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让唐诗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8 13:06 浏览量:16
继去年《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热播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再度推出打造了系列第二季《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节目中,“初唐四杰”、孟浩然、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等诗坛巨擘,从古籍中走出,跃然于屏幕之上,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借助沉浸式的场景营造、高品质的视听享受,以及创新技术的巧妙运用,节目带领观众深刻体验大唐诗人的生命脉动,彰显唐诗中流淌的中华文脉之气韵、气象、气魄。
观众与诗人之间的“心灵对话”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采用沉浸式的叙事手法,精心构建了一场观众与诗人之间的“心灵对话”,让观众和大唐诗人“双向奔赴”。在这里,观众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他们陪伴诗人共同走过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亲眼”见证一篇篇传世佳作的诞生,深刻理解诗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诗人独特的人生气韵。
例如,在《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首期节目中,观众得以追随王勃的足迹,“穿越”时空,体验他短暂却传奇的一生。王勃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却也因一时意气写下《檄英王鸡》而遭遇贬谪。当他来到滕王阁,挥毫泼墨,写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之时,这不仅是他在人生低谷时的深沉感慨,更是对浩瀚宇宙的深刻思考,对命运无常的深切体悟。
深入剖析唐代的发展脉络
从历史的纵向维度着眼,节目带领观众深入剖析唐代的发展脉络。“初唐四杰”之雅丽,成功地将唐诗的题材从宫体诗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其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诗人涌现,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题材与风格,共同绘就了盛唐时期的多彩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气象。而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则如同一面历史的铜镜,真实反映出当时权力的变迁与战争的苦难,让观众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另一面。当镜头转向李商隐、杜牧等晚唐诗人时,节目又将带领观众“亲眼”目睹一个非凡朝代的日渐式微……
为中华文明增添“诗意”的注脚
从唐诗内容的维度出发,诗人们各自以独特的笔触,为中华文明的气象增添了丰富的注脚。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以其空灵自然的韵味,延续了中华民族对田园生活质朴而深切的向往,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骆宾王、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则以壮志凌云的笔触,书写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而李白的诗篇,则以其天真烂漫、豪放不羁的表达,彰显了中华民族基因中那份不可遏制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成为了人民自由精神的嘹亮歌唱。
唐诗扬中华文明之气度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性格鲜明的诗人形象。王昌龄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一佳句,勾勒出一幅各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深刻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天下大同”理念,以及对人类命运走向的深切洞察与前瞻性思考。这种跨越时空的智慧,与当代人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不谋而合,展现了古今之间在追求和谐世界与美好生活方面的深刻共鸣。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不仅见证了这些理念与智慧的传承,还让观众得以深刻了解到孟浩然其名字源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典故,其中蕴含的义利之辨,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而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诗,不仅勾勒出一幅幅宁静优美的田园景致,更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旨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远境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
- 上一篇:中轴申遗这些年…
- 下一篇:什么样的男女最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