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炼气功多年,却收效甚微,揭开情绪和练气功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4-10-25 07:13 浏览量:16
一、一个被掩盖的问题
气功似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众多的男女老幼。
一种倾向总是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当人们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功法顶礼膜拜、虔诚追求之时,却没有注视到另一种现象:为什么修炼气功数年,却收效甚微,依然病魔缠身。更有甚者,鼎鼎有名的气功师却活不到耄耋之年,达不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与全国全世界的老寿星相比,气数相差甚矣。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这里存在一个情绪与气功的问题,即大修炼与小修炼的关系问题。探索、搞清这个关系,对整个气功的发展与提高,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情绪与气功的关系
情绪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不同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任何人都处于一定的时空、一定的环境中,即使遁入空门的僧人,隐于深山的道士,都存在一个情绪问题,或者说精神状态、心理状态问题。
情绪有两极性,即良性情绪与恶性情绪。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古今有不少论述,不再赘言。现在让我们着重研究一下它和气功的关系。
第一,任何气功都要“涤除玄览”,进入清静。入静程度之深浅,深观远照之高下,决定功夫之优劣。
有的练了多年功,始终未能很好解决入静问题,原因就在于不良情绪的干扰。打坐、站桩,应当“万念俱灭”,人物两忘。恰恰相反,他们则是万念丛生,思绪如潮,往事如织,“剪不断,理还乱”。坐、站的时间越长,想得越多。表面看是练功,实际上是想事。功从何来?
第二,主宰着人体生命的是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
练功就是旨在提高大脑皮层调节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有序、平衡和协调。这就是真正的功。如果在短暂的时间内出了一点功,但是事后又受到不良情绪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干扰,那点功很快就烟消云散。古人称大脑皮层调节功能为“元神”,思维、意识为“识神”。假若你不能克制、削弱“识神”对“元神”的瓦解,可以断言,不论练什么功都将一事无成,一败涂地。
第三,即使有的人在一定时期内练出了功效,以至小有名气或名声大振,但后来由不良情绪而发展为心理变态、人格分裂,失去了心灵上的纯洁与空无,使酒、色、财欲终日缠身,也必然使原来的功力锐减,以至丧失殆尽。功德与功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高层次的功能来源于高层次的功德,高层次的功德必然产生高层次的功能。功德无量,功法自然无量。
由此可见,不良情绪对气功的影响是多么严重。不修功德,只修功法,难成正果。当今,“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稀如麟角”,其源盖出于此。
三、良好情绪是练功的前提
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任何人,包括老幼妇孺、练功者和绝大多数非练功者,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保持良好情绪的关键在于自我调节。我们把这个调节称作第一次调节,练功为第二次调节。
自我调节从根本上看有以下几方面:
一曰彻悟。彻,通也;悟,明也。彻悟就是对人生、世事、社会、宇宙通达明白,从无知、迷惘、困惑中觉醒过来。人在旅途中,遇到的无非是吉凶祸福。吉来福临,心旷神怡;凶降祸当,烦恼痛苦。“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可掌握自己的命运,又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不了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制约,摆脱不了意外的灾难,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灾难、挫折和坎坷是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引出好的结果,使自己的意志、心灵经受一次大修炼、大调节,从而使精神实现一个大飞跃、大升华、大彻悟。彻悟之时,即得道之日,得道者最聪明,最富有智慧。
二曰淡化。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说过:“夫善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弃声色,三曰廉财货,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这薄、弃、廉、损等,实际上就是对名利、金钱、声色、滋味等采取淡化的态度,就是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高,那么重,视名利如烟云,视金钱如粪土,从世俗的王国里跳出来,进入一个高层次的世界,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及时行乐”的陈腐观念决裂。对一些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烦恼之事,也要淡化之,将它逐渐从意识中消除,从记忆中抹去,过去了便过去了。“放下心来,便是真悟”。
三曰解脱。自我调节,实际上也就是自我解脱、自我解放。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智者不追求快乐,只寻求烦恼的解脱。”人皆有烦恼和痛苦,而且正如尼采所说:“生物愈高等,痛苦也就愈大。”现在一些人,特别是退休耆年之人,大的方面倒没有什么,往往被家庭琐事搞得心烦意乱,不得安宁。有的能够“拯救”自己,超越自我,有的则始终挣不开这无形的“羁绊”,甚至带着烦恼、痛苦死去。
人生有几大转折,由社会走向家庭是其中一大转折,这里确有个适应的问题,要逐渐学会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个过程就是解脱的过程,渐悟的过程。要圆满地完成这个过程,使自己从烦恼的此岸渡向欢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