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24 13:04 浏览量:6
2024年12月21日,来自多所院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汇聚同济大学,围绕文明互鉴的历史与现实、方法与路径,展开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与实践上的积极寻求;并在传播学视角下,对新的历史时期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做出分析与回应。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以及《新闻大学》《江西社会科学》等期刊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支持。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媒介批评》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蒋原伦教授先后致辞,会议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长聘教授王鑫教授主持。
李麟学院长代表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由衷的感谢,并结合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国际传播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华文明赓续和发展乃至对人类文明影响的深远意义以及全球化浪潮之下的挑战,阐明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愿景与使命。在如何开展文化沟通方面,李麟学院长以音乐展开沟通的实际经验为例,说明沟通渠道的多样性以及交流的可能。基于此,艺术与传媒学院也本着“全媒体+大艺术“的宗旨,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美育文化建设以及中国话语传播研究与实践方面多点发力,为推动国际传播事业贡献力量。李麟学院长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会议,构筑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场域,共同深入探讨国际传播领域的新兴趋势与前沿问题,深入探寻文明互鉴的创新实践。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
北京师范大学蒋原伦教授在学术致辞中,对比《东洋的理想》与《激荡的百年史》两本日本学者介绍日本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历程的著作,指出前者在学术和文化上的自我膨胀带来的隔阂与后者在谦虚平实的语言中传递的真诚之间的差异,说明低调的传播往往胜于高调的传播这一国际传播的要义。蒋原伦教授继而联系李子柒这一国际传播实践的成功案例,以小见大,进一步分析李子柒的“低调传播”成功的原因。蒋原伦教授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不仅由于其对美食与民间工艺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在视频中描绘出“世外桃源”这一中华文化中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在其中扮演了一名“十项全能”的理想化身,成为连接现实与田园牧歌式理想的媒介。
蒋原伦教授
开幕式结束之后,王鑫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话语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及其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心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立足人类文明基底进行实践路径拓展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特色,提炼共通共赢价值推进国际传播的愿景。
王鑫教授梳理了中心对前者在范式更新、视域贯通、体系构建方面做出的贡献。在中国话语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将上述思考融入著作《共通之路与他山之石: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同时通过翻译戴维·莫利的著作《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为国际传播引入物质性与流动性的研究范式,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议程。王鑫教授指出,“共通互鉴”意在国际传播中,找到“共通”的内容、“共好”的诉求、“共在”的问题、“共融”的方向。
王鑫教授
共通与对话: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实
会议上半场围绕历史场景的“点”、概念发展的“线”与理论体系的“面”,勾勒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骨骼”与“脉络”。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路鹏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姚君喜教授;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闫爱华教授;《媒介批评》主编、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柳珊教授分别发表会议报告,《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彭民权研究员评议,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颖吉教授主持。
王颖吉教授
周武研究员从自身的学术对话经历出发,讲述世界中国学论坛升级为世界中国学大会的十年历程,并通过与海外学者的交流经历,说明国际传播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使命以及目前传播“中国故事”存在的困境及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及其带来的焦虑,周武教授指出,文化传播本身就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历程,无论是佛教传入中国,还是“西学东渐”,都是在不断碰撞、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并达成共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只有在深刻了解彼此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并建立起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
周武研究员
路鹏程教授以抗战时期华侨归国战地记者作为切入点,基于对史料的梳理,对华侨战地记者的基本情况、采写实践、抗日救亡中发挥的作用、思想观念、时代归宿及其历史贡献做出总结,突出了华侨战地记者在建立中国-东南亚新闻业合作中的媒介作用及其在抗日救亡活动中传递不同国家地区间抗战消息,以抗战报道的书写扩大中国抗战在不同语言世界影响力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将这一在以往研究中处于“边缘”又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群体,以概念史的视角重新介绍到国际传播的研究议题中。
路鹏程教授
姚君喜教授将“教”与“研”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中辨析“全球传播”这一概念与“国际传播”之间的差异。在厘清“全球传播”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姚君喜教授从梁启超在启蒙思想中的“世界之中国”以及葛兆光教授摒弃中心的全球史研究中提取出以“全球视野看中国”的视角,指出传统研究中将“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二元对立的误区,并通过对中国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梳理,进一步验证了“东方”与“西方”两个概念在中国全球化的历程中实际上并不存在。姚君喜教授分享了研究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以及国际传播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姚君喜教授
