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芬:天下婆媳

发布时间:2024-12-18 21:20  浏览量:4

婆婆离世后的这一年多,除了不再频繁地回老家,日子如常走过,转眼又是新的一年。而没了婆婆这件事,又让这个新年总也逃不出旧年。回望故土,从此再无父母牵挂,全心朝下疼爱儿孙,精神却总被突如其来的虚空笼罩,不自觉地怀念和叙旧,便成了过去一年的日常。

1956年的婆婆

婆婆是我们送走的最后一位老人,去世时94虚岁,应该是很高寿了,她一生没得过什么大病,连感冒都极少,谁也没想到临了走得这样艰难痛苦,过了90岁突然中风,送去医院抢救,肢体和感官功能全面衰歇,缠绵病榻维持生命三年多。陕北的风俗是,老人去世后要在自己的“脚地”上停留最后三天,可我们的老人终是没能再回到家。我眼中的婆家,在我们收拾洒扫了婆婆的旧屋后,宣告解体。

1986年夏天,在我嫁入婆家的当年,公公突发心梗去世,我们在西安结婚,我还没有来得及正式回家拜见公婆,就闻讯赶回奔丧。进门一眼看见伏地拉不起来的婆婆,初为人妻的我并没经见过这样的人间悲惨,惊恐万状中被推到婆婆身边,全家哭成一团,是天塌下来一样的感觉。

次年暑假我回到婆家待产,因孩子的爸爸外派出国留学,从儿子出生到返回单位上班,是我们祖孙三人生活在一起,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让婆婆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影。记得我产假快满准备返回延安大学时,心思里是想要婆婆跟着我走的,但她显然对离开家有所畏难,也不明确说走或不走。这段时间,她常站在公公的遗像前发呆,做了好吃的先端一碗放给公公,然后就开始忙中偷闲给自己做衣服,里里外外棉的单的做了一整箱子,当我惊觉婆婆是在给自己做寿衣时,非常不解地望向她。婆婆这时候还不到60岁,头发乌黑,肤色细白,不但比同龄人显得年轻,依稀还见得榆林城女子秀美温婉的韵致。在那个物质依然不宽裕的年代,婆婆的穿戴一直是比较讲究的,她人长得出众,穿什么都好看,她带大的儿女也都比周围的孩子们干净齐整。大约是因为公公突然亡故,她一下意识到人的命说没就没了,唯一能争取的,就是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像公公那样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啊,看见婆婆说着又抹起了眼泪,我赶紧说妈你想做哪样的就做吧,回头去西安我给你买更好看的料子。婆婆停下手里的针线,摸摸炕头的孙儿说,等我把家里拾掇好了,就去延安给咱看娃,你好上班。我知道她是为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看着苦命的婆婆,想着自己的恓惶,莫名的委屈瞬间袭来,自己的眼泪也怎么都挡不住了。

就在那盘陕北的大炕上,婆媳俩不知道对面垂泪多少回,也不知道为孩子的咿呀萌态破涕为笑多少回。就在那段慢悠悠的时光里,我摇着怀里的孩子,看婆婆穿针引线,听她讲自己的故事,讲她和公公5岁就订婚,17岁出嫁,在一个大家庭里做小媳妇侍奉公婆,解放后上了识字班才走出家庭参加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婆婆当过榆林城关镇的妇女主任,后来经过妇女班的两年学习,又升职为办事处的指导员。婆婆人生的高光时刻是1954年当选为榆林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今天说起来,这似乎都算不上什么高级别干部,但是对于一个勇敢走向社会的传统家庭妇女来说,已然很不简单,在当时的陕北女性中也是凤毛麟角。1962年婆婆因为刚有了第三个孩子,也为响应国家的精简干部政策而退职回家,三年后婆婆再次申请到了榆林公私合营豆腐业的工作机会,从总店出纳到门店销售,一直工作到1985年退休。如果说曾经的妇女主任和人大代表,多带给婆婆一生为之骄傲的荣耀,而后来的这份工作则非常辛苦,完全是为家庭和孩子不得不为之的付出,每天起早贪黑,靠着这份微薄的收入,帮衬着公公把三个子女抚养成人和教育成才。而就在婆婆刚刚卸下生活的重担,回家要和老伴儿颐养天年的时候,公公却猝不及防地离她而去,令她很多年都从情感的伤痛和精神的灰败中走不出来。后来她说起一个人独处的日子,形容那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我才明白,老年人的孤独,是一幅多么触目惊心的景象。

