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以影像故事让“青绿千载”

发布时间:2024-10-16 15:02  浏览量:2

如何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好所有艺术创造者的故事,任重道远,未来可期——这是跨越时空的影片《只此青绿》留给我们的余音。

■刘效仁

一个北宋的男孩希孟,一卷《千里江山图》,在近千年后的今天,走上了国庆档期的大银幕。一幅色彩斑斓、构图精妙、富有诗意的画卷,凭借触动灵魂的审美体验,直抵人们心灵深处。由电影人和舞蹈家共同演绎的电影《只此青绿》,或将同《千里江山图》一道,留给今天,也留给未来。

电影一开始,谢素豪饰演的现代文物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潜心钻研,被北宋少年画家希孟的精湛才华而震撼,更为他18岁的短暂生命而扼腕,决定跨越近千年时空,走入他的内心,进入希孟的创作生活。由此,他以“展卷人”的身份,目睹了天才画家呕心沥血地忘我创作,与无数手工匠人同心携手,历尽千辛万苦创作出传世画卷的历程。在这幅空前绝后的艺术巨制中,包括帝王在内的30多枚印章是对希孟短暂一生的至高评价。然而,画幅上独独缺少了作者的名字。于是,电影开始了“问篆”的生动叙事。

跟着“展卷人”的脚步探寻《千里江山图》,我们能够看到,这幅画作里藏着作者的心灵史。“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对于一个年仅18岁的青年来说,那方丘壑就是对艺术的酷爱,对绘画的寻索,对青绿的执着。在影片的“习笔”一章中,展现了希孟从小进入翰林图画院,快乐学习生活的场景。“孺子可教”的赞赏激励,不仅给了希孟绘画技巧的传承,更赋予他对艺术的挚爱和对创作的自由,也使得他懂得了绘山河必当有的自然实践。

而影片中的“听雨”一章,堪称希孟与自然交融,天地人合一的精彩体现。在雨中,希孟像孩子般的欢快、跳跃、翻腾,直到躺在雨水中,仰视天空的高深,谛听雨水的奏鸣,人和天、地融汇一体,那青绿一片的世界,使他获得了描述自然的悟性与能力……

当然,艺术创作的过程并非只有灵光乍现的愉悦,更少不了潜心研磨、反复推敲的艰辛。“苦思”一章,再现的就是希孟被千锤百炼的历程。多卷绘画都得不到权威的认同,苦心孤诣的创作受到无情漠视,希孟却在灰心失望中再次点燃心中的激情,在殚精竭虑中苦思冥想,终于绘就了《千里江山图》。那静止的青绿,流动的青绿,热烈的青绿,孤寂的青绿,都化作千里河山的壮美及绚烂。

可贵的是,影片不仅聚焦希孟个人的创作心路,更呈现出了《千里江山图》背后的一部手工匠人创造史。被誉为舞坛“双子星”的两位导演周莉亚和韩真,从《千里江山图》和希孟的故事中提炼出了“青绿”的意象,自然也有了“舞绘江山”的写意化表达。那幕精湛美妙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2021年首次于北京国家大剧院展卷,迅疾刮起了一股青绿的旋风。70余座城市的600多场演出,场场“一票难求”。而电影《只此青绿》不仅继续了“青绿”这个意象的畅快表达,而且增加了画作形成所需的篆、绢、颜料、笔、墨等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工艺,使这一系列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从幕后走上了前台。既让观众感受非遗技艺炉火纯青的艺术,也让人们看到了画作背后更多默默无闻手工匠人们的价值——

“唱丝”中,那山水间的作坊,从蚕丝到丝绢,在白衣女郎们舞动中翩翩而成;“寻石”中,那跋涉攀登,寻找彩色石头的老者,将色之精华青绿研磨;“淬墨”中,一群汉子用刚劲有力的舞姿,“书写”了制墨的艰辛与劳苦。还有制笔女工匠心独运的舞蹈动作,如真如幻。正是有了劳动者的集体性创造,才有了《千里江山图》中那天地之间的山石青绿之美。为展示笔、墨、绢等非遗文化的创造,多位传承人直接参与了影片的制作,使技术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达到了完美契合。

《千里江山图》背后蕴藏着的,亦是宋代的风俗与文化史。在宋朝发达的市民经济中,与诗歌、艺术相关的各类群体活动不胜枚举。纸张的大规模生产、雕版印刷术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宋朝人的识字率。宋代画家也开始更细微地描述生活,融入自然。宋代的社会环境,无疑是《千里江山图》画卷得以完成并被收藏的重要背景。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这是电影《只此青绿》片尾的字幕。由于《千里江山图》使用的是矿物染料,极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故千百年来只公开展览过四次。尽管当下的保存条件日渐成熟,但让“青绿千载”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当代光、声、电等音像技术加以演绎和传播。不仅让中国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滋养心灵的同时,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同时,亦当借此高科技手段,让青绿走向世界,让世界感知青绿,搭建起古今中外对话的文化桥梁。

银幕上,在《千里江山图》展出现场,跨越时空的希孟深深地鞠躬致敬,既是对观赏者,也是对传播者。如何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讲好所有艺术创造者的故事,任重道远,未来可期——这是跨越时空的影片《只此青绿》留给我们的余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