景观。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表示,北京老城自元大都时期以来的规划建设是对《考工记》中理想都城范式的系统实践,北京中轴线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
具体而言,13世纪,在北京中轴线最初规划建设时,首先构筑了“中心台”,以象征沟通天与人的关系,突显都城中心位置的重要性,以此表达都城中心对于国家疆土的统领意义。15世纪后,明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则以紫禁城(今故宫)为都城核心,将象征世俗统治最高地位的皇帝宝座设置于其中轴线上并处于核心位置的殿堂之中,象征与天穹中北极星的对应。清代,位于故宫核心位置的太和殿、中和殿高悬“建极绥猷”(顺应天道建立治国法则)、“允执厥中”(为人处世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匾额,既是对天子上承天道、下应庶民双重使命的定义,也是对都城中心位置神圣意义的注解。
天坛鸟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在规划格局上,北京中轴线建筑群具有强烈的自北向南的方向性,体现出中国传统中“向明而治”的观念,这同样是“中”理念的体现。而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空间布局上不同位置的建筑具有不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居中的建筑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位于左侧(东侧)的次之,右侧(西侧)再次之。这种规划格局符合《庄子·外篇·天地》的核心理念,即“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礼仪,也是国家治理方法,是美的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居中建筑充分表达了其尊崇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居中建筑具有统一的朝向,采用最高等级的建筑样式,建筑规模、体量、高度和形式等级均高于两侧建筑,其自身平面也多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充分强调了居中位置的重要性。轴线两侧的建筑则是“和”的表达,不仅整体布局、功能作用上东西对称,在建筑形制上与位于核心位置的主体建筑形成完整、和谐的建筑群体,并进一步烘托主体建筑的重要性,强调居中建筑对城市整体格局的统领作用。而在各遗产构成要素的内部格局、建筑细部设计方面,也清晰呈现了“中”“和”理念。例如,太庙建筑群的布局方式,即将举行祭祀礼仪活动的戟门、拜殿、寝殿、祧庙置于中轴线上,而将神库、供奉陪祀牌位的配殿对称布局在东西两侧。天坛建筑群、先农坛太岁殿建筑群、庆成宫建筑群、景山山脊五亭、寿皇殿建筑群等的布局方式都展现了与“北京中轴线”整体相同的规划理念。例如,太庙建筑群的布局方式,即将举行祭祀礼仪活动的戟门、拜殿、寝殿、祧庙置于中轴线上,而将神库、供奉陪祀牌位的配殿对称布局在东西两侧。天坛建筑群、先农坛太岁殿建筑群、庆成宫建筑群、景山山脊五亭、寿皇殿建筑群等的布局方式都展现了与“北京中轴线”整体相同的规划理念。
实际上,主体建筑两侧的建筑,甚至在建筑功能和名称上也用对称的方式如“天”(天坛)与“地”(先农坛)、“家”(太庙)与“国”(社稷坛)、“文”(故宫中的文华殿)与“武”(故宫中的武英殿)来衬托居中轴线上的仪式性空间和建筑。而作为北京老城传统居住形态的“四合院”住宅也呈现出“中”“和”的形态。
20世纪天安门广场改造,以及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规划建设也充分体现了“中”“和”的思想。随着20世纪初古代王朝时代结束,天安门前原宫廷广场被开放为城市公共空间,但仍然延续了其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布局形态。人民英雄纪念碑选址选在天安门广场中心,而后在建设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时,无论在建筑高度、建筑形式、装饰风格、色彩等方面都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核心东西对称布局,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国家纪念物的核心地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展现中国文明史为核心功能,对应其北侧王朝时代追思祖先思想与业绩的太庙;人民大会堂作为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场所,对应其北侧王朝时代祭祀国土的社稷坛;二者在功能内容上对应“左祖右社”。1977年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则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建筑高度、形式、中式风格等方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相协调形成了体现“中”“和”思想的建筑群。
“作为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首都的核心,北京中轴线是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中国2000多年王朝统治的终结,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展现出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逐步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吕舟说。
古今交融,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北京中轴线是逾7个世纪北京老城历史不断累积叠加的产物,成为城市中延续不断的历史脉络,其北段规划格局形成于元代并沿用至今,中段和南段的规划格局与建筑景观形成于明代,丰富于清代,整体又于20世纪逐步发展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并在今天持续引领城市发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表示,北京中轴线以累进而厚重的历史积淀展现出中国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根据其历史和发展的情况,将北京中轴线划分为四个区段,每个区段的历史演进都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张利芳介绍,北段的城市肌理与历史功能形成于13世纪元大都时期并延续至今,为元、明、清三代北京中轴线位置与走向的延续提供了历史见证。北段、中段北部现存主要的建筑遗存是15世纪明朝迁都北京时建设的结果,其中万宁桥为13世纪元代的遗存。南段的规划格局与主要建筑群形成于16世纪中叶明代北京外城的建设。北段、中段北部、南段的规划格局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进行了局部调整,而核心建筑的主体结构,除永定门外,多为明清时期的历史遗存,少数为元代遗存。中段南部天安门、外金水桥为15世纪明代始建,其他建筑为20世纪50至70年代建设,其规划格局延续了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景观形态。
