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气象站系列:庐山气象站】一山承古今,一站测风云

发布时间:2024-12-06 16:57  浏览量:9

据史料记载,庐山牯岭最早于清宣统元年(1902年)设立雨量站,被认为江西气象之始。庐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坐落于海拔 1164.5 米的牯牛背,自 1954 年 12 月 1 日建站伊始,从未搬迁。从最初的选址建站到如今的全面气象现代化,这里不间断的气象观测数据,不仅记录了这方水土的阴晴雨雪、气候变迁,也见证着代代气象人守护百姓冷暖的不渝初心。

2018年,庐山国家基准气候站荣获“中国百年气象站”之称号。这百年历史的背后,最关键的当属那些一批又一批始终坚守在气象台站的气象工作者们。他们是大自然的观察者与守护者,无论春夏秋冬亦或严寒酷暑。他们始终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严谨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细致分析每一次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们的工作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的付出却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不畏艰苦,不惧困难,始终坚守在气象观测的第一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图1:庐山气象站1954年建站时站貌

“气象站工作人员的生活也很重要”

南面456阶,北面372阶,平均坡度超过45度……岁月悠悠,历经70载风雨的庐山气象站,始终坐落在海拔1164.5米的牯牛背山顶钟亭子旁,从人工观测、手工记录到地面气象观测实现自动化的跨时代转变,庐山气象站观测数据愈加精准,气象资料更参与全球交换,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无疑是对当年选址深谋远虑的最好答复。

建国伊始,百废待举,组建气象台站网成为当时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头等大事。1937年7月,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到庐山参加谈话会,建议在庐山牯牛岭建一高山气象站。作为江西省气象局业务科负责人的解中,那时正负责全省气象台站的建设规划。1953 年 6 月,他与同事黄为政一同前往庐山,为气象站进行选址工作。那时的庐山交通极为不便,车辆无法通行,解中等人只能全程依靠徒步来完成选址任务。他们在日照峰、汉阳峰、植物园等地段之间反复考量、做出抉择,整整奔波了一个星期。作为高山气象站的理想选址,日照峰无疑是最为契合标准的地方。然而,其陡峭的山坡却给建站修路以及日后工作人员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难题。经过反复的深思熟虑,解中多次在日照峰周围察看,偶然间发现正对面同等高度的一座临近牯岭镇的山同样符合条件。这座山峰顶部有着宽敞的空地,非常适合观测场的建设。此外,它地处庐山中心,东、西路皆可一览无余,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

图2:2024年庐山气象站旁的“钟亭”

拍摄:汪鑫乔

百年气象站

图3:1974年庐山气象站建站20周年纪念照,背后圆形碉堡状的建筑是“钟亭”

“当时就看中了那块空地”,回忆起那段往昔岁月的解中老局长至今仍保留着那时的兴奋之情,“来来回回地跑啊,就是觉得那边更为合适。当地政府一听说我们是气象部门的,也特别支持,还希望我们保留山顶上的历史遗迹钟亭”。后来,庐山气象站的测风仪器和日照计都安置在钟亭上,成为观风测雨的“一份子”。

事实表明,解中那时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荣获“百年气象站”殊荣的庐山国家基准气候站,以时间的验证,也给予当年抉择最有力的回应。现今,山脚下的牯岭镇已发展为庐山最为热闹繁华之地,而山顶的钟亭伴着庐山气象站,在日往月来的四季轮转中,一同览尽这倒挂银河的云海和悠远漫漫的山川。

“天气越恶劣越要往站上跑”

选址工作完成后,建站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便落到了白昉和另外两名同事的身上。白昉,1953 年毕业于江西樟树农校。在毕业后,他前往贵溪气象站工作,在那里积累了一年宝贵的实地观测经验。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被选调至庐山,参与建站工作。

由于地处高山,庐山建站的条件异常艰苦,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要把各种精密仪器从山下安全地运送到高山之巅,这绝非易事。其中,最为关键的设备是一台水银气压表,它的特殊结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绝对的平稳,既不能倾斜,也不能颠簸,更不能倒置。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白昉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了运送水银气压表的重任。他从南昌出发,一路乘坐火车和汽车,始终将仪器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全程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一次车辆的转弯、每一次道路的起伏,他都格外小心,用自己的身体缓冲着可能的冲击。当他终于抵达庐山时,仪器完好无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然而,此刻的白昉已然心力交瘁,他的双臂因长时间的紧张与用力而酸痛异常,仿若丧失知觉。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自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为庐山建站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 4 2018年4月,庐山气象站被中国气象局

