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杰:温泉与医养相结合,打造温泉医养产业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11-19 09:51 浏览量:26
坚定的中医药守护者
执着的中医药事业推动者
目前全国中医药界
最为权威专业盛会——
中医药科学大会和中医药文化大会
创立者
刘峻杰
目前世界风云变幻,遭遇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的发展到了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按照我党中央的说法,我国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别提出了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
“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的高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仇视,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国家安全全面进入激烈的博弈状态,中国没有选择,只能发展不能后退。创新发展就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这个时代的足音。
温泉医疗价值贯穿古今
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
温泉旅游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温泉经济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中国是世界上温泉资源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泉质种类最多样、人类利用历史最久远、温泉文化蕴含最深邃、当前产业规模最宏大的国家。据九十年代《中国温泉资源》一书不完全统计,全国25℃以上温泉多达2796处,现在统计3000多处。与此同时,中国也具有现代服务产业链拓展的广阔前景,具备建设世界温泉大国、温泉强国的潜质。
温泉在我国古代称为“汤”,是作为“疗”被文字记载下来的,我国最古老的古籍《山海经》中就已出现温泉的记载;《水经注》也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汉代天文学家张衡还专门写了《温泉赋》,文中写到:“览中域之珍轻,无斯水之神灵。……六气淫错,有疾疗兮。温泉泊焉,以流岁兮,除苛,服中正兮。熙哉帝哉,保性命哉。”。这表明古时人们对温泉的医疗价值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历代帝王都对汤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留下了很多历史故事。如陕西的“华清池”,就见证了姜寨先民经历了 夏、商、周、秦汉、大唐至今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最知名的温泉。又比如,明清时期中国温泉文化基本普及到了全国区域,北京小汤山温泉更是建起了汤泉行宫,康熙写下了“温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的诗句,而乾隆御笔“九华兮秀”和慈禧太后“浴池”遗址至今犹存。这说明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温泉这种“无药之药”的情有独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最为自豪的
珍贵文化和科学遗产
中医药具有5000年的发展史,它的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的医疗理念和养生、保健、治未病、以及众多的适宜技术经过了漫长历史的验证,成为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健康保证,它不但是科学而且是最为先进的科学。
大家可以看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让人类陷入大灾难之中,我们一向认为最为先进的西方国家医疗体系全面崩溃,据最新统计美国累计确诊高达5000多万例,死亡已超80万人,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累计确诊只有12.8万人,死亡人数5600多。
这个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国粹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是中医药再次拯救了我们中华民族。因此可以证明中医药是中国人民的守护神,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健康法宝,对于世界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政策加持之下
温泉产业创新与突破
我国温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温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还远低于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虽然大家努力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加入了消费金融、信息化辅助、新技术加持、需求的开拓,但是由于传统经营模式没有突破,终究没有换来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这让业内人士十分苦恼,大家清楚地知道问题是在创新发展方面遭遇到了天花板,但如何突破这个天花板,破解面临的发展困境,是摆在我们每个温泉从业者面前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温泉文化特色和本质内涵是决定温泉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中医药的重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老年社会的提前到来,这些都为中国温泉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从温泉政策层面上看,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都陆续出台多项关于促进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里,就明确提出了“发展温泉旅游,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的规划;2021年9月10日,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
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已经对包括温泉行业在内的地热能开发提升到了更高层面,寄托了更多的期望。同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结合中医技术理疗充分发挥疗效
温泉与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势所趋
温泉是生命赋能与健康维养的药性资源,其富含各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利于人们调养疾患,康复伤病。中国古代医药典籍(如《本草拾遗》等)明确将温泉列为医病方剂。
温泉与医养相结合,是温泉产业发展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也出现一些温泉机构摸索与养生结合的经营模式,增加了按摩、艾灸、药浴、砭石疗法、理疗等服务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显然是一种初级的探索,从本质上还没有改变温泉的洗浴主体功能。
中医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不是物质条件与中医技术的简单相加,要具有独特的医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国内外一些专业性温泉医疗机构连续50年以上的临床实证医例统计,温泉对诸多慢性病、退行性疾病、亚健康等疾病,经一定时段温泉泡浴结合中医技术的医疗理疗后,确有比较好的疗效。
但我们必须知道,温泉医养只有在中医思维指导下的温泉+医疗+康养,才能激发出温泉真正的医疗功效,才能促进温泉矿物元素与人体的有机交流与融合,从而达到人体养生治疗保健的目的,同时这也是一个温泉产业升级的过程,必然提升温泉的经济效益。
△ 2021中国泳池温泉SPA行业第六届优秀企业评选颁奖盛典 刘峻杰为获奖企业颁奖
试想一下,现在的游客(只能称“游客”)到温泉来,只是作为洗浴项目来体验,下水一次而已,有谁愿意在一个地方逗留多日呢?再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温泉按照自身功能特色按照病种分类,辅以多种中医药康养治疗手段,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温泉+养生+治病+文化+旅游的整体健康需求,增强疗效,将“游客”变成有健康需求的健康养生和改善疾病痛苦的需求者,又会怎样?
一方面他们得到了一个阶段的疗愈的同时,又享受到原有的文化旅游体验,是多么吸引人的想象啊!而医疗是需要疗程的,入住的时间多倍的延长,这样就使得温泉为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经济效益必然大幅增长。当今,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老年人群的迅速增长,尤其人们对于健康的迫切追求,温泉医养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