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山谷水景摄影的“三个注重”——羚牛谷采风体验
发布时间:2024-11-19 17:16 浏览量:14
山谷水景是摄影人、游客外出旅行观赏拍照风景常遇的水景。春天大山复苏,在山花烂漫、葱茏繁茂、丛林溪水的陪伴下,山谷间涓涓流水如诗如梦,别有洞天;夏日绿谷幽深、绵绵细雨中的潭池泉涌,演绎着秘境戏剧般的自然情节;秋时峻岭峽谷万紫千红、层林尽染,既使秋风落叶于山谷,潺潺溪水也格外增添迷人的姿色;冬季奇形怪状的巨石峭壁虽瑞雪飘洒、披银挂玉,但难舍的秋叶留痕仍飘浮在水中,川流不息的瀑布吟唱着动听的山歌。这足以验证四季都可以把山谷水景当作特殊的专题来拍。关键的是我们应对水景的自然节律和更深层次的人文思考有其注重的认知与把握。
一、注重洞察光影异彩纷呈的变化
光是摄影创作的生命线,如何运用不同的光线,拍出绝佳的水景,决不仅仅靠上苍所恩赐的别样光线,而是主要靠作者对山谷水景光感的精确认知和经验内涵的丰富积累。根据笔者多年拍山谷风景的切身体验所认知,世上没有不好的光线,只有自己不好的选景却任性怱忙匹配不适合的光线。从自然规律观看,凡是经久不息的山谷流水都是海拔颇高的大山,或上端有雪山冰川、或上面有高原、湖泊、泉眼和良好的植被才有水的积蓄与地表水的溢出。山越高山崖峭谷奇石嶙峋越多,水潭幽谷越往下探光照越显的阴暗神秘,阳光投射到山谷的面积随太阳光的降落也在减少减弱,尤其是群山森林环绕所致,遮光点也在增加,常常只有中午才感受到顶光。因此利用弱光、散射光、柔光、假阴天光拍山谷水景便成为常态光源。这类光其缺点不见投影,不会出现光怪陆离的神奇光彩,整体画面容易平淡,缺乏视觉的通透感。其优点拍水会增加水的质感、石头的肌理质感,避免了由于强光下瀑布与环境造成光影反差过大而导致水景过度曝光。弱光中其它陪体的石头光感明度、草木野花的自身色彩均有较好的天然饱和度和明度。作者可依据水面柔和光线的倒影和瀑布的格调来构思整体画面的结构。因山高沟多水景多,诚望更多人放慢你的脚步,用心用情用功去选更典型、更个性、更少有的景致去构想不同诗性寓意所表达情感的风景意蕴。尽可能做到三个不重复:不重复自己刚拍完同样的水势光影、不重复同样的构图样式、不重复同样的想法用意。让一路创作每照片各有千秋。学会在时空时间时段的变化中应用不同的光感形态,创造差异性作品。运用突然出现的光束、反射光、环境光、雷雨闪光、偶尔出现的晨光暮色拍出有跨度有惊奇有新思考的水景;运用拍照的不同慢速度营造水面流淌、瀑布垂暮的绸缎感、丝棉感、云雾感的水景;运用花草树木、象形石,甚至有生命的鱼鸟与水景有机融合提炼有穿透力、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有生命张力的光影;运用人与自然、水与生物、光与影的相随相伴,创新凝练抽象、先锋、新锐的当代影像。
二、注重发掘色彩无限可能的魅力
色彩是摄影创作中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表达元素。如用人体比喻光影则是灵魂的骨架,色彩则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血肉之躯。笔者所言除运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系统配制创作,还可运用中国古代早有独创理论与践行的黑、白、灰色系统创作。拍山谷水景在没有彩色技术前,人们普遍运用的则是黑白灰基调。中国古代绘画中就采用墨与水的融合来分清、淡、重、浓、焦的五个层次。同样其它彩色也会分出深浅生出更多颜色,这些间色、补色、邻近色、复色等彩色体系既有作者对自然的体悟,也有观念的作用。而不到200年摄影经历的国人不仅传承借鉴了祖先黑白灰的创作观念,还在新时代创新开拓中外摄影色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路径。
