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治过敏性紫癜合并癫痫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4-10-09 18:02  浏览量:2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季阳 周敬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杰名老中医工作室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血证”“紫癜”“紫斑”“紫癜风”“葡萄疫”“肌衄”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各年龄均可发病,常见发病年龄为2~8岁,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多见。

本病在病因上,内因在于小儿正气不足,外则责之外感风热及饮食失宜。初期多见实证;病久多致虚证,或虚实夹杂。风热伤络、血热妄行是其主要病理基础;血不循经,流溢脉外,渗于皮下导致紫癜及各种出血是主要病理变化;瘀血内阻,气血及脏腑功能紊乱是病程迁延的主要因素。治疗上不外祛因和消斑两方面。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辅以祛风通络、缓急和中;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紫癜为离经之血,皆属瘀血,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

痫证,又称癫痫,是以发作性神情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症的疾病。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西医学的癫痫属于本病范畴。“痫”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在“婴儿病痫方”专条中有记载:“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并用雷丸药浴治疗。这是医学史上有关痫证名、症、治的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称本病为“癫疾”,属“胎病”,认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灵枢·癫狂》云:“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指出痫证发作前的临床表现。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指出,惊恐、痰涎、外感、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卷十一》谓:“大凡风痫病发,项强直视,不省人事,此乃肝经有热也。”提出肝热致痫。朱丹溪《丹溪心法·痫》指出“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引发本病,主张“大率行痰为主”,对后世影响较大。明代龚信《古今医鉴·五痫》曰:“治之……俱宜豁痰顺气,清火平肝。”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定痫丸,至今仍为痫证治疗的常用方剂。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痫病》提出阳痫、阴痫的分证方法及治则治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癫痫》主张以虚实论治本病。王清任《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则认为,痫证的发生与“元气虚”和“脑髓瘀血”有关,亦有参考价值。

痫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本病主要为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脏气不平,阴阳失衡,而致气机逆乱,风、火、痰、瘀等邪闭塞清窍而发病,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元神失控。病理因素涉及风、火、痰、瘀等,其中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治疗上,应抓住标本虚实,发作期,急则治其标,清泻肝火,豁痰息风,开窍醒神定痫;缓解期,缓则治其本,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养心安神等。

过敏性紫癜与癫痫,临床常规上是作为两种疾病辨治,但过敏性紫癜可以合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异常,主要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脑病等。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两病都有本虚标实的现象,病因上都有“风”“热或火”“瘀”的影响;治疗上虽各有侧重,但也不失整体。笔者跟诊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张杰学习,现将张杰辨治过敏性紫癜合并癫痫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姜某,男,4岁,2023年12月22日初诊。有过敏性紫癜、癫痫病史,现激素控制,皮下红疹已消。刻下:癫痫时发,发作时咬牙,翻白眼,神志不清,痰声漉漉,前额痛。舌红,苔白,指纹淡白。

辨证:痰瘀阻滞脑络。

处方:生黄芪15g,党参10g,乌梅15g,五味子6g,制南星10g,姜半夏10g,郁金6g,仙鹤草20g,防风6g,天麻10g,当归6g,炒白芍10g,全蝎6g,钩藤10g,炙甘草6g,川芎6g,炒白术10g,僵蚕6g,牡丹皮10g。7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12月29日二诊:药中病机,紫癜已愈。刻下:癫痫未见大发作,仍有频发小抖。制南星6g,郁金6g,姜半夏10g,白附子6g,全蝎6g,白矾0.1g,天麻10g,钩藤10g,炒川连6g,黄芩10g,僵蚕6g,蝉衣6g,焦大黄3g,炒白术10g,茯苓10g。7剂,煎服法同上。

12月30日三诊:患者昨日体温高至38℃,近日皮疹。蝉衣6g,姜黄6g,焦大黄10g,僵蚕6g,紫草6g,制南星5g,防风6g,荆芥6g,连翘10。3.5剂,颗粒剂,分早晚2次冲服。

2024年1月26日四诊:药后体温已正常,睡着后易抖动,守二诊方加仙鹤草15g、生黄芪10g。7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数月之后患儿母亲介绍亲戚前来诊病时,诉小孩诸症悉除,紫癜、癫痫均无发作。

按 本案患者,既有过敏性紫癜,又有癫痫发作,紫癜虽用激素控制,皮下红疹消退,但癫痫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咬牙,是有肝热;翻白眼、神志不清、痰声漉漉,是痰阻脑窍;前额痛,多责之于瘀;苔白因痰,舌红属热,指纹淡白,是本虚正气不足。

治疗上,以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益气补元、健运脾胃,又从根本上断绝生痰之源;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化瘀,亦涵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此二者,治本之法;又用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益气,加乌梅、五味子酸甘敛阴;制南星、姜半夏、僵蚕,治痰凝脑窍;郁金、牡丹皮清热凉肝化瘀,配伍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治肝热生风;防风、全蝎息风止痉,治癫痫发作之痉挛抖动。如是标本兼治,两病同调,方用1周,紫癜已无表现,癫痫诸症平稳,惟见频发小抖。

二诊,全力治疗癫痫为重。仍以“肝热、痰阻”为病根,方参白金丸、牵正散、升降散等,一则息肝风、清肝热而止痉,如郁金、天麻、钩藤、黄芩、黄连、蝉衣、大黄之类;再则化痰湿,豁痰气而通窍,如制南星、白附子、白矾、僵蚕之属。两路合攻,双法齐围,又佐用茯苓、白术健运脾胃,安定后天。

三诊,因护养不慎,小儿突然发热,又见皮疹,急则治标,用升降散加味,先以清热除邪为务,以蝉衣、姜黄、焦大黄、僵蚕等升清降浊、散风清热,加防风、荆芥以助祛风透疹,连翘散风清热,紫草凉血消斑,胆南星化痰定惊。升降散是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名方,其释方有言:“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是治疗温病发热之效方,又能解郁透达,展布气机。

四诊,发热已无,二诊处方针对癫痫已见功效,只有睡着后易发作抖动,加黄芪、仙鹤草补虚强力,乃强化治本之策。

外部推荐