1958年的婆婆(左一)

婆婆老来喜欢和儿女们住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勤劳是她的本能,而她想要的唯有亲情的陪伴。我的许多持家本领,是婆婆和我一起生活时教给我的,她让我从一个娘家妈妈惯出来的家务小白,变成了能理能料的家庭主妇。可是婆婆从来都觉得家务事是小事,女人在外面工作出色才是最大的能耐,她说你那么会念书,怎可能学不会个家务活儿呢。她更希望女儿和儿媳也在社会上能打能拼,活得风风光光。我考研的时候,婆婆把孩子带回老家让我安心复习,外出读博的时候,她又二话不说从老家赶来承担起我所有的家事。婆婆的无私付出固然出于对子女的疼爱,但同时也映照出她不一样的心境,她是想加上自己余生的力量,在孩子们身上弥补自己的遗憾,实现自己未竟的追求。也因此,婆婆特别爱操心儿女的工作,唠叨多了难免惹来他们的不耐烦,有事也不愿在老人面前多流露,但婆婆很敏锐,察言观色中总是能捕捉到情况,不由得又想过问,经常被“不用你管”一句呛回来,婆婆大都忍了,但也时常委屈:为啥我不能管,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为啥我不能管?有一回和大姑姐姐争理性,婆婆突然把到嘴边的急话咽了回去,她想起姐姐下午有一台剖腹产手术,手里刀刀剪剪,床上两条人命,万万不敢影响了她的情绪,事后婆婆不甘心地说:我都是为她又不是害她。姐姐是榆林的妇产科名医,几十年视我为闺蜜,我已经读熟了她们这种母女缠斗的亲密模式,无论哪一方在我这里寻求支援,我都用“呵呵”一笑来解决。

回头还说我和婆婆。记得我职称终评那天,婆婆在厨房做饭,平时她知道我在工作,不到饭点不来书房叫我,那天只要电话一响,她就急忙过来听消息,系着围裙拿着锅铲,一上午跑来书房好几趟,我能不能当上教授,那一刻全世界最着急的人一定是我的婆婆。当听到我顺利过关时,婆婆激动地说我早就知道你能评上,昨夜掐算过的,一早还给佛爷上香了,我走到客厅才发现,博古架的观音像前还缭绕着一缕香雾。婆婆也属于中国老人中典型的唯功利信仰派,每每为子孙平安富贵而求神拜佛,这回为我晋升职称又麻烦她拜托佛爷关照。若是自己的亲儿女,少不了又会调侃几句老娘,但我不能,因为我是媳妇。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我已经没有让自己任性撒娇的亲娘了,有这样的亲婆婆还为我的人生苦心竭虑,是老天留给我莫大的福分,我岂敢不珍惜。普天下的儿女,都是在失去父母之后,才有了相同的悲哀,也才回过头来重读父母恩情这本书,可惜对自己为时已晚,对后代依然无效,每一代人,都要在某个生命自然交替的节点上,自己重新来过。

有句俗话“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意思是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媳妇。很多人看到我们婆媳之间和气融融,但不知道婆婆帮我太多太多。在榆林,婆婆的精明能干闻名家族四邻,缝补浆洗、茶汤饭馔样样精通,我多年习惯了依赖她,遇上任何的麻烦,没有喊一声“妈”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当我进入中年失去母亲时,是婆婆兜起了我碎落一地的伤心,用她的体贴乃至宠爱为我填补了缺失的母爱,婆媳之间早已破防,没有了刻意的距离和分寸感。婆婆时有对儿孙偏心护短,过日子也过分地“勤俭节约”,我也会曲折地表达不满,婆婆大都不以为意且“老毛病”不改,但婆婆从来不给儿媳“脸色看”,她会婉转地给我讲故事,说自己年轻时很孝顺婆婆,婆婆告诉她,你孝顺老人了,你的儿媳妇将来才会孝顺你。然后婆婆说,你看应验了吧,你现在也有儿子了,将来你媳妇也会孝顺你的,我笑着说妈你这是忽悠我呢。类似交手都使我受到了教育,原来婆媳关系也是修行,需要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真是冰雪聪明,莫过于我的婆婆了。

