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医医院:把汉派中医药故事写进江城百姓生活诗篇

发布时间:2024-10-21 18:20  浏览量:3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台上,太极拳表演行云流水、轻盈敏捷;台下,观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幕式上,武汉市中医医院带来的太极拳表演,吸引全场市民的眼球。

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二期住院综合楼。

至2024年,武汉市中医医院已经连续两年承办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与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中医团队、老字号中药“名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共襄盛举,一展武汉市中医药行业新风采,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发展氛围,打响“汉派”中医药文化品牌,与市民共绘健康未来蓝图。

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武汉市属唯一一家大型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自1955年建院以来,武汉市中医医院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不断守正创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株小草造福世界。武汉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郑承红表示,医院将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频,讲好汉派中医药文化故事、擦亮汉派中医药文化名片,持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文化在建设卫生健康事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新光彩。

医院承办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系列大赛,为中医药人才搭建交流平台。

10月19日,在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开幕式上,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太极拳表演,迎来阵阵喝彩。

■ “中”字底色推动汉派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新增一批中医“大师”“名师”

今年8月,66位同志荣获第三届武汉中医大师、名师等称号,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刘爱民等10人入选武汉中医大师,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的李旭成、张义生、黄金元等人入选武汉中医名师。武汉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又添新动能。

武汉中医大师、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刘爱民为市民义诊。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技术”代表性传承人蔡建新为患儿辨识体质。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武汉市中医医院加快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凝心聚力擦亮“汉派”中医药品牌,助力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次当选武汉中医名师的李旭成,是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主任,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医急救学科发展,入选2024年第一季度“武汉楷模”。他大胆地提出中医急救理论,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在急诊重症病人的救治中,中医药参与率98%以上,大大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还牵头先后成立武汉市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湖北省中医急诊专科联盟等,建立起中医药急危重症诊疗学术体系,为省内外中医急诊医师搭建起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遗余力地带领区域中医急救专业的提升和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义生(右二)展示非遗技艺。

本次当选武汉中医名师的张义生,是医院综合药学部主任药师,也是医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汉派非遗项目的发扬与推广,运用传统智慧更好地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他在传承“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的基础上遵古创新,带领团队改良冬病夏治敷贴膏药,发明出摊涂更方便、用量更精准的新型膏药载体,改良敷贴药膏的制作工艺,减少敏感人群敷贴起泡的发生。汉派冬病夏治黑膏药的创新研究多次获得国家专利,深受群众喜爱,成为汉派中医药的一张响亮名片。

中医医院就要做足“中”字文章。今后,武汉市中医医院将持续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和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夯实中医药创新发展基石。

■ 守正创新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多个中药制剂获批 中医经典病房彰显“中医力量”

创新为中医药发展增添活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武汉市中医医院积极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攻关,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

院内传统中药制剂来源于老专家经方、验方,临床作用显著,使用经验丰富,是中药新药的“孵化器”,中药制剂的开发因而成为中医医院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武汉市中医医院实施“中药制剂沉睡唤醒工程”以及“中药新制剂开发应用工程”,深入推进中药制剂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目前,全院使用的中药制剂达百余种,其中省药监局批准的文号制剂超过40种。

在传统制剂、炮制工艺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医院自主研发出麻甘止咳合剂、消食合剂、消石利胆丸、润肺益肾饮等一批优质中药制剂,疗效理想、用药更方便。为不断提升中药制剂的研发能力,武汉市中医医院还高标准建立了制剂中心和煎药室,加大研发力度,结合临床经验和数据,持续开发新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两年医院喜讯频传,肤鲜洗剂、辛香通窍膏、咳喘膏等6个新制剂品种通过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这意味着,又一批简便廉验、方便携带使用的中药制剂,将在不久的将来惠及更多患者。

“中医经典病房”是个新名词,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探索方向之一。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的肾病科住院部,就有这样的“穿越病房”:西医基本功扎实的医护团队,利用中医思维解析疑难疾病,运用中医经典、中医适宜技术等,为患者提供绿色高效的健康服务,“中”味更浓、“医”效更强。

今年夏天,81岁高龄的杨老爷爷因为泌尿系统功能性病变,突发尿潴留,面临终身留置导尿管,严重影响老人生活。住进中医经典病房后,肾病科王刚主任团队制定了以温通为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汤药、针灸、手指点穴、足浴等中医疗法多管齐下,老人病情很快好转,家属送来锦旗和手写的感谢信:“我对中医从半信半疑转变为深信不疑。”

