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22 09:51 浏览量:2
康复科里的故事
◎邵佳华
谨以此文感谢楚州中医院成汝梅主任医护团队
屈指一算,认识成主任快十年了,时间说起来漫长其实是不经过的,就像手里的钞票不经花。古人云:无事不登三宝殿,见成主任也就意味着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了。第一次见成主任是在她的门诊室,娇小玲珑的身材,轻言慢语。当时我刚刚经历生娃的住院待遇,见惯了人医里的个别动辄凶人的护士,面对成主任的和蔼可亲、耐心倾听,同样是医生,我的感觉却是天上人间。诊室里挂着几条锦旗,无不是夸赞成主任的妙手回春,春风热情。还记得当时成主任的水壶里煮着玉米须,中医真是把植物利用得淋漓尽致。说了这么多忘了一句——成主任是一名中医。我还是第一次跟中医打交道,生娃后全身骨痛,去骨科拍片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医生也就无法开药,可是疼痛越来越加剧。病急乱投医这句话一点不错,走头无路之时,经人介绍认识成主任,也就把自己交给成主任,死马当作活马医。
中医的看家本领当然是针灸了,第一次见细长的针还是很恐惧的,成主任让我趴下,本能的紧张导致肌肉紧绷,成主任很有耐心地安抚,很快像插秧一样,我的后背被银针占据,如果是绿色的针,我可不就是棵松树了。针灸结束就该拔罐了,从没拔过罐不知其中轻重,以为挺过针扎的痛就没事了。第一次给我拔罐的是小咸,人超级漂亮,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做事可就不是美人的柔弱风范。她拔的罐今生难忘,那种感觉像什么呢?准确说像揪人,像是有一只超级大手把皮肉都拧得打皱;夸张点说就是“上刑”。心里懊恼怎么栽到一个“辣手”的手上,针灸拔罐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以后倒舒服了些。后来拔罐见到小咸来倒暗自高兴。扎针的事是成主任一手包揽,拔罐就是很随缘的,有时是小咸有时是玉婷有时是小朱。时间久了就知道谁手重谁手轻,小咸出手想掉罐还真不容易,现在想欠揪都没机会,病人越来越多,小咸被分到了推拿组里,虽然在康复科能见到面,仅限于打个招呼。
玉婷是我在康复科联系最多的,因为我们俩的娃差不多大,所以我和她的聊天就比其他人多得多。中年妇女最爱的三个话题:婆媳、老公、孩子,拉近中年妇女关系的很好方式:婆媳、老公、孩子,亲密中年妇女关系的杀手锏——育娃路上的升级打怪。鸡娃是我们俩最爱交流的话题。玉婷会趁起针拔罐的空,问孩子这个时候适合读什么书?她女儿分不清数字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启蒙英语要不要学……我们的友谊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中滋润成长。有次我让儿子递必读书给玉婷女儿,千叮咛万嘱咐8班的李佳颖,小伙子故意把小姑娘喊成了:李蚯蚓。玉婷在康复大厅见到我又转述了她女儿回家气嘟嘟的,说到“李蚯蚓”时,我们几个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江苏的小孩儿最讨厌的礼物就是作业大礼包了,佳颖小朋友要是知道她妈妈带回去的其他学校试卷都是我送的,见到我肯定扭头不会叫我阿姨了。
