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深化改革风正劲 文旅融合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10-17 14:41  浏览量:3

近年来,在濉溪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文旅体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着力点,通过融合、集合、聚合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加强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古琴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多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创建体育强县示范县、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推动文脉传承浸润城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旅融合好戏连台,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行稳致远。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权益保障有力。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濉溪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积极承办安徽省第二届鼓书曲艺大赛、安徽省第十届曲艺展演等省域活动10余项。2023年,三次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及区域性的小戏、征文等大赛且均获金奖,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省级非遗项目“商派面塑”纳入我国外交物资及合作伙伴资源库,泥塑作品《临涣茶馆》获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三等奖。两家集体分别入选第六届、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文艺院团先进集体,一人当选安徽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品牌效益逐步凸显。濉溪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得天独厚、古今兼备,素有“红色热土、运河古镇、嵇康故里、琴韵酒乡”之美誉。全县现有A级旅游景区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村)4个,省级特色美食村1个、省级特色美食名店1个,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2人。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及小李家指挥部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入选“安徽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濉溪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全省十佳夜游街区和十佳落地项目等省级以上殊荣5个。2023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4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文物古迹保护发展,开发利用成绩斐然。濉溪文物资源特色鲜明,自成一体,极具保护抢救、研究利用价值,运河文化、墓葬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位置。多年来,当地实施柳孜运河遗址环境整治、临涣城墙保护修缮等工作,累计投入保护和建设资金3亿多元,完成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面积20万余平方米。配合省考古所发掘古遗址6500余平方米,清理古墓葬120余座。其中,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被专家誉为“目前国内已发掘的酿酒遗址中规模最大、遗迹要素最多最全、出土文物标本品级高、种类丰富”。柳孜运河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濉溪县被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柳孜运河遗址入列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名录。召开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会,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濉溪县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达245.29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2.63平方米,经常参与锻炼群众36.36万人,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口比例达39%,每千人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人。坚持深化体教融合,推广普及青少年射箭、体育舞蹈等特色项目,濉溪县新城实验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支持指导各体育协会承办区域赛事,举办首届长三角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等活动20余场次,竞技体育硕果累累。2023年,在全国和全省县级青少年射箭等赛事上,濉溪县代表队共获金牌36枚、银牌42枚、铜牌50枚,其中国家级金牌3枚。

新闻出版持续发展,广播影视亮点纷呈。农村有线电视“小片网”工作走在全省最前列,在全省农村广播电视传送秩序管理工作培训班作经验交流发言。应急广播户外终端覆盖全县213个行政村,完成终端建设2992个,实现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为重要信息播发提供最快捷的发布平台。充分发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让银幕在农村大地绽放光彩。濉溪县文旅体局获评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濉溪县唯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肖干 李莹 丁桂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