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中医入门必读之杏林传习十三经
发布时间:2024-12-08 04:16 浏览量:7
行不由径!中医入门必读之杏林传习十三经
自学中医半年有余,这时间是光多不少啊!在这期间每每都能感觉到恍然大悟,受益匪浅,让人陡然感觉茅塞顿开。再加上笨拙的体验,也还是让自己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质的飞跃,如今的身体状态早比高中时代的那个少年还是要强太多了!
可是尽管如此,要说学习中医的收获,一旦细品就又突然感觉一切都要归零,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而言,我不过还是在门外徘徊而已,根本就没有入门。我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半年之余的学习一定是收获的,只是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出来而已。所以我也总是在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境界中来回循环,总是体验着那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生命可贵,养生事大
我对于中医的学习还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但是那个时候并不把它当成医书来读,而是作为哲学著作来读的。对于经典著作,我有细品的习惯,也总是从序言开始读起,这一读就是中医史了,而中医史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人不能舍本逐末,诚如医圣张仲景先生在其《伤寒论》序言中所感叹的,世人皆舍本逐末忘其根本之举。“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养生事大,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几刻是真正关心自己的生命。
大道甚夷,行不由径,景行行止
自从学习中医以来,半年多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所翻阅的中医书籍已经将近三百余本了,也颇为认真的学习了几位中医大家的课程,虽然收获很多,却总是有摸不着头脑,入不了门的感觉。今天学习《针灸甲乙经》,读了周鸿飞先生为《杏林传习十三经》所作的序言,大有感触,这篇文章的大标题就是《大道甚夷》。大道甚夷这名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是说大道本来是非常平坦的,而人们却喜欢抄小路!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表面上讲的是大道与小路的区别,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能走大道,行大道,而普通人则喜欢抄小路,走的往往是崎岖不平的小道。而大道和小路之别,也是道与非道之喻,是正与邪的区别。
道与非道之喻,也是讲君子与小人之别,当然这里的小人不是我们现在的具有褒贬意义的君子和小人,而是指知识分子与普通人、贵族与平民的区别。这一点在儒家更具有象征意义。儒家特别强调“行不由径”,强调要走大道而不走小路,并且上升为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境界了。“行不由径”一词就出自《论语·雍也第六》,原文讲: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显然在这里,行不由径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表现,澹台灭明不仅是行不由径,并且由此进而做到了没有公事,从来没有到过子游的住所。这是一个公私分明,从不讨好上司的君子,是子游非常欣赏的一个人,当然也是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人。
行不由径是一个人品行良好的表现,也是一个君子的理所当然的行事方式,做事方法。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诗经》也有对此的描述,《诗经·小雅·车辖》中就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句,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了。“景行行止”就是告诉人们君子要走大道,行大道,只有大道才能通向理想的远方。
中医入门必读之杏林传习十三经
周鸿飞先生的序言就是告诉大家,医学也有跟儒学一样的经典著作,杏林十三经对于中医来说,也就相当于儒学十三经之对于儒家,是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是必须夯实的基础。
那么杏林十三经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必读的基础著作,它们分别是《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华佗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本草从新》、《医方集解》、《古今医案按》。
杏林十三经与儒家的十三经有些类似,它们之间也有重合的部分,比如儒家经典中的《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而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的著作。杏林十三经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读的《黄帝内经》。《伤寒论》也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一部分。当然,这不妨碍我们称它们为杏林十三经,也不影响我们的研读,我们只要知杏林十三经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景行”,是大道,研究中医相对来说也就有了可行的路径,从而避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抄小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