小朱在成主任的助手里面算是独当一面,下处方、记账、安排病人,做起事来有条不紊威风凛凛,一看就是康复科里管家的料。因为姓朱,有的岁数大的病人开小朱玩笑:你是什么猪啊?大猪还是小猪?小朱并不生气,还是笑眯眯服务。小朱很会提供情绪价值,主任扎针累的时候,她会及时塞一块巧克力给主任续航,有时是句适时的俏皮话。小朱去淮阴培训一段时间,本来人手就紧张,一走就显得更加忙乱,成主任的上班时间已经从医院规定的时间,自己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小咸玉婷小许都是见缝插针地忙碌,这个团队始终紧密团结。
成主任的忙碌大家有目共睹,病人撺掇她跟院长要护士,可是就是掰不出个多余的护士给她。她实在是太忙了,她就像圆晕里的中心点,病人一圈一圈地围过来,都是奔着她的精湛医术而来,病友带病友,队伍越来越壮大,她无法推辞,不能辜负大家的信赖,再忙她都一个个排队扎针,过了下班时间也是经常的事。一次,我目睹成主任下班后静待病人,中午值班的小许问她怎么还不走,原来她等一个高中的学生来就诊,她知道学生的时间紧张。她从不会因为患者身份的高低而另眼相看,有些失智失能老人在子女陪伴下就诊,成主任是倍加小心,这些人在她眼里都是需要她的病人。
大家都在夸赞她的医德医术,她总是很谦虚,从来不会让人有高不可攀的感觉,她就像一位大家熟识的邻居,谈话总是单刀直入,不用拐弯抹角,完全自由发挥,内容总是即兴演讲。每当后背疼痛难忍之时,我见到她总会浮夸地喊一句:成主任,快救命!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医生,你想象不到她会在治疗的同时,会和你拉家常,谈话间放松病人的紧张,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大事能谈小事也聊,天南海北古今中外。谈宠物,她骄傲地让我们猜她小时候养过什么,农村里自然是猫和狗了,时间紧迫她立即公布谜底——小羊。那只羊从句容跟她一路来到苏北,下轮船后她爸爸的担子两头一个她一只羊,二十几里的路步行回家。她描述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位年轻的慈爱父亲形象油然而生。成主任的父亲在她念大学的时候去世了,丧父之痛的描述是她在南京车站等车回淮的那个场景。听她拉家常,我总会有画面感浮现。有段时间我没有去康复科,再去的时候,成主任看见我就撒娇地说她没有妈妈了,我之前做治疗的时候,她妈妈还在。她让我看到有一种悲痛有一种思念是这样看似轻描淡写地叙述。她还不无遗憾地说,她是一个医生,也留不住妈妈。她也会聊她的同学,有的出国当医生,国外病人如何就诊,和国内的不同之初。有一次她又聊起高中同学,竟然是我很久以前的同事,世界有时候就是如此之小,我们俩的谈话犹如打开了任督二脉。
有的时候,我感觉康复大厅更像一个菜市场,叽叽喳喳闹哄哄一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病人。偶尔扎堆在一个病房的病友,会互相交流病史,经历了哪种疼痛折磨,以“多亏了成主任……”为开头,省略号后面的句子五花八门,千言万语总结一点就是感谢成主任。我也是成主任医术的受益者,老公一开始会嘲笑我迷信中医,自从成主任治好了他老爹的腰他娘亲的腿,他就成了成主任精湛医术宣讲人:一开始康复大厅是分地盘的,划床而治,无奈一边水深火热一边门可罗雀,后来就被成主任“蚕食吞并”了,排队的人是密密麻麻,都是来找她看病的。有一次,老公逗我玩:成主任要是直播带货上链接,你们这群粉丝还不发了疯似的下单啊。言之有理,必须捧场给力啊!