从总体上看,北京中轴线的4个区段都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其背后的规划思想,即“中”“和”的思想在每一个区段以及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上都有清晰的呈现,而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北京中轴线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密不可分的独特建筑与城市空间。
庆成宫(国家文物局/提供)
北京中轴线上的宫苑建筑与其两侧的祭祀建筑均围绕着礼仪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北京故宫既是明清皇帝起居朝会之所,又是举行皇帝登基等最高级别礼仪的场所,还是皇家宫外祭祀活动的起点,由此形成了以居中道路联系起的由宫城、御苑和祭祀建筑共同构成的礼仪空间。
北京中轴线上的祭祀建筑承担着明清时期皇家祭礼体系中对天神、地祇与祖先的祭祀功能。天坛祭天,是行祫祭,将本朝历代祖先神位共同祭祀,以迎接新年。社稷祭祀在每年二月和八月上戊日进行,行社稷礼以祭祀太社、太稷之神。先农祭祀于每年二月进行,皇帝于先农坛祭祀农神,并躬行耕耤礼。重要祭礼一般由皇帝亲自参加,以太和殿为出发点,向南出午门,沿北京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行进。考古发现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古代皇家礼仪线路的有形载体。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近现代,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国家礼仪活动的公共空间,延续了中轴线历史上所承载的国家礼仪传统。宽阔的广场是大型民众庆典活动最佳的举办地,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毛主席纪念堂是民众追远思贤的纪念建筑,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西侧人民大会堂是举行国家政治、外交和人民文化活动的场所。
北京中轴线亦承载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功能。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在明清两代以击鼓与敲钟的方式为城市报时,管理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转秩序。天安门、正阳门和永定门作为明清北京皇城、内城与外城的正门,是城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以钟鼓声为号令按时启闭城门,规范居民的起居行止。同时,北京中轴线还是北京老城从元代至今商贸活动的集聚地。钟鼓楼地区与正阳门地区的商业活动历史悠久。
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永续保护,让全人类共享世界遗产
申遗,是认知、感悟,更是去保护,去传承。
为确保持续保护传承其遗产价值,北京市建立了统一的保护管理体系和管理协调机制,相继出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等法规,提出了北京中轴线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整体策略、展示系统、展示主题、展示方法与实施机构,明确了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基本策略等,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表示,“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开展了故宫、天坛、大运河(北京段)三处既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阐释提升工作,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仅如此,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还通过制定北京中轴线年度阐释与展示计划,持续向公众强化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的整体表达。”褚建好说。
天坛公园副园长刘勇介绍,天坛系统更新了祈年殿两侧配殿设置的天坛历史沿革展、祈年殿建筑艺术展,以及斋宫无梁殿设置的斋戒历史与传统展。在展示内容上,更新后的展览均补充了对天坛与中轴线的位置和价值关系的阐释,补充了天坛与先农坛规划对称布局、两者建筑设计对称性的解说内容。他表示,未来还将沿天坛祈谷坛门至西天门增设北京中轴线探访路线引导标识牌,强化天坛与先农坛对称布局的空间关系,并将其作为一条探访路线,鼓励公众以北京中轴线整体价值的新视角,探访与体验这两组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万宁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作为大运河(北京段)世界遗产地的组成部分,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为元代物质遗存,是居中道路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位置为明清北京城中轴线沿用与继承元大都中轴线提供了物质实证;道路功能的延续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室主任昌硕介绍,结合桥体修缮与展示提升,在万宁桥雁翅与河岸位置设置了针对桥体、澄清上闸、镇水兽等内部组成部分历史与使用方式的说明牌,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万象中轴”AR历史场景复现软件,阐释说明自元代至今大运河(北京段)与北京中轴线的密切关系,既保留了对大运河价值的阐释,又说明了其对北京中轴线位置延续性的见证。
