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必上《大学之道》中“知止而后有定”的“有”该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4-10-16 16:36  浏览量:2

租的陪读房,原来的马桶、燃气灶都不能用,勉强商量着换了新的。

过了几天,发现油烟机也不能用了。踌躇了好多天,咬牙去买了新的。

接下来,就要慢慢适应新的居住环境,以及旁观孩子们的学习。

前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完成了高中语文课本选择性必修上册的《论语十二章》,感叹古代的“经”真的很难读懂。

昨天开始读礼记的《大学之道》,发现更加不好读。老实说,如果草草而读,其实也并不难,但是,如果要深究每一个字,就极其不容易。

怎么一个不容易法呢?

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平常字,但你就是不好解释,更加不好译。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读这么一小段,我就遇到三个问题:

1、“道”字

“道”字的义项非常多,同时,“道”还是一个哲学概念。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此处的“道”译作“宗旨”,就会有一个问题:到底最初是谁把此处的“道”译作“宗旨”的呢?这是唯一的?还是诸多词语中的一个呢?

我反复检索“道”字,发现此处的“道”译作“宗旨”也可,“核心”也可,“精神”也可,“纲领”也可。

真是头疼啊。

2、“在”字

这一小段中的三个“在”字,按照文义,应该译作“在于”,但是,这个“在于”到底是什么词性呢?在哪本字典中能查到呢?

反复查,发现尹君《文言虚词通释》P693注:在,动词,表存在,古今相同,可不译,有的可译作“在于”。

查实了,就心安了。

3、“有”字

“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有”字,到底应该怎么译呢?

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个“有”字,可是,真的能忽略呢?

假设此处的“有”字是动词,有无的“有”,那后面的“定”字就应该是名词。

可是,后句的“定而后能静”中的“定”就应该是名词,可是,这一句的“定”明显不是名词,是动词。

如果后面的“定”字是动词,那么,“知止而后有定”的“定”也应该是动词。

如果“定”是动词,那么,“有”字就不应该是动词。

如果“有”字不是动词,那么,显然就是助动词,和后面的“能”字是一样的词性。

那“有”字能作助动词吗?

检索各种虚词词典无果,只在徐仁甫先生的《广释词》一书中,P72注:“有,助动词,犹‘可’。”可见,在某些罕见的时候,“有”字是能训“可以”的。

解决了这三个字,那我们抛开解经的内涵,单从字面上,可作如下理解: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试译:大学的纲领,在于显明最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百姓,在于自处在最好的(境界)。知道至善的境界然后可以志有定向,志有定向然后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然后能够所处而安,所处而安然后能够处事精详,处事精详然后能够得其所止。


现代人读古籍,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理解文字的言下之意,鲜有人从文字的明面上意思来试图解读作者的本意。

“经”真的很难啊。

以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