2005年在西北大学

婆媳关系作为古今难解的谜题总是被讨论最多,种种婆媳相处的黄金法则,锁定的关键词莫非“距离”或“边界”,也可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了。在理性与情感之间,作为旧时女子,婆婆多因爱而包容和隐忍,但她坚守善恶因果的朴素道理,也会用岁月积累给她丰富经验,机智化解亲密关系中出现的云雾阴霾,为后辈守护幸福的庭院。我以前曾经写过,做女人这件事,我一生有两个最重要的老师,即母亲和婆婆。母亲的豪气和坚强是沉积在血脉中的,而婆婆的温言软语和聪慧得体,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性情,使我相信了韧性和宽容具有更大的力量。早年不懂母亲常说的一句老话“儿媳妇像婆”,现在不仅懂了,还知道婆媳间也可以互为港湾,也可以形成深植于心的一份默契,今生有此感悟,是因为我有幸遇到了最好的婆婆。我是一个现代女子,我还是一个新式婆婆,但我从来没有觉得在婆媳相处这件事情上,我会有超过我婆婆的智慧。

80岁之后的婆婆一直有小儿子陪伴身边,生病后也有当医生的女儿照顾左右,这是婆婆一直所期望的晚年生活,但这场大病,却让她遭受了人生最后的劫难。无数次想放弃治疗送她回家,但谁都不忍心拔下维持老人生命的那根胃管,讨论到由谁来裁决时,两个儿子不愿意,女儿也不愿意,然后目光都落在我身上,难道因为我是儿媳我就可以下得了手?其实让老人不再受罪安详离世,是子女们真实而理性的想法,但是面对那么渴望人间温暖的婆婆,面对她还能与我们交流情感的目光,终是舍不得。婆婆根本不知道,她病重的三年多,正遇上中国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纵使西安至陕北的交通非比从前,飞机、动车和高速公路,任何方式都极其便捷,但大疫降临,让回家的路瞬间变成千难万险,归乡途中的种种奇遇,非小说家所能虚构出来,也成为留给后代的天方夜谭。2022年底,婆婆在突降榆林的疫情封城中不再坚持,在她的生命之灯慢慢熄灭时,亲人们都被阻隔在医院门外,婆婆置办了三十多年的寿衣也放在家里取不出来,老人被孤零零地送往殡仪馆,我家先生作为长子,只能在西安遥控安排母亲的后事,委托殡仪馆选了一套很隆重的漂亮唐装给老人穿上,但我们心里清楚,那不是婆婆自己想要的最后的漂亮。

一个月后,疫情全面解封,我们赶回老家安葬老人,这才从家里的柜顶上搬下箱子,取出婆婆亲手缝制的寿衣,三十多年间随着时尚变化去旧添新,件件都是精工细作。有一件水红色丝绒斗篷,是我20年前去上海读书时,遵照婆婆的嘱咐买回的料子。还有一个绣花手绢里包着40元旧钞,是婆婆准备付给最后为她装殓的酬劳。经历过太多生死变故的婆婆,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她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寿数,更没料到身后会遭逢疫乱,她睡不在自己的“脚地”上,穿不了自己喜爱的衣裳,亲戚们也吃不上为她摆的排场席面。对于一个传统老人,人生没有更重要的事情,能比生来故去更需要仪式感。无论如何,老人总算带着她的体面寿衣入土为安了,老人生前的点滴愿望,能想到的也尽量弥补,所有这一切,或者只为生者心安。

然而这一年终究难得心安,午夜梦回时听到先生的叹息,知道他又想起老娘三年多的病苦,后悔自己当初的优柔寡断。要命的是即使可以反悔重来,依然是一道永远做不对的选择题。亲人一走,心上就钉了钉子,即便慢慢地和血肉长在一起,也不时会隐隐作痛。婆婆晚年曾困惑地说,做梦总是越来越多地见到亡故的人,我默然。人都期望长寿,但长寿者必然要承受亲朋乃至晚辈的先走,心上带着无数的钉子活着,如何不痛不苦?这就是活的代价,也是死的解脱。

如果有来生,我还没有想好,是不是与先生再续前缘,却特别希望能和他的妈妈再做婆媳,我知道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假想,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周燕芬 陕西米脂人,文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著有学术著作《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因缘际会—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研究》《文学观察与史性阐述》等,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出版随笔集《燕语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