“这两年腾退修缮出的神仓、庆成宫两座古建筑群,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确定的原则,努力保持古代建筑原有的美学意蕴和当时的‘文化符号’,使先农坛区古建筑群得到真实、完整的体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说,更重要的是让先农坛的文化价值传承有了持续性。“在一次针对境外网友关于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内最感兴趣的点位调查中,先农坛的美誉度仅次于故宫和天坛。”
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提供)
“一亩三分地”上又长出了庄稼,看着那些像狼尾巴一样饱满的谷穗,心里特别甜美。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齐吉祥说:“这是中国古代重农的象征,我们应该将中华民族重视农耕的传统代代传承。”
和谐共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自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启动以来,北京人重拾记忆、倾情投入,以前所未有的热忱投入到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让古老的建筑恢复了生机。原材料、原工艺、原规格重修的永定门重塑了北京城的南门标志性景观,先农坛、社稷坛、藉田坛恢复了昔日的神韵……古老的北京城,以一种新的遗产景观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永定门(国家文物局/提供)
褚建好表示,北京市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了文化遗产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将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作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媒介和手段,使市民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达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双赢效果。”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郑军真切地感受到,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与古都风貌协调了。他说:“这种改造是一种精雕细琢式的渐进过程,更凸显北京历史的厚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农坛-神仓(国家文物局/提供)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赵幸在四合院里运营着一个胡同博物馆,它被称为“文化的展示厅、社区的议事厅、居民的会客厅”。在这个空间里,通过展览和活动的方式组织居民一起制订社区公约、编写口述史,发动居民一起动手改造胡同微空间、营造家门口的微花园,通过居民的亲身参与,激发大家建设家园的内生动力,也保护着遗产地真实的生活场景。
由于工作原因,北京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的原制片人李欣记录了中轴线上文物建筑得到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过程,也见证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退休后,他从幕后走到前台,以参与录制真人秀节目《最美中轴线》、访谈节目《照片里的中轴线》等方式,向不同的人群、传播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因为对北京中轴线的热爱,把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联系在一起。”他说,中轴线让我们从这古老的文化遗产中收获幸福感,成为享用者、践行者。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字号“谦祥益”是北京中轴线缓冲区范围内唯一一家具有晚清民国时期风格的老北京商业建筑。它也见证了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的沧桑变迁,承载了老北京的文化记忆。谦祥益丝绸店的刘奇说,申遗让老城街巷肌理得到更好保护,胡同小巷恢复了北京味道,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旅游与新文创业态的激活。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表示,北京中轴线是东方城市生态和人文传统的展示平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东方的人居传统和审美情趣,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中轴线申遗为保护城市文化遗产谱写了新篇章。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通过世界遗产的申报、价值阐释讲述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讲述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坚定文化自信,也是向国际社会讲好古代和现代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邓超表示,“北京中轴线就是这样一篇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化的壮美故事。”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它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邓超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将中华文明延续下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的时代重任。
编校:肖维波
审核:续鸿明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