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变京郊课堂

发布时间:2024-11-28 15:40  浏览量:13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赵长顺)“这篇习作从整体到部分描写‘小螳螂’特点很具体,但如果站在螳螂的角度,是不是更有想象空间?”11月27日,北京市密云区举行“转变育人方式,培育新质学校”小学教学工作现场会。密云区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杨秀云执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课,引入AI工具,让人工智能成为学生“习作学伴”,帮助学生打磨作品,提升习作水平。

活动现场,密云区第四小学推出了九节展示课,AI工具、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让京郊课堂发生新变化。语文教师执教的《古人谈读书》,利用AI实现“古今穿越”的情境创设和学习评价,AI工具让朱熹开口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拉近人物与学生之间距离。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基础上,课堂连线AI智能体现场通话,实现评价再升华。美术教师王婷婷借助AI生成创作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启发创意思维,拓宽学生视野。英语教师彭喜红借助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学习,助力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显著提高。

“改变课堂理念滞后、教学方式传统局面,人工智能助推系统性跃升是重要的手段。”密云区第四小学校长李海琴说,学校创建“精彩学堂”“多彩学堂”“炫彩学堂”“异彩学堂”,探索“教育应用场景与技术融合、构建前瞻性教育体系、实施动态化智能管理服务、创新基于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四条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发展系统性跃升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多项以“智能”为核心的应用性实践,涉及助教、助训、助学、助评、助育和助研等领域。“未来,学校在课程体系个性化、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教与学方式私人定制、注重情境学习、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学习空间融合与智能化等方面将不断探索。”李海琴说。

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吴明奎说,密云面对区域时空局限、优质师资与教育资源不均衡、传统教学方式制约课堂质量提升等现实问题,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支点,构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蓝图,整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智慧教育体系,打造更多有知识、有兴趣、有思维的高质量课堂,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密云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作者:施剑松 赵长顺

标签: 课堂 李海 螳螂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