病人多了奇闻异事也就不足为奇,排队等扎针的时候,有一惊一乍哭喊的,我们这些资深患者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鬼哭狼嚎者必是初来乍到;有后来者带着医院附近新鲜出炉的笑话来的,不管大家熟不熟一吐为快最重要,也不管在座的愿不愿意听,“刚刚路过古城墙公园,一个男的气汹汹地上去掀了一个正在跳舞男的耳刮子”大家正听一半他倒吊起众人胃口,八卦到此时此刻,众人洗耳恭听“原来被打的人天天搂着打人者的老婆跳舞”所有人一下子会意,这个耳刮子的由来。有的时候,也有病人前脚走,后脚七嘴八舌议论开来的:这世道老公和小三陪原配来治疗,病没治好都要被气死了。人间闹剧一出出,也有人情薄凉的在康复大厅上演,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行走不便的中年男子,因病妻离子散,房产财产都归至妻子名下,落魄到穷困潦倒还要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当他艰难地走出康复大厅,善良的小咸跟在旁边一边搀扶,一边劝慰病友放弃官司:孩子跟着你处境不会好,起码的物质已无法保障,法官也不会判给你……后来再也没有碰见过这个眼神里流露出无尽哀伤的男士,也不知道他的官司怎么样了。直到有一天,又一幕似曾相似的故事上演,丈夫术后护疼错过康复最佳时期,到成主任这里时肌肉已有萎缩,走路明显颠跛。大庭广众之下妻子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责备丈夫,最后将丈夫扔在康复大厅一走了之,留下丈夫在康复大厅里凌乱。夫妻之间至亲至疏至远至近,到我们这个年龄有谁还相信爱情,好多人被迫选择宁可相信人民币。
康复大厅有时候还充当失物招领处,有时是一串钥匙,有时是一件衣服,也有过粗心大意的病人回头找手机。康复大厅有时候还是现场教学的教室,遇到特殊病例,成主任会召集大家立即过来现场学习,研判病情。成主任还会设置提问、点名回答环节,颇有老师上课提问学生的味道,不过小咸对答如流。成主任自己好学,还带着一帮助手们学习,这样融洽的工作环境,虽然忙碌一点,总是习有所得。有个叫胡蝶的病人和同事打电话,电话那头询问成主任治病风格,胡蝶说:成主任人很好的,你把片子带过来她会给你看片子,她不会计较片子不是在她的医院拍的。成主任很好学,虽然是中医,也学会西医的看片,遇到拿不准的还会打电话给骨科主任……我躺着等成主任,听病友絮絮叨叨谈半天,又是个给主任揽瓷器活的。这样的事情,我当然也干过的。想起很久前的一句话,我篡改一下: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我们这帮浩浩荡荡的病友群,是成主任忙碌不停的动力,是信任更是信赖,这种接力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陪伴是阶段性的,适用于亲情友情爱情,当然也包括医患情,今年去康复大厅找成主任的病人,必多一个话题——退休。于成主任而言是件值得恭喜的事情,快要脱离忙忙碌碌的苦海了,尽心尽力干了几十年,淮安地广人多,服务了万人应该是有的吧。成主任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是她治疗过的病人,哪怕治疗过一两次,无论隔多久她都能叫出病人的名字,更神奇的是她的脑子里有一本活病历,谁什么毛病她也记得清清楚楚,不会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她的退休于病友群体来说大家是不舍的,有建议她继续返聘的,有建议她自立山头开诊所的,成主任笑了笑说:太累了,我要休息了。是的啊,抛开职业,她也是普通女性,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外婆,以前的周四下午是她去老年大学弹弹电子琴调节忙碌的工作节奏,现在这点休息时间都花在孙女的身上,前些日子她给我们扎完针,她自己也扎上了,她说她带孙女去龙宫大白鲸,小朋友怕黑一直抱了好久,真是甜蜜的负担啊!我们的确也该把成主任还给家庭,还给她自己,她也该含饴弄孙陪伴家人。
生活如流,康复科里的故事仍在继续,没有争分夺秒迫在眉睫,谈不上救死,但扶伤倒是实实在在。2025年的春天不再遥远,康复大厅后会有期,从这里走出一个个神清气爽、筋骨活络、健步如飞的你我。
半生如浮云,梦醒已中年,依旧不改安静地胡思乱想,一书一笔常相伴,偶尔无病呻吟,涂鸦心中涌动的暗流。书香墨香萦绕,不虚度流年,心安则是归处。
淮阴语文
图片:网络
排版:岁寒善友
淮阴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阴语文”以弘扬淮阴本土文化为宗旨,提供文学交流平台。平台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择优录用。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教育类文章、大中小学生习作等原创作品,在别的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请勿投寄。欢迎原创首发。投稿邮箱:278640024@qq.com(作品要求三百字以上,初次投稿请附简介和近照一张)
- 上一篇:“穿悦古今”的旗袍秀(三三)
- 下一篇:与其当别人的生产工具,不如自己掌握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