闫爱华教授从“漫画”这一源自中国的概念的“东渡日本”与其在日本由于明治维新得以进一步发展并赋予现代含义后,被赴日留学生将这一概念再次带回中国并与中国当时受西方影响发展出的“讽刺画”等类似艺术形式相结合,衍生出“抒情漫画”“宣传漫画”“讽刺漫画”等多种漫画形式的历程出发,考察了“漫画”的内在含义与外在表现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发展的脉络,以“漫画”之旅,折射出文明发展交融过程中的共通、互鉴和创生,说明文明互鉴是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而保持文化主体性则是文明互鉴的重要前提。
闫爱华教授
柳珊教授从“文化”与“文明”两个关键词的概念梳理入手,与多位学者的研究进行对话。柳珊教授梳理了英文与中文中“文化”与“文明”两个词的概念在狭义上的相近之处以及在广义上的区别,指出当下研究中存在的对“文化”与“文明”概念的混淆,及其对研究推进存在的阻碍。柳珊教授强调,文明之间必然是有矛盾冲突乃至竞争,而文化是多元且可以共存互尊的,从“文化”的日常之维入手,使每个人都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者,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活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也才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柳珊教授
《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彭民权研究员对上述发言谈及感想和心得,并表示发言嘉宾能够与自身的学术背景产生很好的对话与共鸣,彭民权研究员指出,上述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高度也有微观概念史的史料深度,并通过不同学科的对话,完成了一场成功的跨专业实践。
彭民权研究员
接合与涵化: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方法与路径
会议下半场结合技术语境的更新和传播主体、受众的代际差异等,从“虚”与“实”,技术与人文的对话,拓展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为议题填充实践的“血肉”。《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瑛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韩瑞霞副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徐翔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会议报告。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沈荟教授评议,柳珊教授主持。
朱春阳教授对数字社会下新闻业的改变提出了洞见,他表示,数字时代的“媒体”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传播关系的中枢,当下的新闻业必须要置于“行动者网络”的框架下重新考虑,避免使媒体与行动者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脱节,成为“数字传播的孤儿”。朱春阳教授在此基础上,指出数字社会带来的“后真相”时代同样具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对主流媒体提出参与行动者网络节点中的焦点问题、在媒体融合中与其他各节点“双向奔赴”并建立信任以及在与其他媒体的议程设置竞争中胜出三个挑战,为主流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战略上的参考。
朱春阳教授
吴瑛教授充分发挥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获得海外不同语种一手资料方面的优势,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宏大叙事进行拆解,先将传播对象落实到具体的群体,即“Z世代”上,并通过不同国家“Z世代”的“画像”,提取其兴趣所在,并将中华文明标识进行细分,寻找能够打开沟通契机的“关键词”,形成对不同国家Z世代的具体传播策略,完成将文化落实到具体抓手,再将具体抓手转化为可识别、可传播的符号的过程。吴瑛教授提出,借助“粉丝文化”这一Z世代的日常生活实践,能够有效开展面向Z世代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吴瑛教授
张恒军教授着眼于中国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指出增强城市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但同时,张恒军教授也关注到城市在外宣过程中更多着眼于传统文化符号,对于城市本身特色凸显不足的问题。因此,张恒军教授致力于提取不同城市的关键词,并向世界传递城市文明新形态。结合自身实践,张恒军教授关注到计算传播学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学界进行进一步合作,引入研究的量化维度,更好地构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对外话语体系。
张恒军教授
韩瑞霞副教授从当下引起广泛关注的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出发,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下,回应当下面对人工智能产生的误解与焦虑,从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进入到传播实践层面,在5W的框架下重新认识AI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与可能带来的问题。面对AI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韩瑞霞副教授提出,新的传播现实带来了对既有理论的超越,在“人-技-物”的新范式下,AI作为参与者,必须在技术伦理、社会责任和文化适配性方面进行全方位调节。通过多元化设计,确保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及在国际传播中的向善作用发挥。
韩瑞霞副教授
徐翔教授深入国际传播的微观视角,从议程设置中主题本身的时间维度和时间形式出发,以“和声”与“光谱”的隐喻,揭示舆论周期的功能与作用,通过抓取30个中国城市在Twitter中的传播内容,以聚类分析、因果分析等方式,筛选出对主题触发能力起作用的周期长度,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徐翔教授发现短周期在城市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指出了特定短周期(例如2天和2.02天)在迅速激发用户关注和参与讨论方面的显著作用。为理解城市传播中的复杂互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揭示舆论形成和演变的深层次机制。
徐翔教授
沈荟教授基于对与会嘉宾报告的认真研读,就如何更好达成共识、如何将“遥远的感知”与更深入、贴近研究对象的研究经验相结合、如何在“全球化”视域下强调“在地性”以及反映AI可能带来的国际传播挑战方面的个案问题等进一步延伸了对话与交流。
沈荟教授
闭幕式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书记致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李凌燕副教授主持。
李凌燕副教授
张艳丽书记回顾文明交流的古今进程,结合时代需求,回顾了本次研讨会的几个关键词。她指出,“共通”即人类的共通情感与共好诉求在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方面的重要性;“对话”意味着在共在中平等交流、双向互动;“接合”则是不同文明的元素在交流中以创造、融合的方式达成共生。三个关键词,勾勒出文化间从交流何以可能到交融如何发生的历程,这一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发生。
围绕这一历程,各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从宏观战略到微观叙事,从历史脉络到前沿理论,从实证研究到生命经验,从概念辨析到实践路径,在观点的争鸣中涵盖了国际传播的角色、内容、路径、技术、媒介、情感,显现出新闻传播学科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张书记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也体现出共建国际传播研究良好生态的重要性,学院将继续秉持“全媒体+大艺术”的特色,携手学界业界,共同在理论建设、实践探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创新国际传播的范式,描绘科技人文融合的新画卷。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书记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