■ 与时俱进引领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门诊大厅“请进”中药茶饮铺 送优质中医药服务到社区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文明几千年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博大智慧。通过打造“汉派膏方文化节”“冬病夏治伏贴节”,进社区开办义诊、讲座等方式,武汉市中医医院创新性推广中医药文化,让“草药香”融入群众生活“烟火气”,回应群众健康生活需求、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夏养阳,在夏季天气最热的“三伏”时段,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调理或治疗,能缓解或消除某些在冬季易发的疾病;秋冬养阴,在寒冬到来之际服膏滋补,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地度过寒冬。冬病夏治和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也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最佳体现。武汉市中医医院至今已举办29届“冬病夏治伏贴节”,市民一家三代组团到医院贴三伏贴;举办44届冬季进补“汉派膏方文化节”,参与人数逐年上涨。第45届冬季进补“汉派膏方文化节”系列活动将于今年11月初启动,目前已有不少老病友赶到医院咨询、预约“开路方”,为即将到来的膏方进补“投石问路”,以增强进补效果。医院将坚持辨证论治,以“一人一方”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极具武汉地域特色的制膏处方,经过24道工序精心熬制膏滋,为亚健康、身体虚弱或是外科手术、产后、重病后的患者调养身体。

在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现场,市民热捧医院“百草茶坊”的中药茶饮。

在2024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现场,市民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展区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聚焦群众健康需求,武汉市中医医院还推出不少创新举措,开发出中药防病香囊、安神香囊,配制中药养生茶饮等,深受群众喜爱。今年7月15日“头伏”首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贴三伏贴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医院将中药茶饮店“百草茶坊”搬进门诊大厅,可提供酸梅茶饮方、疏肝和胃四季茶饮方、玫瑰润颜茶饮方、健脾三仙茶饮方等多款养生茶饮。贴三伏贴、喝中药茶饮,打一套养生组合拳,轻松养出好身体。

“听完讲座,知道秋季养生要早睡早起,今天回家就调闹钟。”9月26日重阳节前夕,在汉阳公园义诊现场,市民陈女士说。当天,武汉市中医医院携手汉阳区委老干部局举办中医中药江城行健康义诊和健康讲座活动,骨伤科、治未病科、脑病科、风湿科、皮肤科、针灸科等多位专家组团前往,为市民解答健康疑惑,讲解秋季中老年人养生知识,为群众送去特色制剂及常用药品。每月开展义诊、讲座活动,医院风雨无阻地将中医药健康知识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深度发扬治未病理念,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 在新起点讲好汉派中医药品牌文化故事

汉阳院区二期住院综合楼投用 激发中医药行业新活力

武汉市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怎样讲好汉派中医药品牌文化故事?武汉市中医医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苦练宽肩膀、攥成强拳头,全方位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唱好主角戏、铺展新画卷,将汉派中医药品牌推广到省内外,展示武汉中医药行业新活力。

2015年底,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一期投入运行,填补了当时汉阳片区没有三甲医院的空白,也标志着医院“一院多区”格局形成。经过数年发展,汉阳院区硬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周边居民就医优选,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

今年8月1日,医院迎来发展的新起点:汉阳院区二期住院综合楼全面开放投用。新大楼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50张。在新大楼里,将云集骨伤科、脑病科、肺系病科等特色专科,而原本就是优势专科的妇科则增加至3个病区,规模扩大、诊疗能力提高。今后,群众到汉阳院区来看病、调理身体更加便捷,住院环境更舒适,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更高。

低头“练内功”,昂首“走出去”。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武汉市中医医院着力打造“汉派”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了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致力于挖掘整理更多名老中医临床应用中药炮制品经验,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人才培养,传承推广“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汉派膏方”“汉派骨伤”“汉派冬病夏治黑膏药”品牌驰名荆楚,非遗技艺传播至甘肃、内蒙古、江苏、上海等全国多个省市,不断“出圈”。

武汉市中医医院第45届汉派膏方文化节将于11月初开幕。

武汉市中医医院院内“明星”中药制剂,体现中医简便验廉优势。

草药飘香的武汉市中医医院里,还搭建起武汉市中医药人才的交流平台。医院是湖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湖北省中医药膏方人员培训基地和武汉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每年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人才300余人次。

今年9月,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武汉市中医医院承办的2024年武汉中医药系列大赛在该院开锣,来自全市各区、各市属医疗机构的杏林青年们秀绝活、展风采,展示了武汉中医药青年力量。

杏林济世践初心,传承创新续华章。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张瑶表示,在“精诚 创新 聚力 笃行”的优秀医院文化指引下,在新百年新征程上,医院将不断向“新”突围,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向着“人民需要”方向阔步前行,为健康中国奋力书写中医药传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