山谷水景重点应把握色彩的四个环节。一是对选择定位的景致进行色彩基调的确认,基调涵盖冷调与暖调、中调与对比调、风格与个性、复杂与简约、凝重与淡雅、虚与实等的个案选择。避免选项基调、构图表达样式的陈旧与重复;二是运用人的精神道德、情操志向、人生哲理等层面融入主观拟人的水景创作,让水景的客观形态、气势、格局、意境有了人性化色彩的联想情感特征,让水景升腾出生命的浪花,让作品有了灵魂的解构;三是作者对定位的水景主体与环境进行缜密的哲学思考,找准心中的命题,剔除更多繁杂多余表象的记录性元素,增加简约隐喻意象元素构成艺术表达的视觉语言;四是在赓续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谱系的前提下,着力对色彩理论与色彩运用的创新,比如主观色彩、抽象色彩、超现实色彩的试验型水景创作。再如再度以新观念启动新黑白水景摄影,这将为全方位的风景摄影提供了百花齐放色彩变革的新思路新风格。
三、注重塑造小风景拓展大文章的影像
有人认为拍山谷水景不算是什么大风景,依据狭长的沟壑地理位置,充其量是微型题材的小风景,没有什么大美可言,算是擦肩而过摄影小品。而笔者认为回归自然的本真才是评价至高的美、崇尚的美之天然尺度。真正的美没有大小风景、题材之分和地理区位优劣之分。当代美的欣赏既有文化国度、智慧眼界差异的反映,同时又有了已超越人积累的知识判断与情感活动的局限。
山谷水景虽大多不见气势磅礡的壮阔水溪,但它却从不自大炫耀,鞠躬尽瘁的身段隐藏于大千世界群山峻岭的深谷间,甘愿寂寞而守候,千秋万代从未间歇,默默承载着天地与人间的生态生存生机生命的荷载。它的每一个气场景色虽小却同样有浩瀚无际江河湖海的性格与品质、和谐与包容、胸怀与担当;它同样有气韵之美、意境之美、光彩之美、生命之美和心灵之美的眷恋特征。山谷水景也着实是人民江山的生命共同体,倘若用荡气回肠的长江之歌豪迈气概、用奔腾不息黄河气势的民族激情去聚焦山谷水景,可以想象与折射出万水千山总有的家国情怀,所谓山谷小风景会抒写“爱我江山、还我江山”的大文章。我们会从摄影人多彩多种可能的影像中领略到中国古今艺术审美的精髄、华夏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中国精神与力量的传承谱系,同时我们会再接再厉谱写以新质生产力全面振兴辽宁现代化的摄影新篇章。
图片说明:2024年10月我们自驾车组成8人小分队历时21天,紧密围绕秦岭、太行山的脉系,前往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摄影采风。当月23日下午4点至6点进入羚牛谷拍片。本组照片是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下山栈道专项拍的羚牛谷水景。牛背梁座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这里主要呈现秦岭山川地貌,地处秦岭东段,其海拔1000米延伸至2802米。这里有秦岭的冷彬、杜鹃林带、高山草甸以及第四纪冰川遗迹等,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天然的大氧吧家园。我们亲身体验到秦风楚韵交汇处形成有别于北方所特有的语境、饮食、民居、风土民情的文化。站在黄河、长江分水岭,我们感受到踏上“中华脊梁”纵览华夏壮丽奇妙山光水色的自豪感,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保护羚牛及其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秦岭深处牛背梁的羚牛谷又是足可狂拍一天的美景。这里全程峡谷3.7公里,进谷探寻时而宽阔明亮通透、时而峽窄蔽日遮空扑朔迷离。谷里峭壁顽石生长着4亿年前的苔藓,众多石桥栏杆都挂落青苔,仿佛人们在穿越历史的时空。这里有三峡八瀑、八园十桥、三十六潭,水溪两岸山高林密、奇石遍布、瀑布潭池水澈漂幽,可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难得的仙境……因未带三角架只能依托树木、石头、吊桥、栈道栏杆来固定相机慢速拍摄水景。
图文作者:刘志超,辽宁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特邀摄影师、辽宁《影像评论》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