认定为“中国百年气象站” 拍摄:汪鑫乔

上山后,白昉和同事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建站工作中。鉴于高山之上变幻无常的气候状况,他们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百叶箱、温度表、湿度计、风压板、雨量筒等设备的安装,并同时制作各类订正表,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精确无误。然而,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山上的气候却屡屡给他们带来严峻挑战。冬季寒潮侵袭之际,庐山的最低气温常常骤降至零下十几度。风压板上频繁结满厚厚的冰霜,必须先行敲除方可测得准确数据。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白昉每次观测都需先清理冰霜,凛冽寒风总是将他的眉毛吹得结满白霜,双手亦被冻得僵硬,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白昉回忆道,有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雪压断了通往邮电局的电线,致使气象站无法按时发出气象报。为避免延误,白昉与同事分工协作,有人留守观测,有人冒着风雪将电报送至山下邮局,最终确保了气象信息的及时传递,保障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历经一年的辛勤付出,庐山气象站得以顺利投入运作,观测设备和流程渐趋完备。该站点不但填补了江西高山气象观测的空白领域,更为全省气象服务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而气象工作者们在建站进程中所彰显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已然成为江西气象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则美谈。

“我们工作就像一场庐山恋”

庐山气象站隶属国家三类艰苦台站,亦是当时江西省唯一未通公路的气象台站。18 岁的韩万新初来乍到,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便是“单调”。他与同事们遵循四班倒工作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值班,编发22份正点电报,这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台站环境较为艰苦,冬日出行尤为困难,冰封下的石阶可谓是步履维艰,即便绑上防滑草鞋,也时常会像在太空漫步一般。他们常打趣说“一年不摔上几跤,就不算上过班”。为了保证风向、风速数据的准确,每到整点的前十几分钟他都要爬上十余米高的碉楼。在严寒和狂风中,他费力地为风杯融冰。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韩万新一干就是整整四十年。

在庐山上,有一座十分特别电影院——庐山恋电影院。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电影在庐山恋电影院首映。从那天开始,庐山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创造了“放映场次最多”、“用坏拷贝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等多项世界纪录,并且这些纪录至今还在不断的增长。“我们的工作就像是一场庐山恋,”坚守在站上的气象工作者说道。他们在庐山坚守岗位,日复一日地观测天气、记录数据,为人们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他们与庐山的云雾为伴,与山间的清风为友。他们的工作,无疑是一场特别的“庐山恋”。

图 5 2023年2月,雪后的庐山气象站全貌。

拍摄:刘莉坤

近些年来,庐山气象局的人才队伍也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95后”的新人们也加入了庐山气象大家庭,开启了他们在山上的“隐居式”工作生活。一代又一代的气象工作者,秉持科学精神,致力于气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践行气象人的初心和使命,见证了气象服务现代化的巨变。庐山气象站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陆续引进了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降水现象仪、能见度仪等专业设备,成为江西省气象探测设备最完备,种类最丰富的气象站,不仅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全球气象科学研究贡献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庐山国家气象站于2006年获评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2008年获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科普教育实习基地,也为“第四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2023庐山全球商界精英大会”等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连续获评省文明单位。

庐山国家气象站近年来积极推进庐山景区气象灾害防御服务系统建设,深化对高山云雾形成机制、微物理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全面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及旅游气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庐山·中国云雾之都”品牌形象,为庐山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在庐山之巅,风霜雨雪犹如一位忠实的史官,清晰而深刻地记录下了庐山气象工作者的成长足迹。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身于气象观测工作中,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天气条件,都不曾有丝毫退缩。

他们的默默奉献确保了气象数据的准确收集和及时发布。每一次精确的数据测量,每一回及时的信息传递,背后都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努力。他们的坚定坚守见证了庐山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匡庐山高,云雾缥缈,初心如故,无悔奔赴!

作者:傅韵洁 李 钦 李煜姗 袁崇斌

排版:陈依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